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把荷兰国宝卖给纳粹,审判时当庭称:你们那国宝根本不值钱

审时度势历史说 2025-02-06 08:17:15

试想:倘若抗战期间把《清明上河图》卖给日本人,战后当事者会被如何处理?

几乎同样的状况: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荷兰有个名叫汉·凡·米格伦的文物贩子将一幅名为《耶稣和被抓住通奸的女人》的名画卖给了一名德国商人,回头就被帝国元帅赫尔曼·威廉·戈林用137件艺术品换到了手。

这画可不是闹着玩的。艺术品、尤其是古玩文物格外强调“传承有序”,专家虽无法从任何文献典籍中找到对该画作的记载和描述,也指不出它出自哪位名家之手,可就是一口咬定这画作者的段位绝不会低。

相反,正因搞不清来路,人们有了充分的想象空间,《耶稣和被抓住通奸的女人》的价值一路水涨船高,成了公认的荷兰国宝。

迈耶把画弄到手后那是得意得不行,一连搞了几场展览会,出尽风头。他未必真懂艺术,可在沽名钓誉这一块绝对是行家里手。荷兰人恨得牙根痒痒,却也无可奈何。

二战结束后,米格伦毫无疑问地上了法庭。

在现场,围观群众骂声一片;法官的倾向性也很明显,就是要把这卖国求荣的家伙枪毙。

恐怕在任何一个国家,陷入如此境地也只能是死路一条,哪知米格伦非但不慌,反而还语出惊人:这算什么国宝啊,根本就一文不值……

在大伙的震惊中,他接下来的话扭转了局势,身份直接从“卖国贼”变成“国家英雄”。

在彼时的荷兰,米格伦是有点身份的。

他家底很殷实,名下房产多达60余处,其中包括15栋豪华别墅。身为艺术品贩子,他总能时不时拿出一些稀世珍宝。可谁能想到短短十年前,他还跟笔者似的:啥都想做,啥都做不成。

米格伦于1889年出生在芬兰小城代分特尔,起初是一名建筑设计师,在圈里摸爬滚打了许多年,奈何无人提携,意识到自己前途暗淡后立马转而投身于艺术。实话说,米格伦这番改行有着一定的“投机”意图,就像有些人跑去横店当群众演员,想的是哪天撞个大运,一下成为明星。

结果,米格伦又浪费了近20年大好时光,虽足够努力却始终闯不出名堂。其间就获得了一项“重在参与奖”,获奖的那场比赛还很不入流。

他曾向一位知名艺术家讨教,哪知对方竟说:就凭你那天分,走这条路迟早要饿死,找个踏实工作得了。

在当时来看,大师所言没任何问题,怎料却在许多年后被狠狠打脸。

每一位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一个不平凡的女人,米格伦也是如此,只不过他老婆“鼓励”他的方式有些独树一帜。

米格伦的妻子非常败家,对他几乎到了敲骨吸髓的地步。上世纪20年代末期,米格伦就已处于破产边缘。此时他再不做出点改变,人生就彻底完了。

某天,他愁容满面地看着画板上创作了一半的画作,一想自己数十年来的遭遇,顿觉前路黯然无光。当晚他辗转难眠,终于做了个艰难的决定——造假。

在长达20年的艺术生涯中,米格伦虽毫无建树,画技方面却打下了坚实基础。另外,他显然对艺术是有一定了解的,因而并非照葫芦画瓢,而是模仿名家手笔另创新作。

经过一段时间的钻研与尝试,米格伦制造的第一幅赝品诞生了。

他对此本不抱太大期望,只是觉得靠着名家的名头总比靠自己强,说不定真碰上冤大头,还能多赚点钱。哪知这一回,他获得了让人难以置信的成功——专家们对画作中展现出的高超的绘画技艺而惊叹,虽一时说不清出自哪位名家之手,但那熟悉的风格让他们断定此画一定大有来头。

结果,这张假画帮米格伦狠狠地赚了一笔,因此信心大增,此后更是轻车熟路。

说来有趣:同样一名画师,同样的水平,画自己的画就被评价“啥也不是”,冒充大师画出来的东西却受人追捧。

名作《Concetto spaziale》,就是创作者在画布上割了一刀,这么个东西竟卖出了1.85亿人民币的天价。再看这位大师的其他作品,很大一部分都是在画纸上戳戳点点,隔行如隔山,不懂艺术的人根本欣赏不来。

这要换了笔者拿着这么件作品去参加画展,估计要被保安当场轰出去。所以说“审美具有主观性”,这话其实挺玩味的。

话说回来,靠着造假,米格伦成功实现逆天改命,成了荷兰有名的富豪。而巨大的财富又反过来进一步助长了他的事业,但凡他出手的画作,必然炙手可热。

有钱人嘛,品味自然不会差。

于是,《耶稣和被抓住通奸的女人》一经问世,立马引发了巨大轰动。大伙儿纷纷猜测如此惊人的艺术品究竟出自哪位大佬之手,有人提出,该作风格无限接近于欧洲17世纪伟大的艺术家伦勃朗·梵·莱茵——伦勃朗热衷于创作,一生作品甚多,说不定有散佚在民间未经记录的真迹呢。

巧的是,伦勃朗正是荷兰人,《耶稣和被抓住通奸的女人》因而被奉为荷兰国宝——它就相当于咱中国的《洛神赋图》或是《清明上河图》,把它卖给外国人,尤其还是卖给侵略者,这谁能接受?

就在法官即将落槌之际,米格伦辩解道:你们心心念念的“国宝”根本就一文不值,因为那是我画的。

此话一出,大伙儿就当他疯了,为了脱罪竟能想出如此荒谬的说辞。有人提出让米格伦再画一幅类似作品证明自己,不少人等着看他出洋相,哪知他仅用6个月便创作出了《少年耶稣与长老》。

这画牛逼到了什么程度?许多权威专家受邀前来鉴赏,在没有本告知真相的前提下,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少年耶稣与长老》就是中世纪某位大师的真迹。

如此一来,这场审判的性质完全变了。为了一幅假画,戈林可是付出了137件艺术珍品,还把德国人忽悠得颠三倒四——用如此手段愚弄纳粹,替荷兰人讨回了面子,米格伦哪儿是卖国贼?简直就是国家英雄!

1947年,荷兰全体国民参加了一场投票,选出他们心目中“最伟大的荷兰人”,米格伦高居第三。

不过,新的问题旋即出现。

米格伦在法庭上供认不讳:他所伪造的名家作品不止《耶稣和被抓住通奸的女人》一件,其中至少有9幅被世界顶级艺术机构收藏。

著名的荷兰博伊曼斯·范伯宁恩美术馆惨遭点名:用天价从米格伦手里买走一幅名为《基督在以马忤斯》的画作,其实是他模仿艺术复兴时期意大利画家卡拉瓦乔代表作之一的《基督在以马忤斯的晚餐》所造的赝品。

馆方毫不知情,此前还大张旗鼓地办了好几场展览。

真相一出,艺术界哗然,各大展馆展馆纷纷自查,都怕自己沦为赫尔曼·戈林那样的冤大头。不过,也有艺术机构反其道而行之,特意设法搞来米格伦的作品收藏。

最终,米格伦被改判“造假罪”,按说依照涉及金额,这罪名也不轻,但他获得了荷兰全国上下的尊重与谅解,只是象征性地蹲了几天监狱。

然而经过这么一折腾,米格伦反倒在良心上过不去了。民众呼声越高,他就越感觉自己在遭受谴责。

1947年,米格伦因心脏病逝世。人们在整理其遗物时翻出他写下的一些自述,里面有这么一句话:“我爸爸曾告诉我,做过这样的事,你就是一个骗子,并且将永远都是。”

0 阅读:0
审时度势历史说

审时度势历史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