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月,当没能看到各个车企的开年销量捷报的时候,小编就知道,1月的车市注定不一般。
果不其然,等到1月的销量数据出炉,网友们纷纷大呼:车市变天了!
最直观的变化,轿车榜单和SUV榜单的冠军双双易主,SUV冠军由吉利星越L包揽,轿车市场则是吉利星愿凭借28146辆的数据登顶,吉利成了新晋双科冠军。
榜单前十位的面孔也发生了明显的更替,常年霸榜甚至占据半壁江山的比亚迪,在1月的SUV和轿车销量排行榜前十,均只有一款车型上榜。轿车市场是海鸥,SUV领域是宋Pro DM-i,两款车型均位列各自销量榜单第十位。
我们先来看看轿车市场的销量前十车型和对应销量,第一名吉利星愿,月销28146辆;第二名大众速腾,月销25745辆;第三名大众帕萨特,月销25411辆;第四名是五菱宏光MINI EV,月销24924辆;第五名是日产轩逸,月销23959;第六名是大众朗逸,月销23863辆;第七名是吉利星瑞,月销23294辆;第八名是小米SU7,月销22897辆;第九名是奥迪A6L,月销19710辆;第十名是比亚迪海鸥,月销18171辆。
变化显而易见,主要有3点:
比亚迪份额和占比明显缩减,从巅峰时期上榜5席,到1月仅剩1席;
燃油车份额和占比上涨,上榜10款车型,燃油车占据6成,重回巅峰时刻。比如大众,有三款车型上榜;
新能源市场,黑马涨势依旧迅猛,不受大环境影响和波及。比如吉利星愿,登顶榜首,又比如小米SU7,月交付量保持在2万+,并且排名上升2位。吉利系车型强势崛起,星愿、星瑞、帝豪、熊猫都跻身榜单前二十。
肉眼可见,比亚迪销量下滑的确明显,其中不乏大环境影响,春节长假期影响,1月车市整体销量位于低点,轿车市场中,月销量超过两万的车型只有8款,月销量数据超1万的车型也不过28款。
且乘用车市场零售销量同比环比均出现下滑,1月零售数据179.4万辆,同比下跌12.1%,环比下滑31.9%,比亚迪难免收到影响和波及。
还有一方面的原因,就是年末购车热潮,透支了部分消费需求和销量,导致部分车型销量波动明显。以及传统燃油车企,以大众为首,目前终端是依旧延续一口价活动政策,在政策不甚清晰的1月,其它车企未跟进优惠的时候,优势得以凸显,抢占了销量和份额。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比亚迪这就不行了,比亚迪只是1月销量有下滑。但是放眼在整个行业内,它依旧是TOP 1。
1月比亚迪品牌月销量29.6万辆,环比下滑41.8%,但是整体增速趋势和行业持平,并且领先第二名的吉利汽车(新能源车型月销12.1万辆)17.5万辆,销量断层,优势明显。比亚迪1月销量遇冷,但依旧是新能源领域的领跑者,销量天花板,短时间内难以超越的存在。
最关键的是,比亚迪销量相对低迷,环比下滑是有情可原,这属于爆发前的积累期。
这要结合比亚迪的大动作来谈,比亚迪2月宣布全系车型标配智驾,对竞品的杀伤力难以估量,整个车市都要迎来新的变革。20万+才有的高阶智驾,将因为比亚迪提前下凡,进入到几万的家用车市场。谁能懂啊,这背后的含金量。果然汽车价格打下来靠比亚迪,咱老百姓能几万用智驾也要靠比亚迪。
结合比亚迪车型年度改款往往都是在2-3月,陆续会迎来车型的年度改款,借由年度改款更新,陆续实现高阶智驾标配,所以消费者选择观望和等待,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我们可以期待一下,后续比亚迪车型销量会有怎样的突破和转变。
再次感慨,很多车企都视2025年为品牌关乎生存的关键年份,在此刻得到了验证。
以往我们都猜测2025年比亚迪肯定要搞大事,卷技术,大概率从智能化入手,谁也没料到,比亚迪搞个这么大的,全系车型标配天神之眼,一下把桌子都掀了,让其它车企怎么玩。其它品牌还在把高阶智驾当作核心卖点赋能,比亚迪连几万的入门级产品都要搭载……踏破了所谓的智驾门槛,推动行业加速洗牌,引领了技术和整车品质的提升变革,没有实力和技术支撑的车企品牌,的确很难在这一场有一场的变革中存活下来。
再看榜单中的帕萨特、奥迪A6L等车型,面对新能源产品的冲击,本就招架不住,只能靠降价来为车辆综合竞争力加码。现如今新能源车型在智能化领域也要实现突破,留给传统燃油车企产品的时间,越来越少了……车市,的确要变天了。
用户10xxx54
我就想知道所谓的“天神之眼”有没有三六九等之分,虽然都叫“天神之眼”,但可以延伸出不同型号规格,不同版本的,贵的车安装高规格的,高版本的,便宜的车安装便宜的版本,我不想被这个统称而忽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