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案例回顾
琳琳出生在福建的一个小县城,家里经济不好,她早早就嫁了同村老陈,生了孩子。
10年前,琳琳和老陈吵架后,情绪崩溃,被诊断出患有偏执型精神分裂症。
很快丈夫老陈把她送进了当地的精神专科医院,一开始,琳琳特别抗拒,嘴里一直喊着:“我没病,我不要住精神病院!”
医护人员费了好大劲才让她慢慢接受了治疗,这一治就是七年!
在这漫长的时间里,琳琳从最初的抗拒到后来的积极配合,病情也在一点点好转。
在琳琳到了精神病院的第七年,她已经能正常和人聊天了,思维也清晰得很,完全恢复了正常的生活能力。
主治医生在病历上多次写:“患者病情稳定,可以出院了。”
而且也正式通知琳琳的丈夫老陈,琳琳可以回家了。
知道自己可以出院了,琳琳也特别开心,一直期待着回家的日子。
可谁成想,过了没多久,老陈就传来消息,他不打算来接琳琳回家,反而说要把琳琳送到养老院去。
琳琳一听说这个消息就急了:“我又不是老人,为啥要去养老院?我这些年都在配合治疗,现在都好了!”
可老陈铁了心,还说这是为她好。医院也多次帮忙与老陈沟通,可他就是不听。
没有老陈答应,琳琳只能继续留在医院,原本的出院希望一下子破灭了。

琳琳心里很绝望,没想到最终做出了让人痛心的选择——在病房里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护士发现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
老陈赶到医院,冲着护士大喊:“你们是怎么管病人的?人在你们这儿没了,你们得赔钱!”
他要求医院赔150万,可医院觉得这事主要责任在老陈身上,因为他拒绝接琳琳回家。
但老陈还是把医院告上了法庭,要求赔偿150万。
02 案例分析
《民法典》里明确说了,医院对住院病人有特殊的安全保障义务,尤其是精神疾病患者。医院不仅要治疗,还得防止意外,比如自伤或自杀。
琳琳是在医院出的事,按理说医院是有责任的。
但咱们再细想想,医院在琳琳病情好转后,已经尽到了告知义务,可琳琳丈夫老陈却没妥善安排后续生活。
法院也觉得,医院在患者康复后,没充分履行注意义务,所以要负部分责任。
不过,考虑到自杀行为的突发性和隐蔽性,加上老陈没有证据证明医院有重大过失。
最后,法院判决医院承担10%的责任,赔偿15万多元。
03 案例看法
听说这事,很多人都愤怒了:“这跟医院有啥关系?是她丈夫太冷血,逼她走上了绝路!”
对此你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