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石化在上海金山区成立了一家新公司,其业务主要围绕催化剂展开经营。
催化剂作为化工界芯片般的存在,在能源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的今天,地位凸显得更为重要,正成为化工企业布局的重要领域。
01
催化剂新公司
6月27日,中石化催化剂(上海)有限公司正式注册成立。据天眼查显示,该公司注册资本为16400万人民币,背后由中国石化催化剂有限公司全资持股。
从公司经营范围披露里发现,其主要进行催化剂的制备和销售,业务涵盖新型催化材料及助剂销售、专用化学产品销售、新材料技术研发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新公司的成立也是为了推进中国石化“催化剂上海基本有机催化剂制备基地建设项目”的建设。
该催化剂基地建设项目位于上海化学工业区B5地块,将建设大型丙烯腈催化剂、环氧丙烷催化剂装置及其它配套工程。这些催化剂将用于国内自主开发、新型、绿色环氧丙烷生产技术,以及中国石化“新一代大型丙烯腈成套技术”开发项目。
同时该项目也被上海化学工业区列为2024年重点项目,未来将为中国石化“十条龙”科技攻关项目和重点项目提供保障。
在化工产业迈步走向高端化,双碳下讲究低能耗、更环保的今天,催化剂作为化工界的“芯片”,它的创新发展,对石油化工、煤化工、天然气化工等行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方面,它在很大程度上助推了行业的节能降耗,提高了生产效率;另一方面,也促进老旧生产工艺改进,推动着产业的转型发展。
02
“芯片”般的存在
当前,炼油、化工和环保是国内催化剂产业主要的应用领域。其中,化工催化剂应用最普遍,市场规模增速高于催化剂行业整体增速。
尤其是石化工业,对催化剂的依赖程度极高,几乎90%的工艺过程都离不开催化剂的参与。
可以这样说,石化工业的发展几乎直接受限于催化剂技术的进步,而每次催化剂的重大突破,都可能为石化工业带来颠覆性的变革,进而极大地影响和改变人类的生产与生活。这从催化剂被冠以石化界的“芯片”中也能够窥见一二。
因此,石化领域催化剂的市场渗透率较高。例如,催化裂化催化剂是全球用量最大的催化剂,全球年需求量超过90万吨。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能源结构的优化调整、产业的转型升级,不止在石化工业,在一些新兴领域,如新能源,环保等产业,催化剂的应用需求亦在不断攀升。
同时,这些产业也反过来不断哺育出新的催化应用市场。比如在“双碳”背景下,能耗“双控”政策一步步落地,使环保催化剂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张,未来,市场渗透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其次,催化剂在制氢、储氢和氢燃料电池等新能源方面的发展潜力巨大,例如中国石油石化院成功开发出的质子交换膜(PEM)电解水制氢催化剂制备技术,为绿氢的制取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03
向高端、低碳加大布局
不过,也需要看到的是,相比雅宝、巴斯夫等拥有先进催化剂知识产权与工业化生产能力的国际大型化工企业,国内的催化剂产品和产能大多数还是集中在中低端领域。
在新材料、新能源甚至一些基础化工等中高端领域,催化剂市场国产化率仍不高。好在,这也意味着更多的可能。近年来,国内有关企业正加大在高端化、低碳化催化剂领域的布局。
像中国石化催化剂有限公司天津新材料生产基地项目是中国石化在催化剂领域的重要布局,项目总投资高达65亿元。目前首批两套装置已成功试车并产出合格产品。
该项目也是南港乙烯的重要配套项目,将助力南港工业区打造世界一流化工新材料基地。建成后将提高中国石化催化剂自有技术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丰富催化剂产品品类。
政策方面,国家也在鼓励和引导催化剂行业的发展,催化剂的研发与生产正向着产业转型升级和环保法规要求调整。
像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十四五”推动石化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里,提到推进催化材料、过程强化、高分子材料结构表征及加工应用技术与装备等共性技术创新;加快突破新型催化、绿色合成、功能-结构一体化高分子材料制造;《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实施指南》明确提出,要加快突破催化剂的绿色工艺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