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很多不让须眉的才女,即使遭受了不公待遇,依然傲骨铮铮,令人钦佩。
例如南宋中叶的女词人严蕊,曾被朱熹冤枉和知府唐仲友有私情,被下了大狱,几经逼供,却始终坚守底线,不肯攀诬唐仲友,只道“身为贱妓,纵合与太守有滥,科亦不至死;然是非真伪,岂可妄言以污士大夫,虽死不可诬也”。
今天要讲的这位女词人,也和严蕊一样被冤入狱,为证清白,写下一首梅花词,尽显铮铮傲骨。
《长相思令》
南宋·吴淑姬
烟霏霏,雪霏霏。
雪向梅花枝上堆,春从何处回!
醉眼开,睡眼开,
疏影横斜安在哉?从教塞管催。
吴淑姬是和李清照、朱淑真、张玉娘齐名的“宋代四大女词人”,黄升在其所著的《花庵词选》中曾言“淑姬,女流中黠慧者,有词五卷,佳处不减李易安”。
她出生于一个贫苦家庭,父亲是秀才,见她聪慧,便也令她识文断字。
她本就长得不俗,又能写诗填词,郡县中不少公子哥都倾心于她。
有一富家子弟强逼她不成,便冤枉她与人偷情。
宋朝是非常重视男女风化问题的,按照律法规定,“诸奸者,徒一年半;有夫者,徒二年”。
所以吴淑姬便被抓了起来,关入大牢,等候发落。
负责审理此案的郡僚知道此案的内情,又早闻吴淑姬的才名,有心想替她向太守陈明冤情,便命她赋词一首。
当时正值深冬残雪,院中疏影横斜,暗香浮动,吴淑姬有感而发,便写下了这首《长相思令》,以风雪中的梅花自喻,发出了愤愤不平的呐喊。
词的上半阕开头便连用两次“霏霏”,描绘了一幅风雨迷离,霜雪逼人的黯淡景象。
如今很多人起名都喜欢用“霏”字,其实在古诗文中“霏霏”的寓意并不美好,例如《诗经》中而对“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岳阳楼记》中的“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都渲染了一种很凄迷的氛围。
当然,吴淑姬这里不仅是指环境的阴沉,更是暗指社会的阴暗。
接着两句“雪向梅花枝上堆,春从何处回”,表面上是写梅花呼唤春天的到来,实际却写出了她内心对自由,对洗刷冤屈的渴望。
再来看下半阕。
“醉眼开,睡眼开”,原本梅花绽放是多么绮丽的一幕,然而一个“醉”字,一个“睡”字,便为其蒙上了一层面纱,掩盖了它的美丽
“疏影横斜安在哉”是化用了林逋的诗句,以问句道出,进一步突出了她渴望获得自由的心情。
最后的“从教塞管催”将她的不平怨气推向了顶点。
“塞管”是指乐器,汉乐府中有一横吹曲叫《梅花落》,李白有诗云“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高适在《塞上听吹笛》中也曾言“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吴淑姬这里的言外之意是,既然梅花无法完全展现它的美丽,那么就让在笛声中随风飘落吧。
这是她在面对种种不公,发出的呐喊,透过这些字,让人仿佛看到了她那无惧无畏的灵魂。
全词通过描写梅花在风雪中的遭遇,刻画了一个冰清玉洁,坚贞不屈的烈女子形象。
语言清新,结构圆融,虽婉转却尽显铮铮傲骨。
当时在座的郡僚听了这首词后,都甚为叹服,便替吴淑姬向太守陈明冤情。
太守查明真相后,便释放了吴淑姬,一时传为佳话。
不知你认为吴淑姬这首词写得如何?欢迎一起来讨论。
-END-
作者:解忧诗词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离离原上 草
长相思 过去》 室无光, 花暗香, 一人独卧向南窗, 思绪回旧乡。 少儿时, 伴母旁, 夏夜乘凉打麦场, 望天讲牛郎。
梦.初醒 回复 02-28 14:07
卧槽,牛批
明天的明天
严蕊不是被岳飞孙子平反放了嘛,[得瑟]。朱熹这货学术成就不错,自身太多黑点。。根本就不行。。
黑国士
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