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不忘

雾灵说文化 2024-03-21 04:51:52

文·常胜春

承德县五道河乡建厂沟村矗立着一座承平宁抗战纪念碑,蓝天下庄严肃穆,纪念碑建于2010年,建成后不断有社会各界人士参观,缅怀对革命先烈的敬仰,寻找在承平宁抗战牺牲的亲人,有小学生佩戴红领巾,举起右手向英烈致敬!

建厂沟地处承德县东北部,四面环山,植被茂密,溪水淙淙,村村通公路修到家门口。

80年前,这里山路崎岖,坡大石头多,去50里以外的镇上赶集,人背,驴驼,需要翻过几座山,蹚过几条河,往返一天。正是这交通不畅,地远偏僻,八路军第三区队选在建厂沟建立根据地,并在山里的二梁沟借用老乡三间房子,作战地救护卫生所。

1939年,日本鬼子在长城沿线及以北地区,制造千里无人区,进行军事管制,强迫百姓在“部落”生活,因缺吃少穿,有的被冻死,饿死,病死,被鬼子打死。其目的是切断百姓与八路军的联系,实现灭亡中国的野心。

1940年,我党在冀热辽地区建立抗日根据地,承平宁(承德县、平泉、宁城)是抗日根据地之一,并成立联合县,领导人民同日本侵略者进行游击战。群众被管制在“集成部落”,八路军失去群众的掩护、补给,孤悬敌后,在封锁区拔据点,杀鬼子,困难重重。

1943年初,区队队长高桥与赵文进指挥八路军的一个团,与日军一部和伪军一个营在建厂沟的寇杖子后坡,打了一场遭遇战。老人讲,两军交火战斗特别激烈,经过一天的较量,双方均有伤亡,最后日伪军丢下两挺机枪逃跑。晋察冀日报报导了这场战役。

二梁沟卫生所缺少医疗资源,生活艰苦,村民偷偷送粮,送草药。卫生所有个十七八岁的女护士,洗衣、做饭、换药、包扎,样样拿得起。学校被鬼子占领,亲人死在鬼子的刺刀下,她毅然参加八路军。她教伤员唱歌,卫生所常常传出歌声:“万山丛中抗日英雄真不少,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雄浑激昂的歌声在大山里回荡。

一天, 村里的狗狂吠不止,日伪军得到情报偷偷进了村。警卫兵和轻伤员

狙击敌人,女护士和医生抬着重伤员向山里转移。翻过前面那座山梁,是平泉县光秃山和柳溪一带,可退可守,怎奈寡不敌众,最终被日伪军包围在二梁沟山里。寂静的山里传出一阵紧似一阵的枪声,十几名八路军不幸牺牲。村民用石头将女护士和另一名八路军分别丘起来,其他人集体掩埋。这些无名战士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他们铁骨铮铮,死的从容。

没人知道牺牲的这些人的名字,他们叫八路军;没人记得他们牺牲的时间,青山见证了这一切;没人知道他们的亲人在哪里,他们是人民的好儿女。

“英雄风骨今犹在,烟销远去哀国殇。”他们静静地睡在山里70年了,谁能为他们立一座碑?

建厂沟李铜为抗战牺牲的英烈立一块碑:承平宁抗战纪念碑。

他十七岁毕业回乡,在山里放牛,常捡到子弹壳,雨天有人骨和头颅冲到沟底,他看见了就地掩埋。村里老人常念叨寇杖子战役牺牲了十几名八路军的事,和卫生所的八路军被鬼子杀害的事,还有一个年轻的女护士。李铜想象当年和他一样年龄的战士,保家卫国,奋勇杀敌,牺牲了年轻的生命,他敬佩之余心里有一种酸楚。尤其是逢年过节和家人去上坟,祭拜祖先,不由地想起散落山里的八路军遗骸,再过几十年,老人相继去世,再没人见证“集成部落”的悲惨,没人见证寇杖子战役和卫生所的八路军牺牲的事。

2008年,木匠李铜攒了一万块钱,和家人商量想为牺牲的八路军建一个纪念碑,全家人几番讨论,支持李铜完成他的心愿。家人起早贪晚平整土地,捡石头,垒院墙。李铜筹划,设计,实施这个具有深远意义的工程,历经两年的努力,终于将近五米高,几十吨重的纪念碑从几百里以外运回建厂沟。为了省钱,他找工友用木头搭架子,用杠子撬,用大绳拉,终于将纪念碑竖立起来,李铜抚摸纪念碑泪流满面,承平宁抗战牺牲的战士的英灵得到了慰藉。

李铜的事迹被市里的邢政委知道后,他感动之余召集抗战老兵的后代,组建了十几人的“爱心无限”志愿者,帮助李铜完成未完成的三件事。

先修葺纪念碑后院五道河林场作业区的几间房子,建承平宁抗战纪念馆,展出承平宁抗日游击队牺牲烈士的事迹,展馆有三区队队长高桥烈士,1944年3月,日本鬼子派重兵扫荡承平宁抗日根据地,高桥让副政委率兵转移,他留下和三十多名战士坚守根据地。高桥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突围时他不幸中弹在宁城老西沟被捕,面对敌人刺刀,他昂首挺胸,威武不屈“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鬼子砍下高桥的头颅,运到山庄碧峰门示众,高桥为国捐躯的事迹激励着承平宁的八路军战士,他们势与敌寇血战到底!

其次,建立八路军遗骸安葬地,安葬寇杖子战役牺牲的八路军和卫生所的八路军遗骸。把散落在山上的骨头收集起来,难度很大,李铜和村里的几个人多次进山,反复寻找,最后整理出九具遗骸,李铜和爱心志愿者一起把这些八路军战士遗骸安葬在一块向阳高地。第一块墓碑上写:无名女护士之墓,并排安葬九名八路军战士。“青山埋忠骨,碧血染长英。”他们虽死犹生,精神永远激励后人。

最后在建厂沟当年鬼子划定的“集成部落”警戒线处,立一块石碑,上写:“不忘”二字。

李铜和爱心志愿者所做的这一切,为的是不忘在承平宁这片土地上,牺牲的八路军英烈;不忘抗战精神的传承;不忘日寇侵华的滔天罪行;不忘做出贡献的英雄的人民。

0 阅读:0

雾灵说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