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位不传儿子传弟弟,赵匡胤为什么要这么做?

清風明月逍遥客 2024-11-19 07:50:51

皇位传承一直以来都是历朝历代统治阶级必须面对的问题,因为这不仅关系到统治阶级自身的统治能否延续,还关系到国家的稳定与安全。

中国古代的皇位传承制度主要是“父死子继”,而“兄终弟及”只是一种补充方式。但这种补充方式,对古代皇权政治、宗法体系、法律制度、道德观念和社会习俗都产生过深刻影响。

《礼记.礼运》篇中“大人世及礼”中的“及”说的就是“兄终弟及”。商代王位的“兄终弟及”是有史籍记载以来最早的、最为明确的“兄终弟及”现象。在此之后的周朝及春秋战国时期的各诸侯国,也出现过诸多次“兄终弟及”,在后世被频繁援引采用。

据数据统计,历史各王朝同父兄弟、堂兄弟、族兄弟的“兄终弟及”共41次,占总传位次数的23.98%,仅次于“父死子继”的55%。

宋代第一代、第二代的皇位传承出现了不同于其他朝代的特点,最初只是沿袭五代时期的“尹京封王”来代替储君,而在尹京封王过程中并没有完全执行“父死子继”的传统继位方式,也正因为如此,宋初的皇位继承没有出现类似于唐朝玄武门之变的流血事件。

统一的趋势在五代后期日益明显,后周时期周世宗进行了改革,力量大为增强,他采取了先南征后北伐的统一方针,攻占了南唐江淮之间的大片土地和其他一些地区,为以后北来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公元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北宋政权。宋太祖赵匡胤用了13年时间消灭了南方诸国,接着出兵攻打北汉都城太原,北汉在辽军援助下击败了宋军,不久,宋太祖病逝,他的弟弟赵匡义继承皇位,即宋太宗。

很多史学家都对这段历史提出了一个疑问:赵匡胤为何不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而传位给弟弟赵光义?

关于这个问题离不开两个历史事件:金匮之盟与烛影斧声。

961年杜太后病重之时召赵匡胤与赵普至病榻前,问及赵匡胤江山如何得来?

赵匡胤泣答:“因祖宗庇佑。”

杜太后摇头,“你的天下是因为周世宗(柴荣)让幼子(柴宗训)当皇帝而带来的。如果周王朝有一个成年人当皇帝,天下哪里会归你所有?!你和光义都是我儿子,你将来把帝位传与他,国有长君,才是社稷之纲啊!所以你百年以后应该把帝位传给你兄弟光义,光义百年后再传给三弟光美,光美再传给你的长子德昭。”

赵匡胤听后做出承诺表示同意,于是杜太后让丞相赵普把他们母子之间的对话记录下来,当面写成誓词,封存于金匮里,这就是所谓的“金匮之盟”。

而“烛影斧声”被演绎得绘声绘色。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十月十九日夜,朔风凛冽,大雪飞扬。赵匡胤突然命人召晋王赵光义入宫,赵光义赶到后,赵匡胤表示要商议国家大事,屏退了左右侍从,独自与赵光义酌酒对饮。守在殿外的宦官和宫女远远看见殿内烛火摇晃不定,喝完酒已经是深夜了。

此时赵匡胤用玉斧在雪地上刺,同时说:“好做好做!”其余的人只能在远处看到宫室里烛光下人影晃动,且听到斧钺击物的碰撞声。等赵光义离开后,宦官宫女们进去一看,赵匡胤早已驾崩了,享年50岁,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烛影斧声”。

五代承唐启宋,在皇位传承问题上多受到中晚唐时期影响。唐自穆宗以来八世,为宦官所立者七君,也就是说一个人能否继位最终取决于宦官。晚唐时期的宦官最终灭亡于朱温之手,进而导致宦官在皇位传承上的作用被削弱。与此同时,盛唐时期的皇位传承机制也断绝了一百余年,导致在皇位传承问题上“无章可循”。因此,五代君主不得不考虑新的形势,作出新的调整,这种调整就是将“尹京封王”作为立储的政治信号。

北宋建国之后,并没有马上恢复“皇太子制”而是承袭了五代时期的“尹京封王”传位机制。

赵光义本名赵匡义,是赵匡胤的三弟,同为杜太后所生,比赵匡胤小十二岁,与赵普联合发动的“陈桥兵变”,是帮助赵匡胤成功获得皇帝之位的重要功臣,也因此得到赵匡胤的青睐,成为赖以信任的臣僚之一。

建隆元年(960年)赵匡胤“以皇弟殿前都虞候匡义领睦州防御使,赐名光义”;建隆二年(961年)再以“皇弟泰宁节度使、兼殿前都虞侯光义兼开封尹、同平章事”。赵匡义此举不只将赵光义作为一奶同胞看待,还将其视为自己的“左膀右臂”,希望一家人能够在政治上对其有一定帮助。

赵匡胤出征在外,赵光义负责留守京城,足见对其的信任。而赵光义也能兢兢业业完成自己开封尹的工作。

建隆二年七月,赵光义就任开封尹。但由于对“尹京”亲王的权力并没有完全限制,这样就给了赵光义足够多的权力,导致其势力不断扩大。而赵匡胤作为开国君主,主要将注意力放在如何完成统一、如何使国家机器正常、高效运转等问题上,所以对赵光义的势力发展并没有完全限制。

赵光义做了开封尹之后,利用自身的职位优势,结交四方豪杰,形成了独特的政治势力。这些人真正是开封府官吏的只有十余人,而更多的是武人、内侍等群体,特别是每年花费“数百万计”金钱用来收买、贿赂文臣武将。

在赵光义势力逐渐扩大时,引起了不少朝臣的警觉,并在适当的时机提醒赵匡胤。为防止了赵光义势力的扩大,宰相赵普屡屡劝诫赵匡胤将皇位“传子不传弟”,但此举直接成为赵普被贬黜的导火索,可见赵匡胤在对待非议赵光义的大臣惩戒之严。

随着时间的流逝,赵光义的势力越来越大,并且随着赵普罢相,能够制衡赵光义的势力就此失去,赵匡胤不得不以一己之力对抗赵光义的势力,最终败下阵来。赵匡胤的失败为自己死后赵光义上位以及亲儿子德昭、德芳不能善终埋下了伏笔。

当年赵匡胤想把都城开封迁往洛阳,就因为赵广义是开封府尹掌管太多的军事要务,赵匡胤显然已经感到自己的兄弟对自己有莫大的威胁,想要远离赵光义的势力范围。而赵光义的一句“在德不在险”让赵匡胤哑口无言。

不过,赵匡胤与赵光义两兄弟在宋初一朝并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政治冲突,即使在赵匡胤打击赵光义之时,彼此也并没有撕破脸皮、大动干戈,究其原因可能还是兄弟情分造成的。

赵光义在逐步发展起自己的势力,加之政治经验与政务处理能力远非赵匡胤可比。如果赵匡胤强行将皇位留给德昭或德芳,难保赵光义不会与之争夺皇位,从而导致政局动荡,北宋也因此成为五代之后的“第六代”也不是不可能。因此,赵匡胤舍子传弟更多是出于国家的稳定。

赵匡胤最后死得也很糊涂,看宋史记载他的死文字也非常的少,从赵广义后来毒死李后主来看,赵匡胤很可能也是被赵光义毒死的。

登上皇位后的赵广义发动了对辽战争,希望收回幽云十六州,但在高粱河决战中大败,差点被俘的赵光义只身逃离,并曾经失踪了一段时间,朝廷内怀疑其已死,有人提议让赵德昭继位,赵光义回皇宫后得知此事。

“高梁河之战”失败军中诸将“拥立德昭”一事,给了赵光义很大的触动。他感到了来自宗室的深深地威胁。在之后的时间里,赵光义慢慢将之前对待宗室的态度由“宽柔”慢慢转变为“严紧”。侄子29岁的德昭自杀、25岁的德芳暴毙,以及诬陷弟弟廷美谋反,发往边疆流放,并且修改皇族名录,说廷美是养子,根本不配是皇族,美在流放途中病死。

赵光义迫害皇族的做法,遭到他的大儿子的反对。大儿子最后竟然以装疯焚烧宫殿来抗议,赵光义被迫转立二儿子为太子,没想到二儿子在一次家庭纠纷中被自己的小妾误杀。无奈之下,赵光义在晚年确立小儿子为皇储,恢复了“储君制”。

耐人寻味的是,赵光义的后裔在北宋灭亡时全被女真人掳掠到北方。到了南宋,宋高宗赵构没有儿子,帝位只好由德芳的第六代孙宋孝宗继承,而南宋的第五代皇帝宋理宗则是赵德昭的第九代孙,帝位再次回到赵匡胤一脉,而赵光义后世子孙彻底中断。

0 阅读:39

清風明月逍遥客

简介:关注时代变迁,讲述人文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