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夜尿几次算正常,有哪些危害,如何应对?医生一次讲清楚!

芷文聊健康 2023-02-03 09:05:04

李先生今年61岁,刚退休满一年。在退休前,晚上睡眠总是不好,晚上还经常起来小便,他认为是工作压力大导致的,也没太在意,但是现在退休了,没什么压力了,但这些症状却加重了。

以前半夜一两次小便,但现在,好不容易睡着了,夜里要起来三四次去小便,且每次量不多,再躺下已经感觉难以入眠。

这些症状终于让他忍无可忍了,他怀疑是自己的肾脏出了问题,想找个空闲时间专门去市里面的大医院看看。

到医院后,经过医生的问诊得知,他最近一年才做过常规体检,身体还挺不错的,没有高血压、没有高血糖,也没有高血脂等慢性病。

排除了慢性病,再通过他的症状,医生怀疑可能是前列腺增生,便给他做了直肠指检和超声等检查,最后确诊是良性的前列腺增生和夜尿症。

那么前列腺增生为什么会导致夜尿症呢?什么是夜尿症?

一、 什么是夜尿症

根据最新的夜尿症诊治指南:当晚上入睡后,中途醒来排尿,然后继续睡觉,当排尿次数≥2次为夜尿症。[1]

因此,现在可以回答标题的问题了,夜尿<2次为正常。当夜尿次数不正常的时候,要警惕,这很可能是身体发出的预警信号,导致夜尿症的原因有很多,其主要可分为生理性的和病理性的。

首先,来看生理性的。这种情况不用特别担心。因为如果睡前喝了太多水、咖啡类的饮品和酒都可能导致夜间频繁小便。

其次,是病理性的。病理性的很复杂,此时我们要考虑是上泌尿道(肾和输尿管)病变导致的夜尿症还是下泌尿道(膀胱、前列腺和尿道)病变导致的夜尿症。先来看第一个。

1)上泌尿道病变导致的夜尿症。

上泌尿道病变导致的夜尿症主要是肾脏出了问题,而且大多是其他疾病导致的肾损伤,这些病大多是一些慢性病,比如高血压、糖尿病。

它们都有的一个病理变化,就是细小动脉的硬化。因此,当病人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时,且病情有一定发展时,肾脏血管的管壁会增厚、变硬。

由于管壁增厚,所以血管腔会变窄,导致血流不畅,此时肾脏会缺血,长时间缺血会导致慢性肾衰竭,慢性肾衰的早期会出现多尿和夜尿的症状。讲完上泌尿道,再来看下泌尿道导致的夜尿症。

2)下泌尿道病变导致的夜尿症。

对于男性来说,像李先生这种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情况导致的夜尿症是非常常见的,属于中老年男性的常见病。

因为有一项关于良性前列腺增生发病率的研究报告显示,年龄>60岁,发病率>50%;年龄>70岁,发病率>75%。由此可见,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也在提升。

面对这种现象,科学界是这么解释的:良性前列腺增生主要和雄激素有关,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对激素的调控功能逐渐减弱。[2]

所以,当前列腺增生肥大时,会压迫输尿管,导致输尿管管腔变狭窄,出现小便困难的症状。

由于小便困难,导致每次小便时,尿液都不能完全排干净,所以积聚在膀胱里的尿液增多。

此时膀胱能容纳肾脏过来的尿液的体积会减少,膀胱很容易装满,装满后神经会将信号传给大脑,产生尿意,因此容易出现多尿、且每次尿量不多的现象。

对于女性而言,也有一项研究表示:≥80岁的女性超50%会出现夜尿症。造成夜尿症的主要原因也跟激素(雌激素)有关,雌激素缺乏后可能引起尿道闭合压力的下降和逼尿肌的过度活动。[3]

除了上、下泌尿道这些组织器官发生病变可能导致夜尿症,有一种对尿浓缩和稀释发挥调控作用的激素,它分泌不足也会导致夜尿症。这种激素就是抗利尿激素(血管升压素)。

3)抗利尿激素减少导致的夜尿症。

抗利尿激素(ADH)由下丘脑的视上核和室旁核分泌,作用于肾脏内的肾小管和集合管后,可以起到重吸收水的作用。这里可能有人不太理解重吸收水是什么意思。

我们知道,肾脏的作用是清除代谢废物,然后将废物通过尿液排出,因此血浆要经过肾脏进行过滤,每一天大约有180L的血浆从肾小球滤过!但最后,我们每天排尿仅1.5L左右,这是因为大部分水都被重吸收回血液循环了。

因此,当发挥重吸收作用的激素减少时,导致重吸收水作用减弱,从而导致多尿。由于该激素在凌晨分泌最多,当患者缺乏抗利尿激素时,则会导致夜尿。夜尿症不容易引起人们重视,大家觉得尿频、夜尿还可以忍受,并没有严重危及健康,但夜尿症的危害远比大家想象中的要严重。

二、 夜尿症的危害

1.影响睡眠

半夜频繁起来小便显然会严重影响睡眠。在睡眠过程中,身体处于一个恢复状态,白天消耗的体力和精力都可以被有效地恢复。当睡眠不好时,会导致白天全身乏力、注意力不集中。

所以,睡眠不好容易导致白天的疲劳不适,造成白天很难处理工作事务和人际关系,长久以往,患抑郁症的风险提高。[4]

除了抑郁症,患糖尿病的风险会提高。因为有研究表明,存在长期睡眠不好的人,患Ⅱ型糖尿病的风险会提高,尤其是女性。同时,患癌症的风险也会增高。[5]

这是因为损伤的DNA在晚上得不到有效地修复,导致损伤的DNA越积越多。除此之外,还存在一些潜在的风险,如摔倒和骨折。

2.摔倒和骨折风险增大

一项研究报告显示:夜尿≥3次的患者,晚上起床小便时,摔倒风险增加了28%,且髋骨骨折的发生与夜间排尿次数增加有关。[4]

研究人员认为,摔倒的原因可能是患者半夜起来小便时,处于昏昏沉沉的状态,与此同时,患者起床上厕所一般不会开灯,研究人员在调查原因时,患者表示,不开灯的原因是怕打扰家人休息,黑暗的环境还导致视线差,因此更容易摔倒。

就算如此,现在很多人不重视老年人的摔倒。

根据WHO的数据,每年都有几十万人因摔倒而死亡,而老年人占了一半,[6]有人感到疑惑,摔倒这么容易造成死亡?对于老年人来说,由于骨质疏松,骨头很脆弱,更容易导致骨折,且最容易导致髋骨骨折。

髋骨骨折在临床上一般都是建议手术治疗,由于恢复较慢,长期卧床容易导致各种感染和血栓形成,这些是导致老人死亡的直接原因,而摔倒是导致死亡的根本原因!因此要重视!

原来夜尿症会有这么多危害,那么当出现夜尿次数增多时,我们该怎么应对?

三、 如何应对[7]

(1)行为疗法

晚上要减少液体的摄入,特别是咖啡、茶、酒这类。对于利尿剂这些药物要严格遵循医嘱,在适当的时间服用。还要注意睡眠环境,注意保暖,这可以增加皮肤血供,减少尿液产生。

白天也要注意多锻炼,减少水在体内潴留。锻炼包括全身的有氧运动和局部的盆底功能锻炼。如果通过这些无法缓解症状,还是建议到医院寻求更专业的帮助。这里简单介绍一下临床的治疗方法。

(2)药物治疗

首先是α受体阻滞药,临床常用坦索罗辛、多沙唑嗪、特拉唑嗪等。它们能降低膀胱出口阻力,减少残余尿量。

其次是M受体阻滞药,临床常用索利那斯、托特罗定等。它们能抑制部分逼尿肌活动来相对增加膀胱容量,以此来降低夜尿次数。

还有就是解热镇痛抗炎药,如塞来昔布。指南指出,可用于难治性夜尿症。

最后是抗利尿激素,前面提到抗利尿激素减少也会导致夜尿症,所以人为补充可以有效缓解夜尿症状。

仅使用上述药物对于有慢性病和其他实体器官病变的患者来说还不够,还要积极治疗原发病,如有前列腺增生的患者还可选择手术治疗。

(3)手术治疗

前面提到良性的前列腺增生也会导致夜尿症,主要原因是增生的前列腺压迫到了输尿管,导致排尿排不干净,从而导致膀胱容量相对减少,容易导致夜尿次数增多。

因此,手术切除前列腺后,压迫得到解除,夜尿症的症状也会得到缓解。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对症治疗的手术,如膀胱扩大术、尿道改道术等。

总结:老人夜尿<2次为正常,当夜尿次数不正常的时候,要考虑是生理性的还是病理性的,病理性最常见的是良性前列腺增生,有慢性病也会导致夜尿症,如高血压、糖尿病。

由于本文篇幅有限,只举了比较常见的例子,当出现病理性的夜尿症时要尽早就医。夜尿症有很多危害,如睡眠障碍、摔跤和骨折,听上去不严重,但是要引起重视!夜尿症可以通过行为疗法、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来应对。

参考文献:

[1] EVERAERT K, HERV F. International Continence Society consensus o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nocturia [J]. 2019, 38(2): 478-98.

[2] 周哲, 张祥华, 于普林, et al. 老年科良性前列腺增生的诊治现状 [J].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11, (11): 965-7.

[3] 关志忱. 夜尿症的临床研究进展 [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0, 42(04): 487-92.

[4] 张振威. 14000名青年人群夜尿症患病率及危险因素调查 [D]; 新乡医学院, 2021.

[5] 杨静, 翟智涵, 刘晓田, et al. 农村成年人群睡眠障碍与二型糖尿病的关联; proceedings of the 中国睡眠研究会第十四届全国学术年会, 中国四川成都, F, 2022 [C].

[6] 任万杰. 老人摔倒的紧急施救 [J]. 解放军健康, 2018, (02): 36.

[7] 王建业, 廖利民, 许克新, et al. 夜尿症临床诊疗中国专家共识 [J].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2018, 39(08): 561-4.

0 阅读:7

芷文聊健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