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8月的一天,来京参加十届一中全会的田维新,会议刚结束就被毛主席叫了过去。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192b009faea3273d0368f9f515f2c63.jpg)
当田维新走进毛主席的客厅,毛主席示意问他:“曹植埋在哪里?”
那么,毛主席为什么问了田维新这么一个问题呢?毛主席用意何在呢?
话还要从十届一中全会说起。
十届一中全会上,总政治部主任李德生当选国家副主席,总政治部主任一职出现空缺。总政治部是国家的一个重要部门,不能一日无帅,由谁来接替李德生?大家一致推荐田维新。
毛主席也知道,做好政治部全面工作,田维新的能力绰绰有余。但毛主席还是在会后把他单独留下,决定当面对他做最后的考察。
田维新1916年出生于山东省东阿县,21岁参军,先后参加过百团大战等大大小小多次战役。在抗日战争中,田维新骁勇善战,敢打敢拼,充分发挥出了自己的本领和谋略。
解放战争时期,田维新先后参加了上党、淮海、渡江、成都等重大战役,立下赫赫战功。
新中国成立后,田维新先后出任川东军区政治部主任,沈阳军区政治部副主任,解放军总政治部副主任等职。无论在哪个岗位上,田维新都能够对工作兢兢业业。特别是在担任总政治部副主任期间,他把工作打理的井井有条,从而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和工作方法。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84a02d992d1803261c9a5a4ca9020a90.jpg)
所以,把总政治部交给他大家放心。毛主席也知道,做好政治部全面工作,田维新的能力绰绰有余。但毛主席还是在会后把他单独留下,决定当面对他做最后的考察。
虽然田维新在各种会议场合见过毛主席,但,被毛主席单独约见这还是第一次。田维新事先把近期工作在脑子里过了一遍,以确保毛主席提问起来能够对答如流。
然而,毛主席见到田维新并没有问他工作上的问题,而是和田维新拉起了家常。
他问田维新:“你老家是哪里的。”
“我老家山东东阿县。”田维新答。
“山东东阿好地方啊!东望泰山,南临黄河,三国时的曹植被封东阿王就是那个地方啊!曹植创作了“鱼山梵呗”,东阿鱼山也因此成为佛教发源地......”毛主席真的是知识渊博,历史文化随口拈来。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30e187fb6e1637026849d8d79ea8d1b5.jpg)
把田维新的家乡夸了一遍后,毛主席忽然话锋一转,问了田维新一个无关的话题:“曹植埋在哪里?”
田维新的家乡在东阿县,从小就听过关于曹植的很多故事,他也知道曹植的墓在哪里。
今天毛主席问起,田维新随口答道:“应该在鱼乡。”
见田维新一口答出,毛主席又问:“在曹植墓的左边是不是有个湖?”
不知道毛主席记错了,还是故意说错了,其实曹植墓的左边附近没有湖。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5d8d141559b47ab5d1a804bb2f0996ce.jpg)
要回答这个问题确实在考验田维新的智商。回答有,就是在毛主席面前说假话。回答没有,又是在否认毛主席刚才的话。换做是别人,可能会顺着毛主席的话来回答:“不错吗,是有个湖。”
但田维新考虑问题细致缜密,他既没有纠错,也没有否决。思考了好一会,他这样回答毛主席:“曹植墓的左边确实有一个湖,叫东平湖,不过,这个湖距离曹植的墓中间还有一段距离。
田维新就这样把毛主席提出的问题委婉地回答了过去。
听了田维新的回答,毛主席忽然哈哈大笑了起来!
大家都知道,毛主席知识渊博,不可能不知道曹植埋在哪里。这看似是个无关的话题,其实,毛主席是想借题考一考田维新的人品和遇事的随机应变能力。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0be3b42390b1736a5a4993d381e2728.jpg)
因为田维新的回答即实事求是又通情达理,这样的回答令毛主席很满意。像田维新这样有较强思维、优秀品质的人才正是做政治工作所需要的。毛主席当即决定,将总政治部交手田维新。
其实,毛主席早就对田维新的工作能力有所认可,通过这次谈话更加确信了自己的决定是对的。
田维新果然不负毛主席厚望。在主持总政治部工作期间,他兢兢业业,鞠躬尽瘁,把工作打理的井井有条。
他还经常深入部队、深入群众了解情况,帮助官兵和群众解决问题。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fa9d82a31a847a8f29b601ed34a699b3.jpg)
后来,田维新有幸参与了老将军的解放工作,他相信这些老将军们都是无辜的。无论何时、身在何地,田维新心中的信念,始终没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