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赵小勇:从画仿画到“中国梵高”,他用了30年

小钻聊历史 2023-02-24 06:35:07

天才为什么是天才,普通人为什么成为不了天才?

其实,天赋用对了地方就是天才,天赋没有用对地方,就只能沦为普通人。不过凡事总有例外,比如农村娃赵小勇,他用30年的时间把自己培养成了“天才”,成为中国梵高,惊艳了所有人。

令人感到难以置信的是,赵小勇最初的画平平无奇,但他却用自己的努力证明了草根也可以成为艺术家!后来,他的一幅画能卖到1.5万,实在是不简单。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赵小勇的逆袭之路。

没人要的打工仔

赵小勇出生于湖南,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民。初中毕业后,他开始出门闯荡,跟着村里的老乡从老家来到了广东深圳。

那时候的深圳还只是广东的一个小渔村,周围都是尘土飞扬,黄沙漫天的建筑工地。他十几岁的年纪出来找工作,很多人看他身子板瘦弱,都不肯要他。

没工作就没有饭吃,自己出来打拼,凡事都要靠自己。然而,老乡们一个个找到了工作,他的工作却没有着落。

扛了一段时间后,他的钱包空空如也。贫穷迫使他不得不离开了和同伴一起租的房子,去外面的空地,天桥住宿。最难的时候,他甚至在郊区的坟地上睡觉。

为了生存,他几乎跑遍了各个工地,可工地上的人始终不肯要他。工地不行,他就到附近的厂子里转悠,每次看到有人招工,他第一个就冲上去,说他不要工钱,只要给口饭吃就行了。在他坚持不懈的努力下,终于找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份工作,在滕蓝厂给树脂中的画像上色。正是这一份工作,改变了他的人生。

上色员到画仿画

当上上色员后,赵小勇很开心。

事实上,小时候在老家,他就经常看哥哥用树枝给他画画。久而久之,他自己也会画一些简单的小动物。只不过那时候家穷,没有条件学习。

这下好了,他边干活边悄悄观察老师傅是怎么上色的,就当是学习画画了。

渐渐地,赵小勇掌握了技巧,成为全厂最出色的员工,他的画作,还被老板裱装起来,让全厂子的人都要向他学习!

这件事彻底激励了赵小勇,他找到了自信,并且认为自己的能力不应该止步于前。他开始萌生出理想,想要靠画画赚钱。

巧的是,正当赵小勇犹豫是否离职的时候,以前的老乡张正京给赵小勇抛出了橄榄枝。而这个新工作,恰好与画画有关。

张正京是赵小勇的同村伙伴,很早之前就来到深圳闯荡,这几年依靠给富商制作仿制画,赚了不少钱。前段时间有个富商,特地从香港过来找张正京,要求他30天内交给他30幅仿制画。张正京第一次接到这么大的订单,正缺人手,随后就找到了赵小勇,想让他过来给自己帮忙,说他的工作也不辛苦,每天只要坐在那里,拿着画笔画画就行了。

有这样的好事,赵小勇自然欢喜,欣然同意。

接着,张正京把赵小勇带到了深圳大芬村的“工作室”,说是工作室,实际上就是一个老旧的民房,周围全是老旧的房屋,卫生条件也不好,每到雨天,下水道里的污水就会漫上来,天气热的时候,走在路边还能闻到下水道的味道。然而一想到自己是过来打工的,又不是来享福的,赵小勇也就坦然接受了。

仿画生涯

其实,赵小勇所在的大芬村,几乎人人都在临摹假画。根据订单不同,仿制各种西方名人作品,然后再根据画作的画幅大小,难易程度,还有技法高超等标准,来决定报价高低。

这样一条成熟的产业链,要归功于20世纪80年代的一位富商,他来到大芬村发展仿制画产业的第一人,为此,他重金培养了第一批仿制画工人,教他们怎么学习画画。从此,仿制画行业就在大芬村生根发芽了。

有商机就会有一大批“淘金者”蜂拥而上,越来越多的人来到大芬村以制作仿制画为生。有的人是有过一点绘画基础,薪水就高点,有的人从来没有学过画画,薪水就低一点。而他们来到大芬村的主要目的就是养家糊口,与艺术毫无关系。此时的赵小勇也是怀着同样的目的来到大芬村,他从没想过,这一画就是20年的时间。

就这样,赵小勇就在老乡的“工作室”留了下来。与他一同在这干活的,都是从未拿过画笔的农民工,所以刚开始的十几天,他们每天的任务就是学习如何画画。为了加快进度,这里的人基本上每天除了睡觉就是画画。

正值酷暑,他们十几个人睡在一起,汗味难闻,酷热难当,难以入睡的赵小勇便起身继续练习画画,他的画工也更加精进。十几天后,他们一群人就要开始画仿制画了,老师傅叮嘱他们说,画仿制画不需要多少技法,只需要“照葫芦画瓢”,把原画复制粘贴到另一幅画上就可以了。

在这里,画作不是画作,是商品,画工不是艺术家,是劳动力,只要老板一声令下,他们就能够在短时间内把一幅世界名画制作出来。从梵高达芬奇,从《星空》到《蒙娜丽莎》,他们把一幅画拆分出好几个部分,各自分工,最后合并成一幅画,便可以成为一件商品,随时代售。

距离交货时间只有十来天了,为了追赶进度,他们每天都要站着画十几个小时。这样高强度的工作,每天也只有十几块钱的酬劳。在他们马不停蹄地制作仿制画,最后终于能够如期交货给富商,富商也从中赚了不少钱。

随后,更多的商人和工人纷纷来到大芬村。大芬村仿制画销量最高的时候,基本上在欧洲80%的仿制画都来自中国的大芬村,他们每年的销售额最高能达到10亿。这个数字对于一个村庄来说,犹如一个天文数字,但在大芬村,这是一个可以实现的“小目标”。

打工仔到自立门户

赵小勇每天拼死拼活,一天的收入连一幅画的零头都不够。这样悬殊的差价,让赵小勇心有不甘,同时也让他的心里有了不一样的想法,既然别人可以,自己凭什么不可以呢?在和老乡结束这一次工作之后,赵小勇就另起门户,成立了自己的小工作室,自己当老板。

很快,他就迎来了自己的订单,刚开始他什么单子都接,什么名人的作品都画。赵小勇每次接单,都会很认真地对待每一幅画作,这也得到了很多客户的认可。

接的单子多了,赵小勇就发现只有梵高的画才是销量最好,也很多人买,所以他就决定以后就只画梵高的作品。本以为这样的订单不会很多,但没想到效果却出奇地好,他也渐渐有了固定的欧洲客源。久而久之,赵小勇的工作室在大芬村也是排得上号的。

订单多了,单靠赵小勇一个人画画,实在是应付不过来。他想要扩大规模,又想控制成本,所以就把老家的妻子,弟弟和小舅子一起接过来给他当帮手。妻子负责《向日葵》,弟弟就负责《自画像》。在往后的几年当中,赵小勇的工作室每年都能生产出成千上万幅画作,日复一日的画画,他们几人早就把梵高的作品烂熟于心。

在接下来的20年中,赵小勇创造了十几万幅梵高的画,梵高的画,不管是他的笔法,构图,还是色彩,赵小勇在画梵高画作的同时,又是在提升自己的绘画技巧。

了解梵高,重新审视自己

画了20年梵高的画,每天画画都像是流水线上的工人一样,一遍遍地做重复工作。赵小勇开始意识到自己是个“螺丝钉”,画了那么多年梵高的画,连梵高都没有了解过,甚至连他的真迹都没有亲眼看过,这是不是很可笑?意识到这一点的赵小勇开始对梵高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他想要了解梵高!

那天,赵小勇让所有的画工都停下手上的工作,和他一起看梵高的纪录片。也正是这一次机会,让赵小勇的人生彻底改变了!

梵高,全名叫文森特·威廉·梵·高,他是荷兰非常著名的印象派画家。1853年梵高出生在一个宗教家庭,可能受家庭的影响,梵高从小就是一个喜欢独处,沉静的孩子,不喜社交的他一度被别人认为是怪胎与精神病。因此,梵高喜欢用手中的画笔诉说自己内心,把一生的热情与梦想倾注在一幅幅画作当中。可笑的是,直到梵高离世后,他的艺术才终于被认可。穷困潦倒了一辈子,离开人世之后,作品竟一夜之间名声大噪,受全世界追捧,每一幅画都被拍卖成高价,真不知道这是对艺术家的讽刺还是对艺术的讽刺?

而此时的赵小勇也是一样的,画了20多年的梵高却对他一无所知,这何尝不是对他事业的讽刺?所以,赵小勇二话不说就坐上了前往荷兰的飞机,他要去亲自了解这个他画了一生的伟大画家。

赵小勇在荷兰的街头,看到了自己的仿制画,这些画被随意地摆放在店铺门口,任客人抚摸挑选。即使是这样,他的这一幅画也竟被卖到了60-70欧元,几乎是他出口价格的10倍以上!突然,一股不甘心的思绪开始萦绕在赵小勇的思绪中,久久不能平静……

随后,赵小勇来到了梵高博物馆,在这里,他第一次见到了梵高的真迹。原以为梵高画作是诉说了一生的抑郁不得志,但看过之后,赵小勇发现自己大错特错,在梵高的画作里,没有对生活的失望,而是对生活,对画画,对艺术充满无限的热爱……这才是真正的梵高!

从荷兰回来后,赵小勇像变了个人,他用自己的积蓄开了间画室,画室里,他不再画梵高,而是他想成为他自己。

刚开始的时候不被所有人看好,毕竟自己没有名气,画的画自然一文不值,一年也卖不出几幅画。家里人都在劝他还是重新画梵高的画,好卖钱。但是赵小勇力排众议,他一定要靠自己闯出点名堂来!就这样,赵小勇坚持了下来。这一坚持,就坚持了10年,他的画作也终于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他的画从一开始的一文不值,变成了现在的1.5万!

赵小勇用20年的时间养活了自己,用10年的时间证明了自己,相信没有人比他更懂得艺术对于他人生的意义,就像梵高曾说过的一句话:哪怕是一辈子寂寂无名,也要心藏绚烂。

虽然赵小勇终其一生,艺术上的造诣也不可能比肩梵高。但他从草根一路走来,从卖假画到有了自己的作品,身价倍长,激励着大家。

1 阅读:45

小钻聊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