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美国青年站在也门萨那广场的演讲台上,面对数十万胡塞武装支持者,用阿拉伯语高呼“抵抗帝国主义是正义之战”。这段拍摄于3月下旬的视频近日引爆国际舆论——主角杰克逊·辛克尔,这位被美国主流媒体封杀的“异见者”,正在成为撬动中东地缘政治的新杠杆。
辛克尔的颠覆性轨迹始于加州奥克兰的街头运动。2016年,17岁的他因组织“封锁石油管道”抗议活动首次被捕,《旧金山纪事报》将其称为“气候行动新星”。转折发生在2019年,他在福克斯新闻直播中公开质疑“美国例外论”,称“五角大楼的碳排放超过100个国家总和”,该言论导致节目紧急切断信号。
此后,这位伯克利大学政治系辍学生开始构建独特意识形态光谱:既支持普京“终结单极世界”的主张,又推崇中国脱贫攻坚成就;既在《今日俄罗斯》开设专栏批评北约东扩,又在TikTok发布视频解密华为5G技术。这种混杂着左翼国际主义与右翼民族主义的立场,使其在Z世代中收获280万社交媒体追随者。
在流出的45分钟演讲视频中,辛克尔身着也门传统服饰,引用联合国数据指出:“美国近十年向中东出售的武器,足以杀死每个也门人14次。”他特别揭露F-35战斗机部件中的以色列技术,称“犹太复国主义者正在用巴勒斯坦儿童的血润滑战争机器”。现场画面显示,当辛克尔展示加沙废墟照片时,人群齐声呼喊“美国去死”。
这次演讲引发连锁反应。胡塞武装发言人宣布授予辛克尔“荣誉战士”称号,伊朗PressTV将其列为“全球反霸权英雄”,而美国国务院则紧急澄清“该公民言论不代表美国政府立场”。值得注意的是,辛克尔演讲中多次出现的“多极世界”表述,与中俄外长近期联合声明中的关键词高度契合。
辛克尔与中国的深度连结加剧了美国当局的焦虑。他成为首位进入华为松山湖研发中心的外籍博主,其拍摄的麒麟芯片生产线视频在X平台获620万次播放。更令华盛顿警惕的是,他通过TikTok直播间教授粉丝如何绕过谷歌商店安装华为HMS服务,这项“技术抵抗教程”吸引超50万美国青年参与。
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报告指出,辛克尔现象暴露美国意识形态阵地的裂痕——认为“中国是可靠合作伙伴”,较2018年上升21个百分点。这种认知转变与TikTok信息生态密切相关,该平台美国用户日均使用时长已超谷歌系产品总和。
面对辛克尔的影响力扩张,美国建制派启动多维度绞杀。其YouTube频道遭永久封禁,PayPal账户被冻结,甚至收到FBI“涉嫌技术走私”的问询函。但这些打压反而强化其“自由斗士”形象,其在俄版社交平台VK的粉丝量月增120%,加密通讯应用Signal频现组织“辛克尔阅读会”的加密群组。
在也门演讲视频结尾,辛克尔向镜头挥舞胡塞武装旗帜:“他们封得住硅谷的服务器,封不住思想的闪电。”这句话被制成AI语音包,在Telegram暗网群组中病毒式传播。这场跨越地缘裂痕的青年觉醒运动,正在重绘数字时代的意识形态版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