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成拳“劲形结构及劲路运载”

禅武说文化 2024-03-25 02:03:49

大成拳“劲形结构及劲路运载”

“以一代万”,一式中含有多种姿势的劲力,一个手形中体现出四种手形的劲力,都是“非一非二”的形劲走向状况……。

开始是单式的体验,劲形有得后就会潜存,再换另一式时,原先的那一式还是有感觉的存在,这样就有两式同时体现了,依次类推,就会一种手形含四种手形同时存在。“由手指往里抱力、由指关节向外撑力、由掌下沿向下按力、由小臂下边托力(漂浮力)”,四肢皆然如是。这就是“撑抱托按一式成”(四肢如同四棱或多棱铁柱),上臂与项背似分犹连,身法、步法配合。所谓“逢尖必顶,逢角必夹,形曲力直)”即“四向力”的形容。六向力是多了左右的曲折撑抱,撑抱即尖顶角夹,实际是曲折的凸撑凹抱。头顶心、脚心是整体上下面的凸凹撑抱,加上整体四周的凸凹撑抱,就是整体六面凸凹撑抱力,亦谓“六面力、六向力”。

在试力方面,劲力也要归一。例如“神龟出水”,是“项背”(龟壳)上扬而身肢下沉,两者非一非二,在诸多桩功和试力中,都要含有这种劲感。整体运动,是六面凸凹撑抱的“四向力”在不同面的错综彰显,是“前后凸凹的撑抱”、左或右“凸凹”的按或托,各凸凹面可相错对换。

抱即凹、按;撑即凸、托。实际就是各面都有凸凹,都有撑抱,即有撑又有抱,撑抱同时彰显,凸凹同时出现,全身皆为“钝三角形”来回“波折”而连成。因此,在以“抱式”体验出“四面皆撑抱”后,再以“撑式”体验“四面皆撑抱”就容易了,再以“按式、托式”体验皆然如是……达此,不论什么姿势、那个部位,都会有“撑抱”状况而出现。这就是“形不出体、力不出尖”的来回波折之“波浪形”,波浪形松活了就是“波浪劲”。

所谓“没有平面积”,主要是脚底没有平面积(脚底如扣瓦),要一则高悬、一侧扎地,这样“按与托”才能彰显,才有“沉浮悠动”之劲感。浑身各凸凹面皆然如是,都有“相对凸凹面的上下错对互换互颤”,这很重要,是否有整体活动力(活三角)就在于此……

王芗斋的“儿童玩具”,不倒翁,捻转。王选杰的“前脚大脚趾着地,后脚小脚趾着地”……反过头来学初步,最好以大式桩体验。

技击运用篇

整体力即群体力,由诸多“凸凹形”多方撑抱而连成,调动全身力量作用到一处。……发力以“连环马”为佳,是撑抱错动的杠杆性,是互为其根的惊颤。

所谓“遇高,肩扛别手肘;遇低,肩夹别手肘”,是我劲意之所为,是“实形不足,劲意补”的妙有。

所谓“分肉拨骨”,是枪劲抖颤分拨的形容。着其肢体,以其分开的肉为支点,拨挑其露出的骨,也是劲意的妙用感受。……

虽然这些整体感受是从桩功产生的,但只是空站桩、空试力是不能“保印”的,要在双人推手和实作中保持,在日常生活中磨炼,才能达到以“无意漠然”的“神觉”而自动发挥。在此提醒练习者,切不可“得意忘形”,反而要“得形忘意”,要用眼神关照整体各部之撑抱劲形的波折变化。

——李虎逸之

0 阅读:0

禅武说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