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辨艺术手法助力诗词学习

老谢语文 2024-12-30 04:29:12

综观近年来各地高考试卷,想要答好诗歌鉴赏题,关键在于读懂诗歌,准确把握诗歌的情感或观点,即诗意、诗歌的主旨。通常,诗歌鉴赏题目不会直接考查艺术手法,但是在阅读过程中如果准确分辨出作者运用的艺术手法,会对准确理解诗意产生极大的辅助作用。

更重要的是,诗歌鉴赏题目考查的知识点往往与古诗词特有的艺术手法相关,很多题目的难点就体现在对艺术手法的把握上。

因此,在日常的诗歌学习中深入理解古诗词特有的艺术手法,在阅读课外作品时有意识地分辨诗歌中所运用的艺术手法,诗歌鉴赏题目的难点便可以迎刃而解。本文仅以叙事、用典、比兴为例,讨论掌握古诗词常用写作技巧的重要性。

一、叙事技巧

中国古典诗歌有着源远流长的叙事传统,尤其是中唐以降,为了达到引人入胜的叙事效果,诗人有意识地在诗歌中运用多变的叙事技巧,或设置悬念、转折,或调整叙事顺序,突出叙述重点,并将叙事与抒情结合得更加紧密。阅读这样的诗歌,需要首先明确文本所叙之事,理清叙事脉络。以2016年北京卷诗歌鉴赏题目为例。

西村

陆游

乱山深处小桃源,往岁求浆忆叩门。

高柳簇桥初转马,数家临水自成村。

茂林风送幽禽语,坏壁苔侵醉墨痕。

一首清诗记今夕,细云新月耿①黄昏。

注释:①耿:微明的样子。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到西村“叩门求浆”,是在清风吹拂、新月初现的黄昏时分。

B.“初转马”与“小乔初嫁了”中的“初”都是“才”“刚刚”的意思。

C.“茂林风送幽禽语”意谓清风送来茂林深处的鸟鸣,衬出西村的幽静。

D.“坏壁苔侵醉墨痕”意谓残壁上青苔侵蚀了昔日醉后留下的字迹。

这道题答案是A,很多同学选不出正确答案,问题出在没有分清诗歌叙事的顺序。

首联中的“往岁求浆忆叩门”,“往岁”二字点明“叩门求浆”是作者回忆往事,颔联与颈联中有“往岁”记忆与“今夕”眼前景象的叠加,尾联提到的“细云新月耿黄昏”则是“今夕”所见之景。A项就错在把“往岁”与“今夕”混在一起理解了。

高考试卷中诗歌鉴赏题目所考查的叙事技巧,多数指向的是对正叙、倒叙、插叙等叙事顺序的分辨。

2020年全国高考I卷诗歌鉴赏选择题的错误选项“虽然日后仍有朋友的诗篇陪伴,但面对离别,诗人还是感到心惊神伤”,正是搞错了杜甫《赠别郑炼赴襄阳》中“把君诗过日”的时间。

“把君诗过日,念此别惊神”,是写在品读郑炼的诗作打发时光的日子里,杜甫念及郑炼即将离开而变得心神不宁。“把君诗过日”既写出了杜甫与郑炼境遇相似、意趣相投、同病相怜的亲密关系,又与即将到来的“此别”形成对比,突出了这次别离给杜甫带来的心惊神伤。这是在叙述创作缘起,而不是对两人分别之后情形的展望。

同年,北京卷的诗歌鉴赏选择题也考查了学生是否能够理清叙事脉络。《寄东鲁二稚子》中,李白先由眼前之景过渡到回忆,继而延伸到了联想。“娇女字平阳,折花倚桃边。折花不见我,泪下如流泉。小儿名伯禽,与姊亦齐肩。双行桃树下,抚背复谁怜”,

这八句在“桃今与楼齐,我行尚未旋”之后展开,写一双儿女在已经长高的桃树下漫步折花、思念父亲,而诗人为无法出现在他们面前感到深深的遗憾。

选项“李白思念一双儿女,追忆昔日春游漫步的场景,不禁泪下如泉”,显然是将“折花不见我”“双行桃树下”误会成了李白的回忆。

作品所叙之事是眼前之事、往日之事还是联想、想象之事,既关系到诗意的准确理解,也关系到诗人的情感指向,古典诗歌中的叙事往往会涉及具体的细节,恰好能够为命题提供合适的抓手。在日常学习、阅读中养成认真推究叙事细节、准确把握叙事脉络的习惯,便可以轻松分辨出错误选项。

二、典故化用

胡适曾说:“自中古到近代,中国诗文简直是典故的天下。”1现代人想要读懂诗歌主旨,必须了解其中的典故。对典故的考查,也是对学生古典文化知识积累和理解的考查。鉴于此,学习古诗词时要增加积累,有意识地整理和掌握常见的文化典故。以陶渊明的《饮酒(其二十)》为例。

饮酒(其二十)

陶渊明

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汲汲鲁中叟,弥缝使其淳。

凤鸟虽不至,礼乐暂得新。洙泗辍微响,漂流逮狂秦。

诗书复何罪?一朝成灰尘。区区诸老翁,为事诚殷勤。

如何绝世下,六籍无一亲。终日驰车走,不见所问津。

若复不快饮,空负头上巾。但恨多谬误,君当恕醉人。

要想读懂这首诗,必须对其中的典故有全面的了解。首句中的“羲农”指伏羲氏、神农氏,他们是传说中的上古帝王,在这里象征民风真淳的时代。第二句中“汲汲鲁中叟”是指孔子,孔子曾感慨:“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论语·子罕》)

古人认为凤凰是祥瑞之鸟,凤凰出现预示着太平盛世即将到来,孔子没有遇到太平盛世,却曾在洙水、泗水之间讲学,并竭力维护以礼乐为代表的社会秩序,希望社会风气恢复淳朴自然,诗人在此处不遗余力地赞颂了孔子的成就。

“诗书复何罪”以下四句,则记述了以“六经”为代表的儒家典籍在秦、汉、魏、晋时期不同的遭遇,从秦始皇焚书到汉代老儒讲经,再到魏晋时期儒家不受重视、众人为名利而奔走的情形,都在这四句中得到了描绘。

眼前的情形令诗人感慨万千,他却难以正面表达自己的思想,唯有饮酒才能排遣其忧虑与愤懑。在这首诗中,诗人以典故串联起了自己对前代历史的认知和对当今社会风气的态度,如果我们不了解诗中的典故,显然难以理解诗人饮酒的行为以及其中所包含的情感态度。

用典是中国古典诗歌常用的修辞方式,在咏史诗、唱和诗中尤其普遍。2022年浙江省高考题选取《楼前》《过勤政楼》二首,《楼前》一诗首句即明确点出“天宝年前勤政楼”,中晚唐时期言及“天宝”者多为感昔伤今、借古讽今的怀古咏史诗,这两首也不例外。了解安史之乱后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是读懂这两首诗的前提。

2023年全国高考I卷的诗歌鉴赏主观题要求结合林希逸《答友人论学》的诗歌主题,谈谈对魏了翁的名言的理解。魏了翁的名言“不欲于卖花担上看桃李,须树头枝底方见活精神也”,本身就是林希逸诗尾联“卖花担上看桃李,此语吾今忆鹤山”化用的典故。

林希逸《答友人论学》一诗原本阅读难度较大,题干点出魏了翁这句名言,有助于考生理解诗歌文本,而这个题目借由对典故的理解考查学生把握诗歌主题的能力,灵活巧妙。

2021年北京高考诗歌鉴赏题选取苏轼《和陶归园田居》为文本,注释中交代了这首诗乃是苏轼百余篇“和陶诗”中的一首。“和陶诗”以追慕陶渊明其人其诗为前提,不仅和其韵,而且往往和其意,写作风格方面也多与陶诗一脉相承。

苏轼这首《和陶归园田居》多处化用、回应陶渊明的《归园田居》,要想读懂它,首先要对陶渊明《归园田居》有深入的认识,其次还要对其中涉及的“采薇”“斗酒只鸡”等典故有所了解。

需要指出的是,多年来,高考诗歌鉴赏题目只考查新的课外篇目,大量从未进入历代诗歌选本的作品被起用为高考题目,虽然题目经过打磨,但文本未免过于生新,诗歌鉴赏题目难度大、得分率不高,对课内诗歌教学难以起到应有的引领作用。

新课标在命题原则中提出:“选用的语言材料要具有时代性、典型性和多样性,贴近学生生活,充分体现语文学科特点,避免出现偏题、怪题。”可以说,2021年北京卷诗歌鉴赏题目的选材与命题将课内外诗歌阅读紧密结合,完全契合课标的精神,是一次成功的探索。

古典诗歌生长在中国古代文化的土壤中,现代人想要读懂古诗,必须拥有同古人类似的文化积淀,能够走进古人的话语系统中去。对学生而言,不仅在课内古诗文学习、课外阅读中都要积累各类典故,还应当将中国古代历史的学习与古诗文学习联系起来,结合具体的历史情境细读文本。

三、比兴寄托

比兴寄托源自《诗经》“六义”的“比兴”,是中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艺术思维方式,具备寄托诗人情志的功能。初唐时,陈子昂批评齐梁以来的诗歌“兴寄都绝”[2,强调在诗歌中突出诗人的真实情感。

盛唐诗人在诗歌创作中高扬主体精神,进一步将比兴的传统发扬光大,诗人的情感、思想、志趣、理想乃至人格精神均可以通过比兴的方式在诗歌中加以呈现。后世诗歌中,比兴寄托也成为比较普遍的写法。比兴寄托的普遍存在提示我们,当读到古典诗歌中咏物、写景的内容时,一定要留心观察背后寄托着诗人怎样的情志。

近年来,高考诗歌鉴赏主观题多次考查诗歌咏物背后的深意。

例如,2021年天津卷直接提问“词人借梅花寄托了怎样的理想人格”,2020年全国Ⅲ卷要求分析“苦笋”这一意象与魏征的相似之处。

2023年新高考Ⅱ卷选取林逋的《湖上晚归》,要求分析王国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这一观点在诗中的体现。“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指的是诗人用自己独特的眼光观察周遭的一切,诗中所写的事物都带有诗人的主观色彩,其实这正是比兴手法所起到的表达效果。

林逋是北宋初年著名的隐逸诗人,他恬淡闲适的性情折射到自己生活的西湖上,使诗中“湖上晚归”的景色更加宁静、悠然。

客观题中涉及诗意理解的选项,也有许多是与比兴手法有关的。2021年北京卷诗歌鉴赏客观题中的选项中,“‘环州多白水’四句写景,写惠州被群山环绕,幽僻而苍凉”,错在没有将这四句中所写的景色与苏轼《和陶归园田居》全诗的情感联系起来。

在比兴手法普遍运用的大环境下,古典诗词所写之景与全诗的情感往往密切相关,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分析景物描写需要结合全诗的情感基调这是需要牢记的规律。再看2021年天津卷诗歌鉴赏的客观题。

念奴娇·傅安道和朱希真梅词韵

[宋]朱熹

临风一笑,问群芳、谁是真香纯白?独立无朋,算只有、姑射注山头仙客。绝艳谁怜,真心自保,邈与尘缘隔。天然殊胜,不关风露冰雪。应笑俗李粗桃,无言翻引得、狂蜂轻蝶。争似黄昏闲弄影,清浅一溪霜月。画角吹残,瑶台梦断,直下成休歇。绿阴青子,莫教容易披折。

【注】姑射:神话中的山名,神仙所居之处。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和”,即和韵,是诗词写作的一种方式。这首词就是朱熹依照傅安道和朱希真梅花词的韵而创作的。

B.词的开篇运用拟人手法,并以问句提起,将梅花与“群芳”比较,突出梅花的清香与洁白。

C.词中写梅花美艳无比,与姑射山仙人相伴;“风露冰雪”的考验赋子了梅花不同寻常的韵致。

D.“画角”“绿阴”数句,写梅花宁愿休歇凋零,也不愿结出青青的梅子而被人折断梅枝。

这个题目的四个选项中只有A选项是考查“和韵”的知识,其他三个选项均与比兴手法有关。B选项与D选项均点出词人写梅花重在写其品格,C选项则有两处错误。

第一,“美艳无比”并不是这首词要歌咏的梅花的主要特点,当朱熹写梅花只有姑射山仙人为伴时,突出的是梅花独立于群芳之外的特点,之所以独立于群芳之外,主要是由于其“真香纯白”、清高绝俗、抗寒清绝,与“美艳”无关。

第二“风露冰雪”一词,出自“天然殊胜,不关风露冰雪”二句,这里是对梅花的进一步赞美,作者否认了“风露冰雪”的考验对梅花自身天生品性的影响,认为梅花的品格出自天然,天生如此,无需风露冰雪的衬托。

这首词通篇咏梅花,歌颂梅花的品性,其实是作者自道其心目中的理想人格,也可以说是作者在写其自身的品格,这正是比兴手法的妙处。

作者的个人经历、人格特质、人生理想等,通过比兴手法,都可以有意无意地折射到作品之中。因此,阅读古典文学作品时,深入体察优秀文人的理想与胸怀,以及其投入在文本中的情感,是一项不可忽视的内容。

明辨艺术技巧,可以辅助我们读懂诗歌、理解诗意。但是提高诗歌阅读能力,最根本、最关键的还是要多读、多背。只有在大量精读的基础上,才能真正提高语文学科综合素养。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如果在认真学习课内古诗词的基础上熟读课外的数百首古诗词,便能自然而然地掌握古典诗词常用的艺术手法,届时诗歌鉴赏的题目无论怎样设置,学生都能做到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0 阅读:1
老谢语文

老谢语文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