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英雄奋斗一生,却被外人摘了桃子

温伯陵呀 2024-10-28 15:44:34

4

晋文公安抚了晋国的外姓大臣,那他是如何回报秦穆公的,又是如何成为春秋霸主的?其实,晋文公回报秦穆公和成为春秋霸主是一件事,或者说,晋文公是在回报秦穆公的过程中,抓住机会成为春秋霸主的。

公元前636年,即晋文公即位的那年,周朝和郑国因为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发生矛盾,导致周襄王联合戎狄部族讨伐郑国,并命周朝大夫颓叔、桃子到戎狄部族做监军。战后,周狄联军攻克郑国栎城(河南禹县),为了报答戎狄部族,周襄王册封狄女为王后。

然而因为周襄王和弟弟王子带一直有矛盾,其父周惠王和惠王后甚至准备废长立幼,凭借齐桓公的帮助,周襄王才继承王位。但王子带始终不服周襄王,周襄王册封狄女之后,王子带便和狄女私通,结结实实的给周襄王戴了一顶绿帽子。

周襄王大怒,随即废除狄女,并迁怒于王子带。周朝发生这么大的变故,戎狄部族必然怨恨周襄王,而在颓叔和桃子看来,戎狄部族对周朝产生怨恨,必然是先斩他们两人啊。

为了保住性命,颓叔和桃子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奉王子带为主,又以复仇的名义调动戎狄部族,攻破洛阳驱逐周襄王。周襄王一路逃到郑国氾城(河南襄城),同样是为了保住性命,便派出两路使者奔赴秦晋两国,寻求援助。对于秦晋两国来说,这是进取中原的绝佳机会。

于是见到周襄王的求援使者以后,秦穆公便屯兵黄河沿岸,狐偃也和晋文公说:“求诸侯,莫如勤王”,鼓励晋文公以援助周襄王的名义进取中原。实事求是的说,这次军事行动是以秦穆公为主,晋文公为辅,但《春秋左传》里写道:“晋侯辞秦师而下”。

这句话说明,晋文公和秦穆公出兵之前见过面,商议了“出兵救周”的具体计划,但秦穆公可能觉得路途遥远,便放弃了亲自出兵救周,委派晋文公代表秦晋两国执行任务。

换句话说,晋文公是秦穆公的代理人。在这样的背景下,晋文公统帅两军,沿着太行山南下,公元前635年4月迎回周襄王,诛杀王子带。

事后,周襄王为了回报晋文公,便把阳樊(河南济源)、温(河南温县)、原(河南济源)、攒茅(河南修武)等四座城池封给晋国,晋文公又任命赵衰为原大夫、狐溱为温大夫。

这四座城池都在太行山和骊戎以南、黄河以北,得到这四座城池,晋文公便实现了晋献公遗愿,打通晋国进取中原的东线通道。

同年秋,秦晋两国联合讨伐鄀城。鄀城在河南淅川县以南,毗邻汉水和南阳盆地,处于秦楚的交界处,距离晋国非常遥远,唯一的解释是,晋文公追随秦穆公讨伐鄀城,助秦国打通进取南阳盆地的门户。

总的来说,晋文公始终是秦穆公的追随者,大事小事都听秦穆公的号令,但这年的两次军事行动,晋文公收获巨大,秦穆公收获较小。

5

真正让晋文公和秦穆公地位翻转的,是发生在华北地区的一系列纷争。晋文公周游列国的时候,宋襄公送了二十乘车,即便宋襄公薨逝,宋成公依然觉得和晋文公有善缘,便在公元前634年,脱离楚国归附晋国。

对于楚国来说,要北上进取中原,必须掌控盘踞中原的郑宋两国,宋国归晋,对楚国是极大的打击,于是楚成王立即派令尹子玉、司马子西统兵伐宋,并借兵给鲁国伐齐。宋国脱离楚国,楚国伐宋即可,和齐鲁有什么关系?其实关系很大。

齐桓公薨逝以后,齐孝公成为齐国国君,但齐孝公不能团结宗室,导致兄弟们都流亡在外,其中七个兄弟都在楚国做大夫——“桓公之子七人,为七大夫于楚。”拥有这么有利的条件,只要楚成王拥立一个齐国公子替换齐孝公,就能谋取齐国。所以他选定了公子雍。

而就在宋国脱离楚国归附晋国的同年,齐孝公统兵伐鲁,鲁僖公命鲁国大夫展喜带着酒肉慰问齐孝公,希望借机劝齐孝公退兵,保住鲁国江山。齐孝公一边吃酒肉一边问展喜:“怕不怕啊?”

展喜说了一句:“你刚继位的时候,各诸侯国都认为你能继承齐桓公的功业,维护天下秩序,故而鲁国边境不设防。现在刚过去九年,你总不会放弃维护天下秩序的责任了吧,那样的话,置齐桓公于何地?”——“及君即位,诸侯之望曰‘其率桓之功’,我敝邑用不敢保聚,曰‘岂其嗣世九年,而弃命废职,其若先君何?君必不然’,恃此以不恐。”

展喜用礼法、孝道直击齐孝公软肋,击破齐孝公的心理防线,让齐孝公处于进则违背孝道、退则劳师无功的尴尬境地。齐孝公思考一番,决定两权相害取其轻,调转战车回到临淄,放弃伐鲁。

这件事就是《古文观止》的第十六篇文章——《展喜犒师》。在这样的背景下,楚国要谋取齐国,鲁国有向齐国复仇的欲望,便发生了楚国借兵给鲁国伐齐的事。

现在的局面是楚成王下了一盘大棋,一旦成功,郑、宋、齐、鲁都将是楚国的势力范围,楚国的影响力抵达黄河流域,问鼎中原称霸天下再无悬念。

晋文公怎么办,要不要出兵?宋、齐都对晋文公有大恩大德,不出兵的话,天下人怎么看他?丧失天下人心,又如何效仿齐桓公“合诸侯匡天下?”可要是出兵,打不过怎么办?一旦损兵折将,损害了晋国外姓大臣的利益,恐怕连国君之位都保不住。晋文公的顾虑很深,迟迟不能下决心。

但晋国的外姓大臣没有这么深的顾虑,只要能出兵参战建功立业,他们都愿意搏一搏,输了无非是重新再来罢了。先轸就提议出兵:“报施、救患、取威、定霸,于是乎在矣”,报答私人恩情,奠定晋国霸业,在此一举,咱们别犹豫了,出兵参战吧。

狐偃则提出了具体战略:“楚始得曹而新昏于卫,若伐曹卫,楚必救之,则齐宋免矣”。曹国刚归附楚国,卫国刚和楚国联姻,楚国为了给其他国家做榜样,鼓励他们归附,一定不会放弃曹卫。如果我们出兵讨伐曹卫,楚国必定前来救援,到那个时候,齐宋的压力就减轻了。而齐宋的压力减轻,极有可能和晋国联手,共同迎战楚国。

一句话,讨伐曹、卫营救齐、宋,再和楚国决战。听完先轸和狐偃的分析,晋文公的战略战术逐渐清晰起来,终于下定决心,出兵参战,进取中原。随后,晋文公设立第三军,命狐毛、狐偃统上军,郤榖、郤溱统中军,栾枝、先轸统下军,赵衰为正卿,荀林父给晋文公驾车、魏武子执戈,组建起37500人、1500乘战车的强悍野战兵团。

按照周礼规定,三军已是大国的标准建制。公元前632年正月,晋文公统兵过太行山,以雷霆之势攻克卫国的五鹿城,和刚继位的齐昭公会盟,晋齐结成反抗楚国的统一战线。随后,晋文公击败楚国援兵,逼的卫成公逃往襄牛城(山东范县、卫国边境),鲁僖公诛杀统兵助楚的公子买。

黄河两岸的战线基本稳定之后,晋文公便调头南下。

3月,晋文公伐曹,4月,统帅晋、宋、齐等诸国联军,在卫国的城濮击败楚国令尹子玉、司马子西,而郑国在晋文公的赫赫兵威之下,不敢再站在楚国一边,5月,郑文公和晋文公会盟,归附晋国。

当然,向楚成王承诺的“退避三舍”,晋文公确实兑现了,但那是为了引诱楚军继续深入,拉长楚军的战线,不是道德层面的报恩。

短短五个月的时间,晋文公横扫中原,令列国胆寒。经过这场战争,晋文公不仅打掉楚国问鼎中原的野心,还把齐、鲁、卫、曹、郑、宋等诸侯国纳入麾下,事实上取代齐桓公的地位,成为维护天下秩序的那个人。

于是在“城濮之战”后,周襄王册封晋文公为侯伯,以周王的名义承认晋文公是天下霸主——“王命尹氏及王子虎、内史叔兴父策命晋侯为侯伯。”至此,晋文公超越秦穆公,实现了追随者到主导者的逆风翻盘。

完成这样的成就,晋文公只用了五年。这期间有楚国北上的外部条件,有秦国距离中原遥远的内部因素,但最重要的是,晋文公以及晋国外姓大臣发现战机、抓住战机的决断能力。

很多时候,能不能成就一番事业,拼的就是双方在关键时刻的决断能力,曹操在官渡战场赌赢了,多尔衮在山海关赌赢了,晋文公也赌赢了。

6

秦穆公拥立晋文公,原本是希望晋国为秦国服务的,现在晋文公抓住历史机遇,成为周朝和各诸侯国承认的天下霸主,稳稳超过秦穆公一个段位,秦穆公有没有不满呢?肯定有。

公元前630年的秦晋伐郑战争,就证明了秦穆公的不满,甚至对晋文公有些忌惮。晋文公周游列国的时候,不被郑文公礼遇,难免怀恨在心。郑国脱离楚国归附晋国,也是在晋文公的兵威下做出的权宜之计,郑国实力并没有受损,晋国也没有用实力降服郑国。

而郑国和宋国盘踞中原,晋文公要夯实霸主的地位,必须彻底降服郑宋两国,这个现实需求,和楚成王是一样的。“城濮之战”前宋国便归附晋国,现在只剩下郑国了。

在这样的背景下,晋文公便联合秦穆公出兵伐郑,抵达郑国以后,晋文公驻扎函陵,秦穆公驻扎氾南——“僖公三十年九月甲午,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函陵在河南新郑以北,紧邻郑国都城,这里的氾南不是氾城以南,而是氾水以南,大致位置在河南中牟县,距离新郑较远。

不论是伐郑的理由,还是秦晋两军驻扎的位置,都证明这次战争是晋文公主导的,秦穆公只是辅助配合。

如果你是秦穆公,是不是非常不爽?虽然按照盟约的要求出兵了,但潜意识里是不是希望晋文公失败,借此遏制他的气焰?是不是有一种我得不到的,你也不能得到的报复心理?

可能,秦穆公就是这样想的,只是不能明说罢了。秦穆公和晋文公的潜在分歧,显然被郑国捕捉到了,于是郑文公命郑国长者烛之武做说客,到秦军大营见秦穆公,希望能借机分化秦晋。

烛之武见到秦穆公,不说客套话,直接抛出三个和秦国利益相关的问题。其一,秦晋伐郑,郑国必亡,但郑国距离秦国太遥远,伐郑对你没好处啊,千里迢迢的跑过来,你到底图什么?——“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其二,秦国要问鼎中原,必须经过郑国,如果你撤兵回国,郑国便向秦国敞开大门,不用付出代价却收实利,岂不美哉?——“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其三,晋国贪得无厌,消灭郑国以后,将来一定西征,到时候你怎么办?——“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不阙秦,将焉取之?”

以上三个问题,都是烛之武揣摩秦晋的心理、处境、利弊,知道秦穆公和晋文公的利益不一致,然后实施的分化瓦解策略。这一点,秦穆公不可能不知道,但听到烛之武的话,秦穆公也不可能不动摇。在内外压力之下,秦穆公最终决定,抛弃晋文公,优先获取秦国的利益。

紧接着,秦穆公和郑文公会盟,把郑国向秦国敞开大门的承诺确定下来,并命秦国大夫杞子、逢孙、杨孙留下监视郑国,然后招呼都不打,直接撤兵回国。这件事便是《古文观止》的第十七篇文章——《烛之武退秦师》。

秦穆公回国了,晋文公伐郑便功亏一篑,但晋文公驻兵函陵,始终威胁着郑国。正好,郑国公子兰很早就投奔晋文公,于是郑国大夫石甲父、侯宣多请求立公子兰为太子,这样一来,公子兰借晋文公的力量继位,郑国又没有实力和晋国抗衡,将来必定亲近晋国。晋文公没有拒绝的理由,便同意公子兰做郑国太子,然后撤兵回国。

晋文公拥立公子兰为郑国太子,相当于间接完成伐郑的战略任务,但因为烛之武和秦穆公的承诺,秦国势力也深入郑国,有了问鼎中原的资格,所以下一场战争,必然是秦晋争夺郑国的战争。这一战,很快就来了。公元前628年12月,晋文公薨逝。听到这个消息,负责监视郑国的杞子立即告知秦穆公,并说他能控制新郑的北门,如果秦穆公统兵伐郑,一定能够成功,秦国称霸天下指日可待。

但秦国大夫蹇(jian)叔不同意伐郑。蹇叔的理由很简单,秦国和郑国距离太遥远,必须经过的崤山,又处于晋国的兵锋之下,一旦秦国出兵,晋国和郑国就都知道了,怎么可能成功呢?劳师远征孤军深入,可是兵家大忌啊。秦穆公不听,坚决要出兵伐郑。

归根到底,秦穆公是被晋文公整破防了。秦穆公费了很大的心血拥立晋文公,结果晋文公反客为主,现在晋文公不在了,还不能力压晋国一头,天下人如何评价他?他已是一把年纪的老人,必须考虑历史定位的问题。更何况,杞子能控制新郑的北门,秦军只要抵达新郑就能进城,无论如何都没有失败的理由啊。所以在秦穆公看来,伐郑利益极大,不伐郑必遭世人耻笑。

在这样的背景下,公元前628年12月,秦穆公命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统兵伐郑。三名大将都是蹇叔的朋友,蹇叔的儿子也在伐郑队伍里,蹇叔知道秦军必败却无法阻止,非常难过,给他们送行的时候痛哭流涕,还说秦国儿郎都将死在崤山下,再也见不到他们了——“蹇叔哭之,曰‘孟子,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公使谓之曰‘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曰,晋人必御师于崤。”

这就是《古文观止》的第十八篇文章——《蹇叔哭师》。事实证明,蹇叔是正确的,秦穆公的个人欲望害了秦国。秦军进入滑国的时候,郑国就得到秦军要来的消息。那时郑文公已经薨逝,公子兰成为郑国国君,史称郑穆公,于是,亲近晋国的郑穆公驱逐杞子、逢孙、杨孙等人,厉兵秣马积极备战。

而发现郑国完成战争准备,秦军又失去内应,孟明视知道,伐郑的最佳时机已经错过了,便消灭滑国,稍微弥补一下出兵的损失,然后整军回秦。路过崤山的时候,果然遭遇晋军截击,秦军大败,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被俘虏到晋国。

就这样,秦穆公被挡在崤山以西,彻底失去了问鼎中原称霸天下的资格。可以说,晋文公是时来天地皆同力,秦穆公是运去英雄不自由。这,就是命运吧。

7

尽管秦穆公和晋文公明争暗斗,但并没有破坏“秦晋之好”的大局。晋文公做国君的时候,把庶子公子雍送到秦国,一路做到秦国亚卿,深受秦穆公的重用。晋文公薨逝以后,公子驩(huan)继位,史称晋襄公,而晋襄公的正室夫人是来自秦国的穆嬴。

这样的关系,可谓是打断骨头连着筋。但后续发生的一系列变故,还是瓦解了秦晋的关系,导致两国走向不同的方向。公元前622年,赵衰去世,其子赵盾成为晋国正卿,《史记·晋世家》写道:“六年,赵衰成子、栾贞子、咎季子犯、霍伯皆卒。赵盾代赵衰执政。”

公元前621年,秦穆公和晋襄公陆续薨逝,秦晋都要拥立新君。秦国的新君没有疑问,太子罃继位,史称秦康公。秦康公的母亲是晋文公的异母姐姐,即晋文公是秦康公的舅舅,那么对于秦康公来说,自然是希望延续秦晋之好,最佳的选择就是拥立公子雍,成为晋国国君。

晋国的赵盾也认为,晋襄公的太子夷皋年幼,不能处理国事,而公子雍已在秦国历练多年,拥立公子雍,不仅能立即开始处理国事,还能延续秦晋之好,让晋国有强大的外援。于是,赵盾和秦康公达成共识,命人到秦国迎接公子雍。

但就在这个关键时刻,发生了两件事。其一是秦康公为保证公子雍成功继位,给他配备了大量的秦国步兵,防止公子雍回晋国以后被人架空甚至谋杀。很明显,秦康公和公子雍是在防备赵盾。

那么在赵盾看来,公子雍继位以后,自己极有可能被剥夺正卿职位,遭遇杀身之祸,甚至是毁家灭族。其二是穆嬴抱着太子夷皋到赵盾府邸,请求赵盾按照礼法,拥立晋襄公的嫡子、太子夷皋继位。一个是可能杀自己的,一个是来求自己的,赵盾做出选择并不难。

于是赵盾改变主意,决定拥立太子夷皋继位,随后亲自统兵抵御公子雍,秦晋两军在令狐大战一场,秦军战败,公子雍不知所踪。

太子夷皋,便是晋灵公。

从此以后,“秦晋之好”成为前尘往事,赵盾崛起为晋国最大的权臣,晋国正式走上“三家分晋”的历史进程。晋文公和秦穆公都是一世英雄,两位国君奋斗了一辈子,以天下为棋盘的明争暗斗,也称得上波澜壮阔,临了临了,却是外姓大臣摘了桃子。

这真是,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做了嫁衣裳。

0 阅读:0

温伯陵呀

简介:读历史、谈世事、阅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