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中与【记忆】相关的有两个“对立”的“组织”——焚化工与流光忆庭。
流光忆庭认为宇宙中的点滴碎片皆有意义,凡人无权裁定记忆的价值。
而【焚化工】则致力于【消灭毫无价值的回忆,以减轻浮黎的负担】。
游戏中还有个【华氏451度】的成就,对应科幻小说《华氏451度》。
本书中也有一个类似【焚化工】的职业或者组织,称为“消防员”。
在这个压制思想自由的世界里,所有的书都为视为禁物——消防员的工作不是灭火,而是焚书。
焚书,是不是又会想到秦始皇和官方PV中的某个“帝王形象”?
提及消灭知识或者“剔除回忆”,或者是“时代的倒退与剥离”,还有一本比较冷门的小说《过于喧嚣的孤独》,也值得一看。
《星穹铁道》的文案组想来都是饱读诗书之人,而博览群书、看遍历史后,难免会想到世事沧桑、岁月无情、“存在也是毁灭”等更高远的命题。
同时,理性也会与感性共存,这可以从某些文艺气息极为浓烈的【成就】看出,
成就【黑暗中跳舞的心脏叫月亮】,出自这是海子20岁时写的第一首诗《亚洲铜》。
其结尾是——
“击鼓之后,我们把黑暗中跳舞的心脏叫做月亮,这月亮主要由你构成”。
如果说这种情诗,只是文案组某个成员的个人爱好,那么,成就【二十四首情诗和一首绝望的歌】可能就内涵丰富得多一些。
该源自智利作家巴勃罗·聂鲁达《二十首情诗和一首绝望的歌》。
巴勃罗·聂鲁达的作品里,有不少反抗世界不公不义的诗篇,
如果将“不公不义”套用到《星穹铁道》的【记忆】这个宏观概念里,
【记忆】的删选就显得格外有内涵。
【浮黎】可以拆解为【浮生中的黎明百姓】,指代芸芸众生。
记忆的清洗,即【焚化工】,更像是对【存在】的【主观定义】。
换言之,《华氏451度》对书籍的消灭,是对文明的作践;
【焚化工】则像是对历史上臭名昭著的NAZI优生学的“艺术性讽刺”——毕竟是游戏,有些内容只可意会。
所谓,有些故事,只有“懂的人明白”。
文案组对【记忆】的“解构”很清晰——思维即是存在,记忆即是存在的证据。
修改甚至抹杀记忆,就是【修改甚至消灭】【存在】。
因为记忆修改,【现在的你我】就绝对不是【曾经的你我】。
可称其为“间接谋杀”。
换言之,【焚化工】对应的是【无视世界公平公正的特权一派】,而【流光忆庭】对应的则是【倡导尊重众生平等、强调公平公正的“天下大同派”】。
这其实是人类社会必然存在的“对立”。
不过,肆意决定他人的存在,有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成就【还有你,布洛妮娅?】的原型,来自古罗马历史中的凯撒遇刺。
史料记载,当凯撒发现刺杀自己的人群有他的挚友与养子马库斯·尤尼乌斯·布鲁图时,绝望地喊出了——
“Et Tu, Brute?”(你也有份,布鲁图?)
对应剧情中,布洛妮娅走到了与她妈(妈)的对立面。
可可利亚绝望地喊出了——
“还有你,布洛妮娅?”也十分“应景”!
凯撒遇刺所“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即,元老院的合谋本想抑制凯撒的独裁,
谁料之后的屋大维则升级为罗马帝国的首任皇帝,甚至还神格化,可谓是独裁的顶峰。
最后,这就要提【三月七】这个丧失记忆的角色。
开局四大佬,
丹恒是“龙族”;
瓦尔特和姬子都算是“来自异世界”——其实姬子的剧情展现也比较薄弱,应该以后会增加戏份进一步丰富人设;
三月七,肯定也不是等闲之辈。
三月七与主角都有【部分核心记忆】缺失,这肯定是未来剧情的关键内容——记忆,是存在的证明。
(角色)丧失记忆,意味着掩盖了过往。
换言之,三月七的失忆与冰封,要么是自己有意为之——参考丹恒;
要么是别人(大概率是“焚化工”身份)为了某些目的消除了【某个人的存在】——某个人的今天,就是“三月七”。
那么,“焚化工”是否也有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这个伏笔,那就【可大可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