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走出人生低谷?毛主席写的一首《清平乐》,为我们做出了回答

执笔读春秋 2024-09-07 11:21:10

一九二七年秋收起义之后,毛主席带着队伍上了井冈山,为工农红军开辟了第一块根据地。

然而,在此后的六、七年里,因为受“左倾”思想的影响,毛主席在红军中一直遭受“打压”。多次立功,多次被降级、撤职,甚至是被错误地“开除党籍”。

直到一九三二年,红军攻打赣州,但是久攻不下,在周总理的邀请下,毛主席才重新掌局,带领红军取得了巨大胜利。

可是在接下来的“宁都会议”中,毛主席却被撤销了一切职务,成为了一名“普通士兵”。从此,经历了“三年雪藏”。

一九三四年四月广昌失陷后,中央苏区北大门洞开,根据地防线岌岌可危。于是毛主席主动提出前往苏区南部的会昌一带视察并指导军队工作,这首《清平乐·会昌》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写就的。

该词反映了毛主席在三十年代政治生涯进入低谷时,内心的忧郁、愤怒与积极向上的乐观主义并存的革命精神。想要知道一代伟人是怎样面对自己的人生低谷,这首《清平乐·会昌》不可不读。

一、《清平乐·会昌》赏析

《清平乐·会昌》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会昌城外高峰,颠连直接东溟。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

词作大意是说:

我在清晨天快要亮的时候,登上了会昌城外的高峰。有人问,天都还没有亮,你为什么起得这样早。我回答他说,时候已经不早了。

在过去生命的四十年里,我曾经踏遍祖国各地的青山,幸好到了现在我仍然是一位壮年人,我的心也没有老去。

更加可喜的是,在根据地里面,现在就数我指导的苏区南部“风景独好”,这说明我过去的想法是正确的。

站在会昌城外的高峰远眺,山峦连绵起伏,一直通向了东海。战士抬手指着南粤的方向,广东那边草木茂密、郁郁葱葱,好一派壮丽的景象。

“东方欲晓”说的是天快要亮的时候,但是此处用“欲”而不用“将”,是因为作者对于天是否马上就要亮了(他政治生涯的转机,以及红军反围剿的转机是否快要到来),还存在一种不确定的想法。

当时毛主席因为受到王明、博古等人的打压,早就离开了中央最高层的领导岗位,只能以“普通战士”的身份自居。

广昌失陷,让博古、李德等人终于意识到自己指挥策略出了问题。毛主席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才能自告奋勇,前往苏区的南部,并按照他的构想进行一系列的指挥活动。

然而,这距离毛主席的“游击战思想”得到临时中央高层全体成员的认可,看上去似乎还有一段很大的距离。

“莫道君行早”,是以自问自答的方式,表达了作者之所以会主动要求深入苏区南部进行视察,是因为他早已经预见到了“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此时的毛主席正心急如焚,因为他必须要赶在苏区失守之前,为红军寻找到一个正确的出路。

一九三五年红军“长征”以前的毛主席正处于人生的最低谷,与此同时,苏区的情况也急剧恶化。此时此刻,毛主席想的并不是个人利益的得失,而是中国革命的出路和前途。

这一年毛主席四十一岁,对于如今的人来说,还是非常年轻的。然而在过去中国人平均寿命只有三十多岁的战争年代,四十岁已经是中年人了。

在物质极度匮乏,食物得不到保障的情况下,很多中国人过了四十,精力与体力都变得极差,于是毛主席才会庆幸自己正处于一种“踏遍青山人未老”的状态。

毛主席当时的精力还比较旺盛,这主要是因为他平时非常注重对身体的锻炼,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他的精神意志十分强大,所以他根本“不服老”。

更何况经过多年的苦心经营,苏区南部认同毛主席“游击战”思想的人,也越来越多了,所以才说是“风景这边独好”。

“会昌城外高峰,颠连直接东溟”,讲的是毛主席站在高山上,看到东方绵延起伏的山峦时产生的联想。他当时极目之处,不能直接看见东海,但是熟知中国地图的他,知道“东溟”就在那个方向。

溟是指汪洋大海,它是无边无际的。看到了东溟就是看到了东海,看到了红军前途之中无尽的可能性。

词的最后两句中,“战士”就是指毛主席本人,“南粤”指的是广东省一带。广东是孙中山的故乡,中国近代最著名的革命根据地之一。

二十年代,毛主席曾经到广东去工作过,知道那边有革命的火种。所以南粤一带就是他当时为红军寻找到的,一条突破敌人封锁的出路。

二、毛主席如何面对人生低谷

英国记者伯特仑曾称毛主席是中国人中有着“无与伦比的冷静和稳定思想的人”,毛主席自己也曾说过“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的话语。

所以尽管毛主席从一九二八年以后,曾经几次遭到临时中央的错误打压,但是他仍不忘初心,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革命工作中去。

我们普通人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遇到不公正的对待时,往往会牢骚满腹,甚至是消极罢工,可是毛主席就从来不这样。

比如一九二七年毛主席带领红军上井冈山,让革命的军队得到壮大,还开辟了一块根据地,这本来是大功一件,结果他却遭到批评,甚至因为传令者误传消息,遭到“开除党籍”。

在这种情况下,毛主席仍坚持以自己的思想指导军队作战,凭借“实力”说话,赢得了在军队中的威望。一九二九年的红四军第七次党代表大会上,毛主席被夺去了军权,接着身染疟疾。

毛主席因病不能参加红四军第八次党代表大会,结果却被指为“在闹情绪”,于是又得到一个党内严重警告。接下来连续三次“反围剿”,三战三捷,立下大功,结果得到的还是临时中央的批判。

当时博古甚至对毛主席说:“你懂什么马列理论?简直就是一个乡巴佬!”打了胜仗没有功劳,还得到了更加严厉的处罚,这个时候毛主席又是怎么做的呢?

毛主席选择好好“养病”,完成每天“吃饭、睡觉”的任务后,就去看书、学习,一有机会就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向军队的战士们宣传自己作战思想,绝不消极沉沦。

这一点在《清平乐·会昌》这首词中的体现就是——尽管毛主席明知“天欲晓”而未晓,在个人前途不明朗的坚持下,他仍然坚持要比别人“行早”。

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来,毛主席有着强大的“逆境商”,这是他后来取得成功最关键的地方。

试想一下,如果当年毛主席因为立功而受罚对组织心生不满,最后直接放弃在军队中宣传他的“游击战”思想后果会怎么样。

所以人生成功的最关键的一点,到底是什么呢?答案就是:不服输与贵在坚持!

结语

毛主席十八岁时就投身于革命事业,但是他的政治巅峰来得较常人认识的晚。

自1920年成为中共党员后,毛主席在随后的党代会上,曾一度跻身中央高层。然而,大革命的失败让他因反对党内的“左倾”思想而遭受打击。

在最艰难的时刻,毛主席不仅被开除党籍,失去军权,还因重病缠身,险些被遗弃在红军转移的路上。但是无论处境多么恶劣,他从未放弃过对理想的追求和奋斗。

《清平乐·会昌》这首词,正是创作于毛主席人生中的“黎明前夕”。随着革命形势的转变,博古等人最终采纳了周总理的建议,让毛主席重新回到了军队的核心指挥位置。

这一转折让毛主席看到了个人政治生涯的新希望,但是此时,他最为关心的并非个人得失,而是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中如何找到生存与发展的“出路”。

对于这个问题,毛主席的心中早已有了明确的答案——那就是突破敌人的重重包围,向南转移。

因此,毛主席这首《清平乐·会昌》启示我们:在人生的低谷期,我们不应沉溺于抱怨和不满,更不应愤世嫉俗。

相反,我们应该敏地捕捉机遇,把握住每一个“东方欲晓”之时,以“踏遍青山人未老”的精神,去追求自己理想之中波澜壮阔的“东溟”。

这要求我们要有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同时也要具备大局观和远见卓识。当我们站在更高的角度审视问题时,就能更加清晰地看到前方的道路和无限的可能。

参考资料:

《毛泽东诗词全编笺译》——《东方出版社》,编著:徐四海,2017.2;

《毛泽东诗词鉴赏》——《上海三联书店》,编著:田秉锷,2012.9;

《郁闷与抗争——从<清平乐·会昌>分析长征前夕毛泽东的心路历程》——《毛泽东思想研究》,作者:黄静,2013.05.25;

1 阅读:148

执笔读春秋

简介: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