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纪念一位古代的英雄,大家请雕刻家给这位英雄雕一个石像。
雕刻家答应下来,先去翻看有关于这位英雄的历史,想象他的状貌,更想象他的性情和志概。雕刻家的意思,随随便便雕一个石像不如不雕,要雕就得把这位英雄活活地雕出来,让看见石像的人认识这位英雄,明白这位英雄,因而更崇敬这位英雄。
成功往往跟在专心的背后。雕刻家一壁参考,一壁想象,心里头石像的模型渐渐完成了。他决定石像的姿态应该怎样,面目应该怎样,小到一个小指应该怎样,细到一丝头发应该怎样。惟有依照这决定的雕出来,才是有活气的这位英雄本身,不只是死的石像。
雕刻家到山中采了一块大石就动手工作。他心里有完整的模型在,望到那块大石,什么地方要留着,什么地方要凿去,都清楚明白。铁凿一下一下地凿,刀子一刀一刀地刻,大的石块小的石块纷纷离开,掉在地上。像神仙显现一样,起初模糊,后来明晰,这位英雄的像终于站在雕刻家面前了。一丝也不多,一毫也不少,正像雕刻家心里想定的模型一样。
这石像抬起了头,眼睛直望远方,表示他的志概远大无穷。嘴张开,好像在那里喊“啊!”左臂圈向里,坚实有力,仿佛围抱着在他手下的群众。右手握拳,伸向远方,筋骨突露出像老树干,意思是谁敢侵犯他一丝一毫的,来领受这家伙——拳头!
市的中心有一片旷场,大家就把这新雕成的石像立在旷场的中心。石像的基台用石块砌成,就是雕刻家雕像时凿下来的大大小小的石块。这一种新的美术建筑法,雕刻家说比较用整块的方石垫在底下好得多。基台非常高,人从市外跑来,第一望见的就是这石像,犹如跑进巴黎第一望见那铁塔。
雕刻家从此成了名。他能够给古代英雄雕一个石像,满大家意。
为了石像成功曾开一个盛大的纪念会。市民在石像下行礼,欢呼,唱歌,跳舞,还喝干了几千坛的酒,拉破了几百身的衣裳,跌伤了好些人的膝盖额角。从这一天起,大家心里有这位英雄,眼里有这位英雄,做一切的事好像比以前特别带劲,特别有意思。无论谁从石像下经过,总是停步,恭恭敬敬鞠躬,然后再走去。
骄傲,若非圣人或愚人就难得免。那块被雕成英雄像的石头既不是圣人,又不是愚人,只不过一块石头罢了,见大家这样崇敬他,当然遏不住他的骄傲。
“看我多荣耀! 我有特殊的地位。高高地超出一切。所有的市民在下面向我鞠躬行礼。我知道他们中间没有一颗心是虚伪的。这种荣耀最难得,没有一个神圣仙佛能够比得上! ……”
他这话不是向浮游的白云说,白云无心,不能懂他的话;也不是向摇摆的丛林说,丛林絮语,没空听他的话。他这话是向垫在他下面的伙伴大大小小的石块说的。骄傲的架子要在伙伴面前摆,也是世间的老规矩。但是他依然抬起了头,眼睛直望远方,并不略微低头凑近他的伙伴,这就见得他的骄傲太过了分。他竟不屑再近他的伙伴,咽住在他喉间没有说出的一句话当然是“你们,垫在我下面的,算得什么呢!”
“喂,在上面的朋友,你给什么东西迷住心了?你忘记了以前!”在基台一角的一块小石头慢吞吞地说,宛如唤醒醉人,每个字音都发来清楚、着实。
“怎么样?”上面那石头觉得出乎意料,但不肯放弃傲慢的声 气。
“从前你不是同我们混和在一起的么?也没有你也没有我们,我们是一整块。”
“不错,从前我们是一整块。但是经雕刻家的手,我们分开了。铁凿一下一下地凿;刀子一刀一刀地刻,你们纷纷掉下了。独有我,成为光荣尊贵,受全体市民崇敬的雕像。我处现在这特殊地位正是应当的。你们在我下面垫底作基台,也适合你们的身份。难道你们同我平等么?如果你们同我平等,先得叫地和天平等!”
“嘻!”另一小石块忍不住,出声笑了。
“笑什么?没有礼貌的东西!”
“你不但忘记了以前,也忘记了现在!”
“现在又怎么样?”
“现在你其实并没有同我们分开。我们还是一整块,不过改了个样式。你看,从你的头顶到我们最下层,不是胶粘在一起么?并且,因为改成现在的样式,你的地位很不安稳。你立足在我们身上,只要我们抛开你,你就不得高高地……”
“除开你们,世间就没有石块了么?”
“再不用寻别的石块了。那时候你一交跌下来就没有了你!碎作千块万块,同我们毫没分别。”
“没有礼貌的东西! 休得瞎说威吓人家!”上面那石头动了怒,又想自家的尊严不可损失,故而大声呵喝,象对着罪犯奴隶。
“他不相信,”砌成基台的全数石块一齐口,“马上试给他看,我们就此抛开他吧!”
上面那石头惊得忘记了动怒,也忘记了自家的尊严,只提高声音央求道,“慢! 慢! 彼此是朋友,混和在一起胶粘在一起的朋友,何必作难! 我相信你们的话全是真的,你们切莫抛开我!”
“哈! 哈! 你相信了?”
“相信了,完全相信。”
危险算是过去了。骄傲像隔年的草根,寒冬方过,又透露一丝的芽。上面那石头故意把语声发得软和点,商量一般说道,“我总觉得我比你们高贵些,因为我代表一位英雄,他在历史上是很有名的。”
一块小石带笑带讽说,“历史全靠得住么?几千年以前的人,独个儿在那里想的心思,写历史的人都会知道,都会写下来。我看历史能不能全信?”
另一块石头接着说,“尤其是英雄,也许是个庸人,也许是个坏东西,给写历史的人高兴这么一写,就变成英雄了; 反正谁也不能倒过年代来对证。更有趣的,并更没有这个人,明明是空虚,也会成为英雄。哪吒,孙行者,武二郎武松,不都是英雄么?这些虽说是小说里的人物,然而却已生存在人们的心里,这就小说和历史相差不了多少。”
“我所代表的那位英雄不见得是空虚吧?”上面那石头有点心寒,竭力想安慰自己,“看市民这样纪念他,崇敬他,应该是历史上真实的英雄。”
“哪里说得定呢?”六七块石头同声接应。
一块伶俐的小石又加上一句道,“市民最大的本领就是纪念空虚,崇敬空虚!”
上面那石头十二分不安,喃喃地独语道:“那么我上当了!那个雕刻家叫我代表了空虚,却把我高高矗起,算给我光荣尊贵的地位。我起初不明白,还以为足以骄傲。我上当了!”
砌成基台的许多石块也喃喃地说道,“我们又何尝不上当!一辈子堆叠在空虚的底下,有什么意思!”
大家不再开口,各自想心思。
半夜里,石像忽然倒跌下来,像游泳家从高处跳入水中。离地高,跌得重,碎作千块万块,不再存石像的一丝踪影。同时基台也解散,坍到地上,依旧是大大小小的石块。
明天朝晨,市民预备经过石像下恭恭敬敬鞠躬,却见广场中心堆满乱石块,石像不知那里去了。大家呆呆相看,说不出一句话,身体里好像被抽去一半精神,做事就觉懒懒地没有意思。
雕刻家来到乱石堆旁边大哭一场,算是哀吊他生平最伟大的成绩。并且宣告说,他从此不雕刻了。的确,他以后不曾雕过一件小东西。
乱石块堆在广场中心很讨厌,有人提议用来筑市外往北去的道路,大家都赞成。新路筑成之后,市民由此往各处去更觉方便,不免高兴,又举行庆祝的盛会。
晴美的阳光照在新路上,每一石块露出一个笑脸。他们轮替地赞美自己道:
“我们真个平等!”
“我们毫不空虚!”
“我们集合在一块,铺成真实的路,让人们行走!”
一八,九,五。
(原载1920年1月1日《中学生》第1卷第1期)
【赏析】在过去,《古代英雄的石像》被归类为童话。童话,顾名思义是给儿童阅读的。它所包含的深度自然也就是有限的了。而本篇通过神奇曲折的情节,栩栩如生的形象,不仅概括了生活中带有普遍意义的现象,更重要的是揭示了生活哲理,对人具有警世的作用,蕴含着无限的深度。所以,在我看来《古代英雄的石像》的文体,不如归类为寓言体小说更恰当。
二十年代和三十年代是叶圣陶先生创作道路上的重要阶段。这时期他的创作很多,著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短篇小说集《隔膜》、《火灾》、《线下》、《城中》等。《古代英雄的石像》也是在这时期创作的。
《古代英雄的石像》写的是一尊石像的故事。全篇以石像为线索,按照事情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铺陈开去。自雕刻石像的原委写起,一直到石像倒塌变成大大小小的石块铺成石路造福人类为止,故事完整,情节波澜起伏,层次清晰,结构紧凑。
从本篇的结构来看,第一部分是小说的开端,写石像雕成。这个部分主要写石像的雕塑过程。从雕刻家接受雕塑英雄的石像这个任务,“翻看有关这位英雄的历史”,研究英雄历史,“想象”英雄形象,采石动工,精工细雕,雕成的石像终于高高地立在市中心旷场的中心,在这个“第一眼望见的”,最显眼的位置上,受到市民们的顶礼膜拜。在这部分中间,作者多次使用了“想象”这个词,突出表明这石像乃是雕刻家想象的产物,是臆造出来的英雄。
第二部分写石像的倒塌。这是小说的主干,情节的发展。作者先围绕石像的如何骄傲来写。石像由于受到人们崇拜后骄傲自大,盛气凌人:“看我多荣耀! 我有特殊的地位,站得比一切都高。所有的市民都在下面给我鞠躬行礼。我知道他们都是诚心诚意的。这种荣耀最难得,没有一个神圣仙佛能够比得上!”石像因为自己有“特殊的地位”而大摆其“骄傲的架子”,认为:“我高高在上是应当的,你们在我下面垫底,就你们的身份说也是应当的。”甚至狂妄地宣称:“如果你们想跟我平等,就先得叫地跟天平等!”真乃不可一世,尾巴翘到天上去了。但当遭到小石块们的回击,听到要把他扔下去时,他如五雷轰顶,吓坏了“暂时忘了自己的尊严”,“用哀求的口气”谦卑地要求小石块们千万不要把他扔下去。但是石像只是一时的收敛,骄傲的根子并未挖除,他还有赖以骄傲的第二根精神支柱:“我代表一位英雄,这位英雄在历史上是很有名的。”因为“很有名”,便觉得又有了骄傲的资本,以为“受人崇拜总是光荣的。”谁知这条理由也被小石块驳得体无完肤,原来那“很有名”也不过是“空虚”。这时,石像对自己的过去发生了怀疑:“难道我上了当……”石像开始觉悟了,他的沉默是跟骄傲的告别;他的深思,孕育着新生活的开始。作者虽然没有言明石像和小石块们此刻“都在想”些什么,但是我们可以感觉到他们在酝酿怎样改变这一状况,怎样改变空虚的生活,怎样不再上当、受罪,预示着情况将要发生变化。终于,“半夜里,石像忽然倒下来”,“碎成千块万块”,连同下面的台子,“变成大大小小的石块”,堆在地上。这一行动,表示着石像的幡然悔悟,同过去的彻底决裂。
第三部分是故事的结局。主要写石像倒塌后的情况,最后被用来筑成一条新路。“块块石头都露出笑脸,他们都赞美自己说:‘我们真平等!’ ‘我们一点儿也不空虚!’ ‘我们集合在一块儿,铺成真实的路,让人们在上面高高兴兴地走!’”
小说作者借助丰富奇特的想象和幻想,运用拟人化的写作手法,构思了雕刻石像、石像倒塌、铺成石路这么一个虚构的故事。构思是很见特色的,是从现实到神奇,而后又回到现实。小说第一部分叙述一个雕刻家雕成一位古代英雄的石像,为市民们崇拜敬仰。这似乎是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小说第二部分,作者使被雕成英雄像的大石块和作为台基石的小石块“活”了起来,成为有思想有情感有语言的“人”,这就蒙上了神奇的色彩。最后部分似乎又回到了现实,人们把碎石块铺成道路。这种巧妙的构思,既曲折新奇,又寓意深刻。作者又通过富于个性而又简洁的对话,来巧妙地展开故事情节,表现不同人物的不同思想性格。作者的观点态度,作品的主题,也通过对话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叶圣陶是主张“为人生”而创作的。这篇小说的主题,作者就人们提出的问题,曾经作了明确的答复:“我当时认为主要的意思放在这篇东西的末了儿。无论大石块、小石块,彼此集合在一块儿,铺成实实在在的路,让人们在上边走,这是石块的最有意义的生活。”叶圣陶短篇小说的结尾的独具匠心,是构成他作品的艺术风格特征之一。钱杏邨(阿英)说过: “叶绍钧的小说,往往在收束的地方,使人有悠然不尽之感。”(《现代中国文学作家·叶绍钧的创作的考察》)确实,叶圣陶短篇小说的结尾,有的含蓄精警,发人深省;有的画龙点睛,明示主题。例如《前途》,写一个毕业从事教育工作的小学教师惠之,生活的穷困压得他气也透不过来。他虽然崇尚颜渊的安贫乐道的精神,但饭不能不吃,也得有个栖息的住处,抽屉里只剩下两块六毛钱,领薪水还不知道在何年何月! 军阀混战,开不成学,学款用作军饷,教师不得另找出路维持生计。可是托人找事的希望如肥皂泡般的破灭了,教师的出路又在何处啊! 小说的结尾写道:
惠之心头突地一沉,万分地怅惘,仿佛掉了一件最贵重 的宝贝。前边什么境界也没有了,只是一片黑,黑得像墨, 像没星没月亮的夜。
这个结尾隐喻了当时黑暗的中国,正像伸手难见五指的沉沉黑夜,没有一丝光亮,哪里会有小学教师的出路呢! 这就是旧中国的现实。
《古代英雄的石像》的结尾是小说整个艺术构思的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表示了作者对生活认识的深刻。作者提出了一条朴素的、亘古永恒的真理,这就是平等、团结、为人们做实际的事才是有意义的生活。正如作者曾说过的一样:“结尾是文章完了的地方,但结尾最忌的却是真个完了。要文字虽完了而意义还没有尽,使读者好像嚼橄榄,已经咽了下去而嘴里还有余味,又好像听音乐,已经到了末拍而耳朵里还有余音,那才是好的结尾。”本篇的结尾在突出主题、深化主题方面,在加强小说的感染力和艺术效果方面,都起到了文尽意未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