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美国仍在乌克兰矿产协议上扯皮时,土耳其军队已持着索马里政府签发的"全境采矿许可证"登陆摩加迪沙。
这份用安全保障换来的矿产开发权,不仅暴露了非洲小国的生存危机,更揭开埃尔多安打造"新奥斯曼帝国"的战略野心。
索马里当局的绝望从地图上可见端倪:青年党武装控制着全国68%领土,政府军龟缩在首都200公里半径内。这个名义上的国家实际处于"四国分治"状态——索马里兰、邦特兰等割据势力各自为政,2.3万公里海岸线成为海盗天堂。
面对青年党每周三次的迫击炮袭击,摩加迪沙最终选择向土耳其交出矿产主权,换取2000名SADAT雇佣兵驻防总统府。
埃尔多安的精明在合约细节中显露无遗。协议规定土耳其享有50年独家采矿权,但索马里已探明的15亿吨铁矿、280吨黄金储量全在叛军控制区。这意味着安卡拉必须复制其在利比亚的模式:先用私兵夺取矿区,再通过采矿收益反哺军事开支。这种"以战养战"策略,已在叙利亚为土耳其带来每年12亿美元的石油收入。
对比美国的挫败更显土耳其手腕高明。特朗普政府曾要求基辅用锂矿开采权抵充32亿美元军援,却被乌克兰议会以"丧权辱国"为由否决。而埃尔多安凭借SADAT这支直属总统的私兵,绕过国会审议直接出兵,在非洲大陆连下三城——2019年掌控叙利亚北部油气田、2020年获取利比亚地中海油气开发权、2024年吃下索马里全境矿产,形成完整的资源掠夺链条。
地缘布局才是土耳其的真正图谋。索马里毗邻的亚丁湾承担着全球12%航运量,其对面的也门荷台达港已被胡塞武装打造成导弹基地。土军在摩加迪沙新建的军事基地,与吉布提中国保障基地直线距离仅190海里,既可监控红海航道,又能辐射东非之角。更关键的是,这三个被土耳其渗透的国家,恰是美军撤出阿富汗后留下的战略真空带。
但这种军事冒险正将土耳其拖入危险循环。为维持海外三线驻军,安卡拉每月需耗费2.4亿美元军费,导致本币里拉年内贬值23%,通胀率飙至68%。当埃尔多安在索马里议会宣布"将带来和平繁荣"时,伊斯坦布尔证券交易所的国防股却应声下跌4.7%。历史无数次证明,没有经济支撑的帝国野心,终将在资源黑洞中崩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