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生猪产业规模化的迅速发展,以及非洲猪瘟的深远影响,缺乏疫病防御能力和价格波动风险抵御能力的养殖场逐渐被淘汰。生猪企业采取降本增效措施,以降低生猪养殖成本。生猪养殖的新形势,使得传统揭示生猪生产与价格之间关系的“猪周期”逐渐失效。在经历一系列市场洗礼后,生猪企业利润开始回升。
2024年年初,农业农村部修订《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将全国能繁母猪的正常保有量目标从4100万头调整为3900万头,并将能繁母猪存栏量的正常波动下限从正常保有量的95%调整至92%。在相关调控措施引导下,生猪产能有序调整,2024年4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降至3986万头,比2023年年底减少156万头。2024年5月份生猪养殖开始扭亏为盈,8月份达到每千克20.35元的年内高点。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生猪出栏量共计70256万头,同比下降3.3%;猪肉产量5706万吨,同比下降1.5%。截至2024年年末,生猪存栏42743万头,同比下降1.6%。农业农村部的数据显示,2024年出栏生猪头均盈利214元,比2023年提高290元。
生猪价格的反弹带动养殖企业利润增长。从近期三家生猪养殖头部企业2024年年报预告来看,牧原股份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为170亿元至18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31.88%至555.87%;温氏股份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为90亿元至95亿元;新希望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为4.5亿元至5.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0.58%至120.71%。
从上述三家上市公司业绩预告中披露的业绩变动原因来看,2024年猪企扭亏为盈的原因主要是养殖成本降低和生猪行情回暖。
牧原股份表示,2024年度公司经营业绩实现扭亏为盈,主要原因为报告期内公司生猪出栏量、生猪销售均价较2023年同期上升,且生猪养殖成本较2023年同期下降。
温氏股份表示,报告期内,公司销售肉猪同比增长,毛猪销售均价同比上升。报告期内,公司继续抓基础生产管理和重大疫病防控等工作,核心生产指标持续改善,生产持续向好,同时叠加饲料原料价格下降的影响,公司养殖成本同比大幅下降,公司生猪养殖业务利润同比大幅上升,实现扭亏为盈。
“2024年12月份,牧原股份养猪成本已降至13元/千克左右,相比年初的15.8元/千克,下降2.8元/千克。”牧原股份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2024年公司进行机制创新,更新奖励和薪酬方案,提升养猪效率和降低养殖成本,员工薪酬翻倍,实现双赢。同时,加强人员选拔与培养,提升管理干部能力,帮助一线员工养好猪。公司通过总结防控经验,创新非洲猪瘟防控机制,不断优化疫病防控标准化流程,加强一线员工培训赋能,组建千人特战队应急支援,确保生产稳定。公司持续推进生猪育种、疾病防控、智能化等技术创新与应用,转化为实际措施,提升养殖效率,降低成本。
“2024年公司各项养殖指标不断提高,生产效率稳步提升,在运营场线的养殖成本连续下降,12月的养殖成本已经下降至13.5元/千克左右。”新希望相关负责人表示,2024年是公司生猪养殖业务改善明显的一年,疫病防控、种猪种群升级、育肥存活率等关键环节持续改善。公司对部分场线进行了正压通风设施的改造,疫病的发病率同比下降78%,母猪生产效率不断提升,断奶成本下降。育肥存活也稳步提升,对饲料成本的下降起到了关键作用。
转

自《中国畜牧兽医报》,原标题“去年,生猪养殖头均盈利214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