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武器的威力那么大,投弹的飞行员是怎么顺利返回的?

刁博 2020-04-07 23:41:54

核武器具有强大的杀伤力,爆炸后有效杀伤面积一般在数千米至十多千米之间。有人会有疑问,很多核弹是通过飞机空投后爆炸的,飞行员会不会在核弹爆炸中遇难或负伤?能够制造核武器的科学家早已把这些问题解决好了,这点问题对他们来说根本不叫事。

核弹爆炸后主要有冲击波、光辐射、放射性污染等会对人类及建筑物、环境等造成破坏。核弹爆炸时会瞬间形成巨大的高温高压气团,气团会猛烈地推动着周围的物体向外扩散,这就产生了高压冲击波。如果人处在高压冲击波附近,可能会直接被冲击波撕成细小的碎片。离冲击波附近较远的人也有可能在冲击波的作用下内脏发生破裂,或者被冲击波抛起后撞到物体上。另外,各种建筑物、树木、汽车等也会被冲击波摧毁或损坏。

冲击波的能量可以占到核弹爆炸后释放出能量的一半以上,不过冲击波有一个劣势,它是机械波。声音就是一种机械波,机械波在空中的传播速度等于声音在空中的传播速度。投掷核弹的飞机飞行速度可以接近声速甚至是超音速,投下核弹后,飞行员有足够长的时间驾机逃到安全区域。尽管如此,从一些执行投弹任务的飞行员的叙述中可以看到,他们在投弹后的逃离中也曾感受到冲击波对飞机的巨大作用力。

核弹爆炸时还可以放出强烈的光芒,强度是太阳光的成千上万倍。这种光芒以光速向四周传播,即使离爆炸中心比较远也有可能被烧伤或者双目失明。好在这种光芒的强度衰减还算比较快,它是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逃得越快越远,就有可能免遭其损害。

至于爆炸时放出的各种射线,其传播速度不比光速快,快跑也是应对它的好办法。至于爆炸后留下的放射性污染,那就不会对飞行员造成伤害了。

既然三十六计走为上,那就需要为飞行员的快跑争取时间。飞机要尽可能飞得快一些,这样可以保证撤离时跑得快。飞机还要飞得高一些,这样核弹的下落时间就会长一些。还可以给核弹拖上一只大的降落伞,让飞行员快速撤离的同时核弹还慢悠悠地下落。跑得远了就可以减少光辐射对飞行员的影响,并且还会将飞机涂成比较亮的白色,利用白色的反光性将一些光辐射反射出去,尽量减小光辐射对飞行员和飞机的影响。

中国的第一颗氢弹爆炸以及前苏联的5000万吨级TNT当量的氢弹爆炸时都用到了降落伞限制氢弹的下落速度,同时机身也涂成了反光性很好的白色。执行任务的飞行员都圆满完成任务并顺利返回。核武器试验即使不会造成人员死亡,也会对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希望地球上再也不会有核武器爆炸。

0 阅读:50
刁博

刁博

刁博的自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