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猫传中的空海大师回日本后,做了哪些事,让他成为神一般的存在

是远行客呀 2023-03-20 11:44:50

对于一位已经见道的圣者,他一定是会去将自己所证悟的教法传播给更多的人,因为那种安乐不是世间任何一种快乐所能相提并论的,他也一定会去广泛的学习世间的各种知识,通过这些世间知识来作为引导帮助他人的方便,但最终的目的,还是要让他人见到世间的真相。

空海如此迅速的回到自己的祖国,也许就是为了能早日建立自己的教法。可刚刚回国的空海,并没有受到像玄奘回国时的那般尊贵的待遇,而仅仅是被视作书法名手而已。是金子到哪里都会发亮的,第一位发现他并向他虚心请法的人,便是当时佛教的大人物——最澄。

高雄山灌顶

最澄大师在弘仁二年二月,给空海写了封信,大意是说想学习密法,想去拜访空海,并希望空海能给给他传授灌顶。从这封信开始,两个人从此有了交往,后来,空海决定在当年就给最澄传授结缘灌顶。

所谓结缘灌顶,又名随许灌顶,简单的说就是与本尊结缘的密法仪式。这不同于传法灌顶,前面说到传法灌顶对于弟子的要求是很高的。但结缘灌顶是任何人都可以参加,受灌顶的人不分僧俗,通过阿阇梨的教导,与本尊结缘。现在一说藏地有某某灌顶大法会,基本上都是属于结缘灌顶这一性质的。

在弘仁三年(812年)的十一月十五日,在高雄山寺为最澄及另外三人(共四人)传授了金刚界的结缘灌顶。

十二月十四日,传授胎藏界的结缘灌顶,此次灌顶人数颇多,可能是最澄给这次法会作宣传了。这次接受灌顶的人有最澄为首的僧众二十二人、沙弥四十一人,近士四十二人,童子七十一人,音声人二十二人(共一百九十六人)。

之后,最澄又写信给空海,希望空海能为泰范等弟子传授真言教法。于是在弘仁四年(813年)的三月六日,在高雄山寺传授金刚界灌顶,这次受灌顶的弟子有泰范为首的五位僧众,以及十四位沙弥(共十九人)。

这三次灌顶,对于日本的佛教,以及空海自身的弘法,都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这是日本第一次依据唐朝传来的佛法举行的公开活动。而最澄作为当时名副其实的佛教领袖,对于空海执弟子礼,虚心向空海请教密宗教义,这让空海的伟大开始为世人所注目,与最澄一起成为了领导平安佛教的双璧。为今后传播密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传教大师

空海与最澄是平安时期佛教界的双璧。空海后来创建高野山,弘扬东密,谥号“弘法大师”。而最澄则在比叡山,建立台密,谥号“传教大师”。回头不妨将空海与最澄接触的密法进行一个比较。

最澄在入唐期间,跟随顺晓学过密法。顺晓是不空的传法弟子,与惠果算是同门师兄弟,但相比较而言,顺晓所接收的密法显然是不完备的。所以最澄当时虽然接触密法,但判教观点则是“天台为主,密教从属”。但他接触空海之后,发现空海继承的密教正统,是以密教包容一切教义。这则是台密与东密的根本区别。

我们也许会发现,空海的教义是包容一切的,修行体系也是非常完整的,在此后几乎未见新的发展。而最澄则是独崇法华一门,显得非常狭隘,由于教法的不完备,发展过程中也派生出了各种宗派,且无一不是排他性的。之所以会如此,我觉得主要还是教法完备与否所造成的吧!

最澄童年的家庭环境中,也许培养了他那种非此即彼的选择性意志,青年时代固守比叡山专心佛道,而他的著作也都感觉非常清高、清纯。而与之相比,空海童年便接收儒学、道教的种种思想,培养了他比较重视氛围的抒情性性格。他早年的《三教指归》,晚年的《十住心论》《密藏宝钥》无不体现了他广阔的视野与包容的态度。

最后再来看看比叡山和高野山不同的风格。比叡山是以研修学问之山,教学是一个面向外部开放的体系,而最澄的继承者也在这里创造出了优秀的学问研究成果。而高野山则是更侧重于修禅,是一个面向内部的封闭体系,而空海的继承者更重视以心传心,不重视笔受,虽没留下什么丰富的研究成果,但我相信那里,一定培养出了很多以实修进入圣位的修道者。

通过如此的一番比较,我们会发现双璧有如此多的差异,当然我个人是非常倾向于空海的一些主张和风格,但也不能因此否定最样的风格。这可以说是日本文化本身具有的两种类型:

“排他性”——“包容性”

“开放教学”——“封闭实修”

“未完备的教法”——“完备的教法”。

佛教的传承,主要依靠的是僧团,而僧团和合共住则能够道业增上,而共住的地方就是僧伽蓝,到了中国就被称为“寺院”。

从早期的史料来看,僧伽蓝只是僧众集体居住的园子,在这样的地方可以给信中供僧培福的场所,以及成办僧众的羯磨,但更重要的还是依据佛陀的教导而道业互相增上。所以一个寺院如果不以佛法的修行放在首位,那么佛法的传播就会有种种的乱象出现。但如果一位具有证量的大德,发现没有合适传播其教法的寺院时,也许就会想到去建立独自的道场。

空海有着自己心中的想法,他入唐学习的正统密法,与当时一般佛教有着一个很大的区别,就是密法不是光停留在教理的学习,而是要通过外在的仪轨、内在的禅修而对佛性有直观的体验。重视教理的最澄曾向空海提出借阅《理趣经》,但遭到空海的拒绝,也许就是这方面的原因吧!密教的真理并非仅从语言知识而得,而是通过经典中开示的仪轨和方法去实践才能通达。

孤傲的最澄虽然没有与空海对抗的意思,但无论如何还是需要一个独立的道场来实践密法。那么道场建在哪里呢?此时的空海已经将目光锁定在了景色宜人的高野山上。

开创高野山

传说:空海从唐朝回国时,将自己所持的三钴杵抛向海边,祈愿本尊能为他选择一个弘扬密法的道场。在弘仁七年(816年),四十三岁的空海踏上寻找三钴杵的旅程。听到一位猎人说,在高野山出现了一个三钴杵,于是在这位猎人的带领下,在一棵树枝上找到了自己当年抛向大海的那支杵。今天,这棵三钴松仍立在高野山伽蓝大塔旁,那支存于金刚峰寺的飞行三钴也已经成了重要文化遗产。

不管这个传说是否属实,当时的高野山一定是一个环境优美、景色宜人、远离喧嚣的禅修宝地。

之后空海肯定就是要走一些政治手续了,上表申请等等。国家审批下来之后,弘仁十年(819年),终于要在山上建僧伽蓝了。当然,实地勘察、规划设计、化缘募捐等等都是少不了的事情。而高野山上修建的这座禅院,依金刚智译的《金刚峰楼阁一切瑜伽瑜祇经》,命名为金刚峰寺。而日后,这里也成为了空海最终的归宿。

也许他早已料到,这里将成为了影响日本佛教,影响到日本文化的祖庭。甚至影响世界佛教中的密法传承。今天,当我们再说汉传佛教有八大宗派时,一批批希求密法的行者,正在将这支法流从高野山传回。

0 阅读:25
是远行客呀

是远行客呀

不一定成功,不一定有用,旅行是点亮心灵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