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乡愁动能,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守望自然 2025-02-15 11:42:32

乡愁,作为人类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个人情感的表达,也是一种集体记忆与文化资源,更是一种对文化根脉的认同。这一深刻的人文情感,承载着人们对故土的怀念、眷恋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乡愁是情感的呼唤,更是一种力量的凝聚。乡愁正逐渐成为一种独特的资源和动力,推动乡村文化保护,助力乡村经济发展,创新乡村治理生态。

乡愁涵盖情感认同、文化传承和精神动力三大核心内涵。乡愁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情感纽带,连接着在外游子与家乡之间的情感,能够激发游子对家乡的关心和支持,促进人才、资金、技术等资源向乡村流动,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强大动力。乡愁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文化根基。乡愁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它不仅是对家乡自然风光的怀念,更是对家乡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过程中,乡愁能够唤起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增强乡村文化的凝聚力和吸引力。乡愁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精神动力。它能够激发人们对于家乡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人们参与乡村建设的热情,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

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强调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而乡愁作为乡村的核心文化符号,是连接个人记忆与家园情感的重要纽带。它不仅承载了文化认同,也为乡村建设注入了情感价值与经济潜力。以乡愁为纽带,能够凝聚乡村发展的多元力量,在文化振兴中发挥直接作用,并间接促进其他各方面的发展。

挖掘和传承乡村传统文化,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乡愁的核心在于乡村独特的文化记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好非遗传承是留住乡愁的关键。乡愁的根基在于乡村的独特文化,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过程中,应深入挖掘乡村传统文化资源,加强文化保护与创新。同时,创新乡村文化表现形式,支持传统手工艺、民俗活动的保护,增强乡村文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利用乡村文化元素开发文创产品,打造独特品牌,将乡愁转化为品牌资源,通过文化创意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不仅能留住地方特色,也能为当地居民带来经济收益。

激发情感认同,凝聚发展合力,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乡愁可以通过唤醒乡土记忆,凝聚乡村发展的多元主体。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过程中,应充分发挥返乡人才的示范引领作用,引导他们参与乡村建设,促进人才回流,通过乡愁叙事,增强共同体意识,激发参与动力,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人才支持。

发展乡村旅游,激活乡愁经济,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乡村旅游是乡愁经济的重要体现。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过程中,应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举办以乡愁为主题的文化节,开展节庆活动推广,打造特色旅游产品,吸引游客前来旅游观光,发展乡村旅游,促进乡村经济增长。通过保留传统村落风貌,把历史与自然充分结合,吸引城市游客体验乡村生活,打造美丽乡村与生态文化结合的乡愁旅游典范,为乡村经济注入新活力。

科技赋能乡愁,推动产业升级,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数字技术的发展为乡愁的保存与传播提供了新手段。开发乡村记忆数字平台,推进乡村记忆数字化,构建在线档案和虚拟博物馆,记录乡村历史和文化故事,可以实现文化资源的长期保护和广泛传播,让乡愁成为可视化的文化资产,扩大乡村影响力。推广电商平台应用,通过网络销售乡村特色农产品,让乡愁走出乡村,走向全国,迈向全球市场,实现经济效益和文化传播双赢。

创新乡村治理,以乡愁提升村民参与度,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乡愁能够增强乡村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增强村民对家乡的归属感,推动村民参与乡村事务决策,能够更好地形成乡村发展共识,从而提升乡村治理的民主化水平,有力保障乡村社会的和谐稳定。通过在村庄治理中引入“乡愁议事会”等形式,鼓励村民参与村庄发展规划,形成共治共享的格局。通过文化帮扶项目等多种形式,将传统民族文化与现代市场需求相结合,不断为乡村治理注入创新力量。

乡愁作为一种情感资源和文化纽带,将分散的记忆与集体的力量连接起来,成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力量。通过情感认同的激发、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乡愁经济的发展、数字化赋能,再到治理创新,乡愁能够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各个维度发挥重要作用。实际成效还有赖于政策支持、社会参与以及文化与经济深度融合发展。可进一步结合乡村实际情况,以乡愁为纽带,将情感的力量转化为实际行动,深入挖掘乡愁资源,制定特色发展规划;通过政府引导、市场参与、社会支持,形成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合力;鼓励文化产业与数字技术结合,增强乡村品牌的传播力与竞争力;通过完善财政支持与配套政策,吸引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文化建设,让乡村真正成为人们心中可触可感的美好家园。

原载《农民日报》,作者王治国。

0 阅读:0
守望自然

守望自然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