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题详解]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三年①,桓公将伐鲁,曰:“鲁与寡人近,于是其救宋也疾,寡人且诛焉。”管仲曰:“不可。臣闻有土之君,不勤于兵,不忌于辱,不辅其过,则社稷安。勤于兵,忌于辱,辅其过,则社稷危。”公不听。兴师伐鲁造于长勺鲁庄公兴师逆之大败之。桓公曰:“吾兵犹尚少,吾参围之,安能圉②我?”
四年,修兵,同甲十万,车五千乘。谓管仲曰:“吾士既练,吾兵既多,寡人欲服鲁。”管仲喟然叹曰:“齐国危矣。君不竞于德而竞于兵。天下之国带甲十万者不鲜矣,吾欲发小兵以服大兵。内失吾众,诸侯设备,吾人设诈,国欲无危,得已乎?”公不听,果伐鲁。
鲁不敢战,去国五十里而为之关。鲁请比于关内,以从于齐,齐亦毋复侵鲁。桓公许诺。鲁人请盟,曰:“鲁,小国也,固不带剑,今而带剑,是交兵闻于诸侯,君不如已。请去兵。”桓公曰:“诺。”乃令从者毋以兵。管仲曰:“不可。诸侯加忌于君,君如是以退可。君果弱鲁君,诸侯又加贪于君,后有事,小国弥坚,大国设备,非齐国之利也。”桓公不听。管仲又谏曰:“君必不去鲁,胡不用兵?曹刿之为人也,坚强以忌,不可以约取也。”桓公不听,果与之遇。庄公自怀剑,曹刿亦怀剑。践坛,庄公抽剑其怀曰:“鲁之境去国五十里,亦无不死而已。”左揕桓公,右自承曰:“均之死也,戮死于君前。”管仲走君,曹刿抽剑当两阶之间,曰:“二君将改图,无有进者。”管仲曰:“君与地,以汶为竟。”桓公许诺,以汶为竟而归。桓公归而修于政,不修于兵革,自圉辟人,以过弭师。
(选自《管子》,有删改)
材料二:
夫天下未尝无贤者,盖有有臣而无君者矣。威公③在焉,而曰天下不复有管仲者,吾不信也。仲之书,有记其将死论鲍叔、宾胥无之为人,且各疏其短,是其心以为数子者皆不足以托国,而又逆知其将死,则其书诞谩不足信也。萧何且死,举曹参以自代。大臣之用心,固宜如此也。夫国以一人兴,以一人亡。贤者不悲其身之死,而忧其国之衰,故必复有贤者而后可以死。彼管仲者,何以死哉?
(选自苏洵《管仲论》,有删改)
[注]①三年:齐桓公三年。②圉:通“御”,抵御。③威公:齐桓公。
10.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兴师A伐鲁B造C于长勺D鲁庄公E兴师F逆G之H大败之。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疾:文中指快速,与《荀子·劝学》中“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的“疾”意思不同。
B.既:文中指已经,与《归去来兮辞并序》中“既自以心为形役”的“既”意思不同。
C.均:文中指皆,都,与《出师表》中“将军向宠,性行淑均”的“均”意思相同。
D.固:文中指本来,与《六国论》中“至于颠覆,理固宜然”的“固”意思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齐桓公三年,齐桓公打算攻打鲁国,在制定决策上虽然有勇气和雄心,但是他不考量后果,不能听别人的意见,显得较为鲁莽,失败后仍然不甘心。
B.鲁国请求会盟,齐桓公不听劝阻前往会盟,结果中计,鲁庄公用剑威逼齐国割让边境地区的五十里土地给鲁国,管仲提议答应鲁国要求,齐桓公同意了。
C.管仲不少时候与齐桓公意见相左,结果证明管仲目光长远,心思缜密;材料二对管仲的评价与材料一管仲的表现不同,这是因为苏洵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
D.材料一展现了齐桓公作为君主的复杂个性,他有固执己见、一意孤行的一面,但最终能反思自己的决策,并且精兵理政,说明他是一个知错能改的君王。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君果弱鲁君,诸侯又加贪于君,后有事,小国弥坚,大国设备。(4分)
(2)且各疏其短,是其心以为数子者皆不足以托国。(4分)
14.材料二中,苏洵为什么会发出“彼管仲者,何以死哉”的质问?请简要说明。(3分)
[答案详解]
10.[答案]BDH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文言文句读的能力。(原文标点)兴师伐鲁,造于长勺。鲁庄公兴师逆之,大败之。
11.[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古代文化常识与文言字词的能力。“将军向宠,性行淑均”中的“均”意思是“公正,公平”。
12.[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筛选材料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鲁庄公用剑威逼齐国割让边境地区的五十里土地给鲁国”错。把材料一中“鲁国边境离国都只有五十里”这个信息与后面的鲁国要求齐国交还土地的信息错杂在一起。
13.(1)若您果真削弱鲁国国君,诸侯又会给您加上贪婪的名声,以后有战事,小国更加坚守,大国设防。
(2)并且还列出他们各自的缺点,这样他的心中认为这几个人都不能托付国家重任。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第(1)小题的关键点:“弱”意为“削弱”;“设备”意为“设防”。第(2)小题的关键点:“短”意为“缺点”;“托国”意为“托付国家重任”。每小题关键处各1分,大意2分。
14.(3分)
贤者应替国家的兴衰考虑,安排好自己身后的事;(1分)
管仲没有用心为齐国推荐在自己去世后可以接替自己的贤才。(2分)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重要语句和概括主要信息的能力。材料二结管仲临终不能荐贤自代的教训。苏洵认为,天下不是没有贤臣,而是有贤臣却不被国君所用。接着批评管仲以为国中无贤。再引汉丞相萧何临殁进贤为切证,说明大臣能否荐贤,全在其“用心”。
[挖空练习]
材料一:
三年,桓公将伐鲁,曰:“鲁与寡人近,于是其救(救助)宋也疾(快速),寡人且(将要)诛焉。”管仲曰:“不可。臣闻有土(有封地)之君,不勤(勤快,指频繁)于兵(战争),不忌(忌恨)于辱(耻辱),不辅(助长)其过(过错),则社稷(指国家)安。勤于兵,忌于辱,辅其过,则社稷危。”公不听。兴师伐鲁,造(到达)于长勺,鲁庄公兴师逆(迎战)之,大败之。桓公曰:“吾兵犹尚少,吾参(叁,三倍)围之,安能圉(通“御”,抵挡)我?”
四年,修兵(整治军备),同甲(同等坚固的铠甲)十万,车五千乘。谓管仲曰:“吾士既(已经)练,吾兵既多,寡人欲服(征服)鲁。”管仲喟然叹曰:“齐国危矣。君不竞(致力于)于德而竞于兵。天下之国带甲十万者不鲜(少)矣,吾欲发小兵(小的兵力)以服大兵。内失吾众,诸侯设备(防备),吾人设诈(欺诈),国欲无危,得已(停止)乎?”公不听,果伐鲁。
鲁不敢战,去(距离)国(国都)五十里而为之关(设置关卡)。鲁请比(仿照)于关内(关内侯),以从(顺从)于齐,齐亦毋复侵鲁。桓公许诺。鲁人请盟(会盟),曰:“鲁,小国也,固(本来)不带剑,今而(如果)带剑,是交兵(指战争状态)闻(传闻,使……知晓)于诸侯,君不如已(停止,此处相当于不带)。请去兵(兵器)。”桓公曰:“诺。”乃令从者毋以兵。管仲曰:“不可。诸侯加忌(忌恨)于君,君如是以退(退避)可。君果弱(使……弱)鲁君,诸侯又加贪(作名词,指贪婪的名声)于君,后有事(指战争),小国弥(更加)坚,大国设备,非齐国之利也。”桓公不听。管仲又谏曰:“君必不去鲁,胡不用兵?曹刿之为人也,坚强以忌(狠毒),不可以约取(约束)也。”桓公不听,果与之遇(相会)。庄公自怀(怀藏)剑,曹刿亦怀剑。践(登上)坛,庄公抽剑其怀曰:“鲁之境(边境)去国五十里,亦无不死而已。”左揕(用刀剑等刺)桓公,右自承(比对着自己)曰:“均(全都)之死也,戮死于君前。”管仲走(跑向)君,曹刿抽剑当两阶之间,曰:“二君将改图(修改版图,改变计划),无有进者。”管仲曰:“君与(给)地,以汶为竟(同“境”,边界)。”桓公许诺,以汶为竟而归。桓公归而修(整顿)于政,不修于兵革,自圉(御,防守)辟(同“避”)人,以过弭(消弭,停息)师。
材料二:
夫天下未尝无贤者,盖有有臣(贤臣)而无君者矣。威公(指齐桓公)在焉,而曰天下不复有管仲者,吾不信也。仲之书(指《管子》),有记其将死论(谈论)鲍叔、宾胥无之为人,且各疏(罗列出)其短(缺点),是其心以为(认为)数子者皆不足以托国,而又逆(预料)知其将死,则其书诞谩(荒诞)不足信也。萧何且(将)死,举(推荐)曹参以自代。大臣之用心,固宜如此也。夫国以一人兴(兴盛),以一人亡(灭亡)。贤者不悲(以……为悲)其身之死,而忧(忧虑)其国之衰,故必复有贤者而后可以死。彼管仲者,何以(凭什么)死哉?
[参考译文]
文本一:
齐桓公三年,齐桓公打算攻打鲁国,说:“鲁国跟我齐国接近,如此鲁国出兵救宋国也快,我将要讨伐鲁国。”管仲说:“不可以。我听说一国之君,不频繁打仗,不忌恨耻辱,不错上加错,社稷就能安稳。频繁打仗,忌恨羞辱,重复犯错,那国家就危险了。”桓公不听。出兵讨伐鲁国,行军到长勺。鲁庄公出兵抵抗齐军,大败齐军。齐桓公说:“我的兵还是太少,我如果用三倍的兵力包围鲁国,怎么能阻挡我?”
齐桓公四年,整治军备,有同等坚固铠甲的士兵十万,战车五千辆。齐桓公对管仲说:“我的士兵已经训练得当,兵力也已经增多了,我想征服鲁国。”管仲深深叹气说:“齐国危险了。您不致力于德行却致力于军备。天下的诸侯国有十万士兵的不少见,我们要发动小的兵力去征服强大的兵力。国内失去民心,诸侯设防,我们自己也只好行诈,齐国想不陷入危亡之中,可能吗?”齐桓公不听,果然讨伐鲁国。
鲁国不敢应战,在离鲁国国都五十里的地方设置关隘防守。鲁国请求像关内侯一样,顺从于齐国,齐国也不要再次侵犯鲁国。齐桓公答应了。鲁国约请会盟说:“鲁国是小国,本来就不带兵器,现在如果带兵器,就是以战争状态传闻于各国诸侯,您还不如作罢。这次会盟请都免带兵器。”齐桓公说:“可以。”便命令随员不带兵器。管仲说:“不行。诸侯已对您增加了忌恨,您就此退避,是可以的。若您果真削弱鲁国国君,诸侯又会给您加上贪婪的名声,以后有战事,小国更加坚守,大国设防,对齐国很不利。”桓公不听。管仲再次劝谏道:“您一定不能去鲁国,(鲁国人)怎么能不带兵器?曹刿的为人,坚强而狠毒,不是能用盟约来解决问题的。”桓公不听,果然与鲁国相会。鲁庄公怀中带剑,曹刿也怀中带剑。走上盟坛,鲁庄公从怀里抽出剑来说:“鲁国边境离国都只有五十里,也不过一死而已。”左手举剑对着桓公,右手比着自己说:“都是死,我死在您的面前。”管仲跑向齐桓公,曹刿抽举剑站在两个台阶之间说:“两位国君将改变计划,谁也不可进前。”管仲说:“君上请把土地归还给鲁国,以汶水为界好了。”桓公许诺了,确定以汶水为界而回国。齐桓公回国后整顿政务,而不再整治军备,自守边境,不与人冲突,反省先前的过错而停息军事行动。
文本二:
天下并非没有贤能的人,实际上是有贤臣而没有明君。齐桓公在世时,说天下再没有管仲这样的人才了,我不相信。管仲的书《管子》里,有记载他将死的时候,谈论到了鲍叔牙、宾胥无的为人,并且还列出他们各自的缺点,这样他的心中认为这几个人都不能托付国家重任,而且他又预知自己快要死了,可见这部书实在是荒诞虚妄不值得相信。汉代萧何临死前,推荐了曹参代替自己。大臣的用心,本来就应该如此啊。国家因一个人而兴盛,因一个人而灭亡。贤能的人不为自己的死而感到悲伤,却忧虑国家的衰败,因此一定要推选出贤明的人,然后才可以安心死去。那管仲,怎么可以(没有荐贤自代)就撒手人寰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