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猫传中的空海大师,来大唐所为何来?回国前又获得了哪些成就?

是远行客呀 2023-03-16 09:17:35

当一个人,对自己的人生目标有所追求时,便会去寻找前人的一些传记,在这些传记中寻找一些经验和思想。但是,每个生命又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我们无法认识哪一个人的全部心理,也无法复制他们的人生路线,我们只能遵循自己的想法与业力的迁转,从中努力的去寻找自己的出路。

在了解空海大师的事迹时,我也会关注他的青年生活,想看看他的青年时代是如何度过的,可是,他的这个时间段是:音!信!全!无!当他的名字在此出现时,已经是延历二十三年(804年),他的名字出现在了遣唐使的留学生名单中。

根据空海大师的著作中可以看出,他在自己的青年时代已经接触过很多的经论。《华严经》《金光明经》《仁王般若经》《法华经》《大佛顶经》《成唯识论》《释摩诃衍论》《摩诃止观》都诸多经论他在青年时期至少是接触过的(其实我想说:他已经很精通了)。可见当时的空海对于唯识宗、三论宗、天台宗、华严宗、密宗的经论与思想都已经学过。在这些都已经全部掌握之后,慧根深厚的他发现自己的修行出现了瓶颈,如果想要有更高层次的提升,当时的日本佛教已经不能解决它的问题了。

在《御遗告》中,大师写道自己当时在佛前祈愿:“吾从佛法常寻求其要,三乘十二部,心神有疑未决。唯愿三世十方诸佛,示我不二。”足可见当时他已经对于显教经论非常通达。大师祈愿之后,在梦中梦见有人告诉他说:“有一部《大日经》,正是你所求的!”后来他就去寻找这部经,在久米寺的东塔下,找到了一本。

当他将这部经打开翻阅时,却发现经中的内容已经完全超出自己理解的范畴,什么真言、曼荼罗、印契、三摩耶啥啥的全都不理解了!但当时奈良的各大寺院中,可能也没有通晓这些密教事相的大德。另外,当时传入日本的密法可能是超乎想象的杂乱。所以空海如果要想要在修行上有更高的提升,只有一条路,就是去大唐学习。

从一些史料来看,空海大师能够来大唐学习,他本身是作了极为努力的争取。因为在当时,南都高僧云集的情况下,一位普通青年僧人能够选拔为入唐僧,基本就是不太可能的事。且空海并没有乘坐延历二十二年的遣唐船,而在次年遣唐船再次出发时才乘坐,可见空海入唐是在很短的时间里才定下来。另外入唐学习的僧人,分为长达二十年的“留学生”和短至一两年的“还学生”。而空海当时是以留学生身份入唐,可见当时这个名额也是费尽周折才争取到的。至于这期间经历了怎样的过程,这是一个大谜团,给我们留下来很大的遐想空间。

“终于来到大唐了!”

与弘法大师空海同时代的人物中,传教大师最澄也算是一位极具影响力的人物,他比空海年长七岁,但在延历二十三年的这一年,两个人对社会的影响力却大有不同。

延历二十三年,空海三十一岁,最澄三十八岁。此时的最澄已经在自己的出生地——比叡山建立了一乘止观院,在高雄山传讲《法华经》。当时可谓名噪一时,恒武天皇也在其座下受了归依。而此时的空海,没有任何事业上的记载,也许只是一位比较优秀的年轻人而已。当时的最澄获得入唐的资格应该并非难事。而空海的这个名额,定是费劲了一番周折。

五、入唐

在延历二十三年(804年)的五月十二日。四艘遣唐船向西方使出,空海等二十三人在第一艘船,最澄等二十七人乘坐第二艘船。四艘船出海的第二天,便遇到了暴风雨,空海乘坐的第一艘船在八月十日抵达福州的赤岸镇(今霞浦县)。最澄乘坐的则在九月一日抵达明州的宁波府。第三艘船折回,第四艘则没有任何音讯的消失了。也许还有很多和空海一样优秀的留学生,但不是壮志未酬,就是葬身海底。而日本平安时代的两位佛教巨星,他们能够平安抵达大陆,可以说是运气,但又怎知不是天龙护法在冥冥之中的护佑呢?

空海等人历经种种超乎想象的艰辛后,抵达福州,可是当地官员一下子不知道该如何处置了。在福州历史上,从来就没有过遣唐使的船只来,所以空海等人和当地官员费劲巴拉的交涉,最后终于得以上岸,但暂时——不!能!进!京!

好事多磨啊!空海在福州住了近三个月,在十一月三日终于得到了入京许可,又经历两个月的跋涉,在当年的十二月二十三日,终于抵达长安。按照我们大多数人的想法,可能此时空海可能会立刻去找惠果阿阇梨学法,或是直接寻找密法的名师。但从当时的情况来看,也许当时的空海对于密法在长安的情况了解不多,也并没有想到在长安要师从于谁,只是期望在长安能够有可以直接面授密法的名师,这才是他此次留学的目的。

空海来到长安,是唐朝的贞元二十年(804年)的腊月末,转眼就到了贞元二十一年(805年)。空海第一次到青龙寺拜访惠果阿阇梨应该是在这年的六月初。在这五个月中,空海去做什么了呢?去学梵文了!!!

在空海的著作《秘密曼荼罗教付法传》中记载,他这一年在长安醴泉寺跟随大名鼎鼎的般若三藏和牟尼室利三藏学习梵文。般若三藏当时应该已经翻译出著名的四十卷《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而般若三藏也将自己所翻译的汉译经典和梵本托空海带回。空海一入长安,就能得到两位印度高僧的亲切指导,这种中大奖的情况,在日本几百年的留学生当中,也没有第二例了。他很可能也是第一位能够理解梵文的日本人。

短短五个月的时间就能够理解梵文空海,在长安停留期间一直为继承正统密教而做着周全的准备。直到有一天,偶然的听到了“惠果”这个名字。

六、密祖

空海在长安住了半年之后,很偶然的听到了“惠果”的名字,在当年的六月初,空海和同住的几位法师一起去了青龙寺拜访惠果阿阇梨。当惠果第一眼看见空海时,说的第一句话就是:“你终于来啦!我已经等你好久了,快去布置坛城,我这就给你灌顶!”似乎惠果阿阇梨早就知道空海要来的事情,就在这里等这位可以授法之人。

那么惠果阿阇梨是什么人?他要给空海传授的法是什么法呢?所以先要对密法介绍一下。

在佛陀的教法中,密法的经论和显宗大小乘的经典有很大的不同,就是大小乘的经典基本都是由释迦牟尼佛在世时,为诸弟子宣说的。以化身的形象为声闻弟子讲述声闻乘的教法。以报身的形象为大菩萨宣讲菩萨乘的教法。然后佛灭度后再陆续结集出来的。但是密法有很大的不同,密教的经典基本都是由大日如来为金刚萨埵、金刚手等大菩萨宣讲,再由这些大菩萨传授给人间的一位登地菩萨,然后由这位人间的登地菩萨再在人间传承。但这些事已经远远超出人类的认知,所以当人类研究不明白密法的来源时,便妄称“非是佛说”。无知妄说而造成谤法之过。

按照传承来说,金刚界的传承是:大日如来(初祖)在密严刹土为金刚萨埵(二祖)说法,再由金刚萨埵传授给人间的龙猛菩萨(三祖),在传授给龙智(四祖),在传授给金刚智(五祖),不空(六祖),惠果(七祖)。而胎藏界的传承是:大日如来为金刚手菩萨讲说,再传给人间的达磨鞠多,然后传给善无畏、一行、惠果。

由此可见,惠果当时已经接了金刚界和胎藏界的两支法流,使密法在他这里得到了一个完善。而他给空海传法也是非常快的就传完了。我们可以看一下传法的时间:

贞元二十一年 六月初,初次拜访惠果阿阇梨。

贞元二十一年 六月十三日,传授胎藏界灌顶。

贞元二十一年 七月上旬,传授金刚界灌顶。

贞元二十一年 八月十日,传授阿阇梨位传法灌顶。

贞元二十一年 十二月十五日,惠果圆寂。

从这个时间来看,惠果给空海传法是在很短时间内完成的事。有的人因此就会认为“这个传法只是方便传授”。说这个话的人一看就是外行,因为我们从史料来看,惠果绝不是那种随随便便就给人传法的人。在惠果门下学法的人有一千余人,但接受传法的高足只有六个人,而其中得到胎藏界和金刚界两部完整传授的,只有义明、空海两个人,而义明这个人还英年早逝。所以真正得到完整唐密传承的,只有空海一人。由此可见,在传法之事如此谨慎的惠果,又怎能轻易的将法传给一个刚刚入门的异国青年呢?所以绝不可以用学习教理的那种认知来看待这件事,因为密法必须是一个成就者与成就者之间的传授,这种传授中不需要什么讲经论道,只要见地和修行达标了就可以。

看到这种传法的过程,真正让我感觉到密法传承是有因缘的。首先需要弟子是一位合格的法器,要具备先天的慧根和扎实的显教基础。而传法阿阇梨除了具有智慧、悲心等善知识的共相以外,还要具备清净的秘法传承,且亲证悉地。这样的阿阇梨与弟子如凤毛翎角般稀少。相遇,更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可以做个比喻。就像有的人生来就是皇储,轻易地就可以继承皇位。而大多数人无论如何努力争取,都不可能会得到皇位。密法的传承也是如此,虽然现在有很多人跟着一位上师修学密法,学了一辈子也没有得到什么印证。而有的人可能第一次去见一位上师,上师就将所有的教法传授给他。像当初跟着惠果阿阇梨学密的人有上千,可得到完整教法传承的,也仅有空海一人而已!所以:我们不需要到处忽悠别人学密法,不需要到处去做广告,有缘的人自然会找到自己的路。

七、回国

在贞元二十一年的腊月,惠果大师圆寂了。他临终之前的遗言中,让空海早日回国传法,使密法可以在日本流传。在十二月末,有一批遣唐使突然来唐,空海见到这些突然到来的遣唐使,也更加坚定了回国的决心。

空海当初来大唐时,是以留学二十年的留学生身份而来的。但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他就已经得到自己所有想要的佛法。并对大唐丰厚的文化有了充分的了解,这对于他日后在日本的各项事业,都打下来坚实的基础。此时回国也许是最好的时间。

当然,他在次年一月,准备离开长安时也是像玄奘取经一样,把各种佛像、经文、法器等等都收集了一大堆。并且委托越州节度使去帮他广泛收集内外经书。儒、释、道三教中的各种经、律、论、疏、传记、诗、赋、碑、铭、卜、医、五明等等,凡是能增进民众知识的书籍全部带到日本。空海与其他留学生不同,他将目光投向如此众多的文化领域。为当时的日本的文化发展做出相当大的努力,也为现在的中国保留下了大量的文献。我们现在很多已经流失的文献,却因为空海,得以在日本被保留的下来。

在元和元年(806年)的四月,空海来到越州,在八月明州起航之前,在越州这个地方又收集抄写了大量经论。从《请来目录》中发现,空海请回日本的书籍有四百六十一卷,在长安收集的有三百余卷,在越州抄写的有一百六十卷。内容涉及各种学文知识。

在同年的十月,空海乘坐遣唐使的船回到了自己的祖国。到达九州太宰府时,空海又暂时失去的联系。在两年的时间里,似乎一直都滞留在太宰府中。而在这段时间里,当时佛教界的翘楚最澄大师应该已经看了《请回目录》,并已经注意到了这位不同寻常的年轻僧人的存在。

大同四年(809年),空海进京,首先定居于高雄山寺。而这里,也成为了他第一个开设灌顶坛传授密法的寺院。

0 阅读:7
是远行客呀

是远行客呀

不一定成功,不一定有用,旅行是点亮心灵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