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权完整是国家稳定发展的前提,当今世界上,任何国家都不容主权受到侵犯,可是,曾经有个国家主动请求加入中国,数次高达149次,甚至挂上五星红旗,声称自己是属于中国的。
但就是这样做,还是被中国拒绝了。这是哪个国家?为何要主动加入中国?中国又为什么要拒绝呢?
十世纪之前,藏传佛教中有一个特别的教派——宁玛派,根据古书记载,宁玛派在众多教派中属于不受欢迎的那种,甚至是受到排斥的。
为了避免冲突,宁玛派就迁移去了锡金地区,随着生活习惯的改变,宁玛派慢慢与当地的原住民相结合,进而融合成为新的群体,原住民也因他们的加入受到了佛教的影响。
换句话说,锡金最早的部分居民就是来自于西藏,锡金最开始也不叫锡金,而是叫为“登疆”。
关于锡金与西藏,还有一种说法。锡金百姓自认为他们是神明迟本苏的后人,在首任国王选举时也顺从了神明的旨意。
雅鲁藏布江有个叫拉总成布的人,据说他登上过天梯,藏传佛教就是神明委托他带下来的。
拉总成布来到锡金不久,就有两个喇嘛也跟着过来了,为了日后的统治,他们决定在三人之间选个国王。
然而,三人个个都有这个想法,便你争我抢说起了另外两人的缺点,结果谁也不服谁,一直确定不了国王。
为了尽快选出,拉总成布提议按照莲花生大师的方法,去东方找寻一个叫“朋措”的人。三人立马动身,很快就抵达了甘托克,并成功找到这个人。
原本是要问他的意见的,最后却阴差阳错将此人选为了国王。就这样,朋措成了锡金的首任国王。
俗话说,人弱被人欺,换到国家的身上也是同样的道理,若没有经济也没有实力,走不了几步就会被其他国家所压制。
锡金地理位置特殊,常年水灾,这对以农业为主要收入的锡金来说简直就是灾难,也正因如此,他们的经济与军事一直发展不起来。
锡金成立满十年时,拉总成布受国王旨意到西藏朝拜,当然,这次过去除了朝拜,还为了表明心意,表示愿意归属大清,以后为清王朝所管制。
本想着有清王朝做大树,就不会再有国家敢随意欺凌,结果还是有人来挑衅,例如不丹。
第三任国王继位后,不丹出兵对锡金发起进攻,没有一点军事能力的锡金急忙向西藏求帮助,最后西藏出手,成功赶跑了不丹的军队。
然而,不丹并未死了这条心,回去没多久又悄悄向锡金进攻。为了稳固西藏地区的整体局势,进一步的控制西藏,清政府下令出兵帮助锡金攻打不丹,这也再次让锡金恢复了安宁。
此时的清政府还有保护锡金的能力,可随着西方国家的入侵,清政府也无心顾及,锡金就这样脱离了清政府,再加上此地与西藏藩院相隔甚远,后期真的有心无力。
印度是世界上古老的王国之一,发展到近代史后几乎可以用“悲催”二字来形容。
17世纪50年代起,印度不敌英国,最终沦为英国的殖民地,直到二战结束,英国经济开始倒退,自身难保,也顾及不了海外属地。
没了英国管控,印度慢慢走向独立,但当时的独立并不是回到原来的印度,而是回归到被英国划分的东、西巴基斯坦、印度三部分中的印度地区。
印度被分裂为东西两块,横跨在中间的长廊取名为“西里古里走廊”,总长约22千米,东宽33千米,西宽21千米,走廊最北边就是锡金,最南边则归属东巴基斯坦。
为了扩大自己的地盘,印度没少在这条走廊上费心思,只要有机会必然从中搞点事情,更过分的是,还挑起了东、西巴基斯坦的矛盾,正大光明的支持东巴独立。
经过长时间的拉扯,两地区在1972年终于有了结果,东巴基斯坦宣称独立,后来改名为孟加拉人民共和国,两巴再无瓜葛。
西里古里走廊南部争端解决后,印度尼赫鲁等高层推出印度未来的发展计划,还大胆的觊觎起了第三世界的国家,包括青藏高原,也被他规划到未来建设的一部分。
印度选择青藏高原,是他们本国有三条主河来源于那里,这也是什么他们要在新中国成立后把边境线推到麦克马洪线的原因。
当时中国正为朝鲜战争焦头烂额,印度隔三差五的骚扰并没有放在心上,可正是这样,印度越发骄横,甚至在边境发起了小规模战争。
我国刚刚成立,各方面都还没恢复,极其不愿意与他国斗争,当然,所有人故意来犯,我们也绝不后退半步。
几次交流下来,印度都是只做表面功夫,嘴上同意,行为上又继续搞小动作。
终于,60年代初中国忍无可忍,出兵赶到边境,开始了浩浩荡荡的反击战。仅仅一个月的时间,印度就受到重创,他们这才意识到中国是不好惹的,也看清了两国间的巨大差距。
中国惹不起,那就换个目标,印度扫视一圈,也就是北边的锡金没有下过手。
锡金曾是清朝的附属国,但二战之后,印度主动承担起保护锡金的任务,还大量的搞起了人员迁移。
锡金地方不大,人口稀少,可随着印度移民的加入,出门在外碰到的全是印度人,锡金这才反应过来,所谓的保护其实就是霸占。
印度毫不在乎两国签订的平等条约,不仅在经济,在军事方面也开始了各种控制,就像在改造自己的地区一般。
大多数锡金人都是不认同印度的,印度野心暴露后更是无法直视,最终,积攒已久的矛盾爆发,锡金人上街游行,公然抵抗印度的加入与控制。
为了安抚他们,印度这边提出“公民表决”,可是,这表决本就不公平,正式开始前印度先是囚禁了锡金国王,之后又抓捕了大量高层领导,参与表决的又一多半都是移民,很显然结果不会是好的。
锡金归属于印度后,锡金人非常不满,再次游行表达这种不公平,可是印度派兵进入,警告不成,那就杀鸡儆猴。
锡金面积有限,可自然资源极为丰富,是全球主要的小豆蔻出口地区之一。在并入印度之前,锡金急迫的寻求一个大国保护自己,而他们认为中国就是最好的选择。
只是,这一想法没有得到中国的同意,在申请了149次之后,中国还是拒绝了,哪怕把国旗插上,也无济于事。
中国拒绝的多个原因之所以没有答应锡金的请求,中国有三点的考虑。第一,中国实在无能为力。
锡金位处高原,地势起伏较大,一直以来都被印度死死盯着,如前文所述,锡金紧邻西里古里走廊,这条走廊又是印度七邦的唯一通道,若锡金归属中国,等同于切断了七邦与印度主要地区的联系,等到了那个时候,这七邦就要吵着独立。
另外,锡金归了我国的话,我们随时都会对印度造成威胁,这就导致会引发一场大战。
尽管1962年中印一战我们大获全胜,但这场战争时间短速度快,对我们之后发展几乎没有什么影响。
可是,若因锡金与印度爆发战争,那这一战就是长期的,不会在短时间结束,中方还会面临着跨过锡金提供物资补给的困难。
因此,对中国而言,同意锡金加入并不是一件好事。
第二,我国当时刚解放,还没来得及调整,北边就爆发了朝鲜战争,且对手还是第一强国美国。
虽然战争胜利了,但这场战争的消耗巨大,一时半会儿也缓不过来。若再次与印度打仗,且不说自己吃不消,还会在国际舞台留下不好的影响,毫无益处。
最后,以当时的国际局势来看,中方是没机会接受锡金的。
1958年起,中苏关系恶化。随后,苏联解除了对中方所有的技术支持,我国科技被迫进入了瓶颈期。
除此之外,苏联不断的报复中国,平白无故就找麻烦。怂恿朝鲜统一时,字里行间都在忙着拉中国下水,之后又撺掇越南,让其在我们边境挑起事端,最后爆发了对越自卫反击战。
就连后来的中印战争的爆发,也与苏联的挑拨有关。这还不止,苏联仗着自己军事能力强,对我国北方地区虎视眈眈,导致我国危机不断,根本没精力放在锡金身上。
为了阻止锡金加入,苏联还给了印度一大笔援助,让他们全部用来牵制中国。所以,当时众多国家里,只有中国在内的几个国家承认锡金是独立国家。
锡金起初就是我国的附属国,但迫于各种压力,我国最终还是不能同意他们的加入。
通过这件事,我们也真实的明白:一个弱小的国家往往会面临各种困境,如外敌入侵,民不聊生,自己的国家做不了主……这也告诫我们,只有国家强大,人民才有尊严,国家才能将话语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