2025年4月21日,美国最高法院正式开始审理一起具有深远影响的案件,聚焦于学校是否应当允许学生阅读包含LGBTQ+主题的儿童读物。这一案件被认为不仅关乎数百万学生的阅读权和成长环境,更触及言论自由、教育自主权与性别少数群体在社会中的可见性。
案件起因于2023年以来,美国多个州陆续出台限制学校图书内容的新法令,禁止学校引入涉及性别认同、性取向等“非传统性别观念”的儿童图书。此类法律普遍以“保护儿童”为名,要求教育部门清查教材内容,屏蔽可能被视为“具有意识形态倾向”的作品。
在佛罗里达、德克萨斯、密西西比等保守派主政的州,已有数十本童书被迫下架,包括描绘两个父亲养育小企鹅的《And Tango Makes Three》,以及讲述跨性别儿童成长经历的《I Am Jazz》。这些政策出台后,引发了全美教育界、出版界和公益组织的广泛抗议,认为这实质上是一场“带有目的的文化审查”。
随后,多个受影响的家长、教师和出版团体向联邦法院提起诉讼,主张这些州法违反了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所保障的言论自由及受教育权。他们指出,剥夺孩子们阅读多元内容的机会,将使性少数学生感到被边缘化,并破坏校园原本应有的开放与包容氛围。
来自图书馆协会的代表表示:“这些书并不是在‘宣传’什么,而是在帮助孩子理解这个世界的多样性。” 多个儿童心理健康组织也提交了法庭意见书,指出LGBTQ+学生在没有接触到相关正面形象的环境下,心理风险显著上升,包括焦虑、自我否定行为。
与此同时,州政府方面则坚持认为,他们有责任根据“社会普遍价值”来设定教育内容的边界。一些保守派团体认为,LGBTQ+议题属于“成年人话题”,不应过早向未成年学生普及。他们强调,“这并不是审查,而是父母和社区在教育中应有的自主选择权。”
美国最高法院此次的审理,焦点将集中在两个核心法律问题上:第一,学校是否作为“州政府机构”,有权出于教育管理目的,限制特定内容;第二,这种限制是否构成对出版商、作者和学生群体的言论自由侵害。
如果美国最高法院支持州政府立场,未来可能有更多内容面临“价值审查”,包括关于种族、移民、宗教等敏感议题的图书。而若认为相关法律违宪,这将成为一次有力的司法反击,为校园内LGBTQ+话语空间提供明确法律保护。
多家公益组织对案件保持高度关注。他们认为,在一个多元社会中,学校不应只传达一种“标准答案”,而应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发展同理心与批判性思维。“每一本被移除的书,都是一种声音被消失;而每一个被剥夺的选择,都是对孩子独立认知能力的不信任。”
正如一位跨性别学生的母亲所说:“我的孩子不是一个议题,而是一个完整的人。他需要看到有人像他一样存在于这个世界。”
美国最高法院的最终裁决,预计将于今年夏季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