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工作是我国展示国家形象和软实力的重要途径,它如同桥梁,连接着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使各国都能良好的进行沟通。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外交工作突飞猛进,像匈牙利、尼日尔、尼日利亚、塞尔维亚、阿富汗、哈萨克斯坦、加纳、坦桑尼亚等国,都与我国建立了良好的外交关系。
我国的外交成就离不开外交人员的努力,他们果决、干脆、坚毅、忠诚,都是我国的时代精英。下面7人,就是在外交系统中工作的杰出代表。
首先是韩克华,这是第七届外事委员会的副主任,河南南乐人。韩克华是豫北出身的革命家,在革命年间,他担任过冀南军区武装部部长、冀南二地委武装部副部长和冀南行署武装部部长,为河北的解放作出了重要贡献。
韩克华外交能力突出,解放后,他参加外交事业建设,一度担任我国驻几内亚大使和湖北省副省长。
1981年,韩克华调任国家旅游局局长,不久,第十三大会议在北京召开,他当选为全国政协常委。2003年3月1日,韩克华因病在北京病逝,享年84岁。
值得一提的是,韩克华的夫人郭力文也是我国外交专家。郭力文曾担任过全国妇联副主席和驻几内亚大使馆参赞,位居副部级。
第二位是张灿明,这是我国外交部副部长,四川达县人。张灿明是我国外交领域中的杰出代表,从1955年到1988年,他长期领导我国的外务工作,一度担任驻锡兰大使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
张灿明最大的贡献,就是完善了我国外交部领事司制度,在担任外交部副部长期间,他创造性地提出了多元外交方针,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外交事业发展。
1982年,第十二大会议在北京召开,张灿明当选为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2010年7月29日,他因病在北京病逝,享年96岁。
第三位是宫达非,山东莱阳人,1934年参加革命。曾任八路军胶东分区五支队组织干事、《鲁中日报》社社长、驻缅甸使馆一秘、外交部亚非司副司长、驻扎伊尔大使、中非友好协会会长等职。
宫达非从1950年开始步入外交部工作,此后40多年,他致力于中非友好关系的维护,为我国外交扩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2000年5月24日,宫达非因病在北京病逝,享年83岁。
第四位是符浩,这是第九届外交部的副部长,陕西醴泉人。符浩是西安师范毕业的高材生,他早年曾在山东渤海军区任职,历任山东渤海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解放军33军政治部组织部部长、驻蒙古国大使馆参赞、外交部亚洲司副司长、外交部办公厅主任等职。
符浩曾在越南、日本担任大使,中美建交后,他调回北京工作,成为了外交部的副部长。2016年6月17日,他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100岁。
第五位是周秋野,江苏无锡人,参加过牺盟会。曾任山西青年抗日决死纵队10总队宣传干事、延安中央军委测绘部副科长、东北民主联军司令部秘书科科长、东北局统战部秘书长、辽宁省政府秘书长等职。
周秋野是从军委政治部走出来的干部,外交部设立后,他先担任驻南斯拉夫大使馆参赞,接着又出任驻塞尔维亚大使,成为了我国的副部级干部。
2008年6月17日,周秋野因病在北京病逝,享年95岁。
除了周秋野,郝德青、王任叔也出自于外交系统,前者曾是我国驻匈牙利大使,后者则担任新中国驻印尼首任大使。
郝德青是从山西平遥走出来的革命者,他早年曾在北京大学法学院学习,历任中共北平文委委员、八路军山西决死第二纵队政治部主任、《晋绥日报》社社长、成都市委第一书记等职。1993年,郝德青不幸逝世,享年87岁。
王任叔是我国的知名作家,在进入外交系统前,他长期在我国文学研究会工作,一度担任《四明日报》社编辑和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秘书长。
1950年,王任叔出任新中国驻印尼首任大使,两年后,即1952年,他卸任回国,成为了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副社长。1972年7月25日,王任叔因病逝世,终年71岁。
上述7人皆是我国的外交精英,他们凭借着卓越的领导才能为人民服务,永远值得人民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