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方言杂谈:话说“寒食”“清明

脸看西安 2024-04-13 20:25:51

话说寒食清明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不吁呼今年的清明节很快就到了。在节日来临之前,无论是达官显贵还是庶民百姓,肯定都有一种心灵深处的牵挂,有些在外游子还可能不远万里返乡为逝去的亲人祭祀、扫墓,了却自己作为人之后人最起码的规范。回来了,坟上了,这一年四季心里都是一种安生的状态。即就是平日里生活中有个大小闪失,也不会把不测赖到先人的头上。

在唐代,唐人也确实喜欢过清明节,仅从时节上说,其时春暖花开,正是踏春的好时节,既能扫墓,又不误看景,这样的节日自然广受欢迎,所以时人竞相外出。从唐·杜甫《清明》“著处繁花务是日,长沙千人万人出”诗句中,便可以想象到唐人清明节出游、扫墓的热闹景象。

唐代对清明节“小长假”安排不需要调休,将寒食、清明二节连着放就行了。其间,也曾有过几次变化的。到李亨(唐肃宗)当皇帝时,或许觉得小长假不够长吧,又增加了寒食清明节的假期天数,将唐玄宗于开元十七年(公元729年)定下的千秋节放假3天的规定,减为放假1天,而将寒食清明假期由4天增加到7天——在中国节假日史上,清明节首次成为了真正意义的“黄金周”。

那么清明节究竟是从何而起的呢?寒食节又是从何而来的呢?据有关历史资料记载:相传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流亡途中,在一处渺无人烟的地方,又累又饿,再也无力站起来。随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点吃的,正在大家万分焦急的时候,随臣介子推走到僻静处,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让公子喝了,重耳渐渐恢复了精神,当重耳发现肉是介子推从自己腿上割下的时候,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十九年后,重耳做了国君,也就是历史上的晋文公。即位后文公重重赏了当初伴随他流亡的功臣,唯独忘了介子推。很多人为介子推鸣不平,劝他面君讨赏,然而介子推最鄙视那些争功讨赏的人。他打点好行装,同老母亲悄悄的到绵山隐居去了。

晋文公听说后,羞愧莫及,亲自带人去请介子推,然而介子推已离家去了绵山。绵山山高路险,树木茂密,找寻两个人谈何容易,有人献计,从三面火烧绵山,逼出介子推。大火烧遍绵山,却没见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后,人们才发现背着老母亲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树下死了。晋文公见状,恸哭。装殓时,从树洞里发现一片衣襟,上写道:“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禁火寒食之日,这就有了寒食节。

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晓谕天下,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而从夏历历法角度看,寒食节是在冬至后第105天,古时寒食节为三天:而清明节则是在冬至后的第108天,两个节日相距很近。唐时起逐渐以清明节替代了寒食节,直至当今。

在孝子的心里,清明节的重要性要远大于春节。他首先看重的是孝道,通过丰富的祭祀仪式使自己对先人的思念和孝心得到了抒发。祭祖、扫墓是清明节最重要的传统习俗之一,这些活动有力地宣扬了“孝”这一传统美德,提醒人们要敬畏、感恩和纪念自己的亲人。

民间不是还有个“一坟不烧二纸”的习俗吗。意思是老祖宗希望他的后人们一定要团结一致,合谐共生,拧成一股绳,但往往事与愿违,后人们为一点鸡毛蒜皮小事津津计较,有的还老死不相往来,连祭奠祖先都是各吹各的调,你说老祖先看到这些能暝目吗?

好在如今清明传统节日也有公休假,给人们腾出了专门的时间来宏扬传统文化,了解祖先的故事以及家族历史延革,人们一起祭祀、扫墓共同感受着亲人离世的悲痛和对先人的思念之情。通过这个集体的仪式,还可加深彼此之间的情感联系,强化了亲情的凝聚力和团结感。

总之,清明节作为一个传统的节日,不仅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更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它在传承孝道、弘扬文化、凝聚社会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因此,我们应该珍惜和重视这个节日,通过参与其中的各种活动,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继承先人的遗志,传承下去,让清明节的意义和价值在我们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体现。

撰文/卫旭峰

校对/任伯绳

图片/来源于网络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阅读:0

脸看西安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