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和朋友小聚,大家谈起了家里的智能设备。
阿敏说她的亚马逊Alexa能帮她控制家里的灯光、空调,甚至还能定时播放她最喜欢的音乐。
另一边,老张则自豪地展示了他的谷歌助手,能连接家中的所有电器,甚至冰箱里的牛奶快过期了,它还会提醒他。
轮到我时,大家却失望地发现,我家使用的苹果HomeKit并没有这么神奇。
直到这时候,我才真正意识到,苹果智能家居已经在这场技术竞赛中落后了。
苹果智能家居的早期布局:从 HomeKit 到 HomePod其实,苹果在智能家居领域的步伐并不慢。
早在2014年的WWDC(苹果全球开发者大会)上,他们就推出了HomeKit平台。
这个平台的核心功能是,通过苹果的设备来控制家中所有的智能电器。
这一切的起点至少可以追溯到10年前,那时候他们已经在为未来的智能家居做准备了。
2016年,他们又在iOS 10系统中加入了一个新的“家庭”应用,专门用于管理智能家居设备。
紧随其后,不久后他们还推出了首款智能音箱HomePod,这样看来,苹果似乎早早就已经站在了智能家居的前列。
但是,为什么到了今天,苹果反而在这场竞争中掉队了呢?
国内厂商步步紧逼:华为和小米的快速崛起国内的情况却完全不同。
华为和小米的智能家居布局起步虽晚,但发展速度却异常迅猛。
华为在2015年9月发布了智能家居战略,并于同年年底推出了HiLink协议,开始构建智能家居生态。
小米更是直到2016年3月才创建智能家居子品牌“米家”(MIJIA),不过很快,他们的产品迅速占领了市场。
只用了几年的时间,小米的米家月活用户数量达到了6686万,而华为智慧生活的月活用户数量也达到了2889万。
相比之下,苹果的智能家居产品线显得有些黯然失色。
智能家居领域的数据对比:苹果为何远远落后?
说到数据,最新的统计数字也不禁让人唏嘘。
有数据显示,有半数美国成年人使用过家庭语音助手,其中27%的人最常用的是亚马逊的Alexa。
更为惊人的是,2024年,谷歌的Home API已经接入了超过6亿台设备。
反观苹果,根据市场研究机构Strategy Analytics的报告,截止到2024年,亚马逊Alexa支持的智能设备超过3亿台,而苹果的HomeKit兼容设备数量还不到5000款。
这些数据无疑表明,苹果在市场竞争中被远远甩在了后面。
AI风潮来袭:苹果智能显示屏项目为何推迟?
随着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苹果希望能借助这股风潮再次占据智能家居的高地。
业内人士透露,苹果计划在今年3月推出一款智能显示屏设备,来与亚马逊和谷歌的产品展开竞争。
但令人意外的是,这款期待已久的产品至今仍未面世。
原因在于,新设备的核心功能升级进度未达到预期。
依赖即将升级的Siri功能发布,这次升级本应成为iOS 18的一部分,但如今被推迟到了“未来一年内”。
明明竞争对手都在紧锣密鼓地完善产品,而苹果的步伐却显得似乎有些缓慢。
在这个“慢性自我封闭”的路线下,虽说苹果始终坚持对第三方产品的高标准“认证制”,但这样的高门槛也意味着合作伙伴稀少。
很多国内的智能单品都希望能进入苹果生态,但最终能落地的却是寥寥无几。
一位业内人士曾说:“苹果从HomeKit开始就走了一条高标准、封闭的路,这在保证质量的同时也限制了它的扩展速度。”
结尾:长期以来,苹果一向引领技术潮流,iPhone、iPad、Mac这些经典产品无不印证了它的辉煌。
在智能家居领域,苹果的封闭生态和自身的缓慢步伐却成了前进的绊脚石。
正如有媒体形容,苹果的智能家居生态“优雅但孤独”。
面对未来,苹果或许需要转变策略,拥抱更多的合作伙伴和更开放的生态系统,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再次找到自己的位置。
希望苹果能在未来的智能家居战场上,不再是被AI拖后腿的那一个,而是能够重新站上科技的潮头,带给用户更多的惊喜和实用体验。
这不仅是为了竞争,更是对无数苹果粉丝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