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迎来历史性拐点——新能源车市占率突破50%,而在这场变革中,上汽通用五菱以全年超154万辆的总销量及新能源车型累计销量突破240万辆的亮眼成绩,稳居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前三。五菱这家曾以“秋名山神车”五菱宏光闻名的企业,如何在短短几年内完成从传统车企到新能源巨头的转型?其背后的战略逻辑值得深挖。
一、新能源战略的“五菱速度”:从跟随者到引领者
2024年,五菱新能源销量同比增长63%,占比首次超过总销量的50%,标志着其转型之路进入质变阶段。这一成绩的背后,是五菱“一二五”工程的系统性布局:通过广西新能源汽车实验室的研发突破,五菱构建了涵盖天舆架构、灵犀混动、神炼电池等六大核心技术的自有体系,实现了从电池安全到智能驾驶的全链路创新。例如,神炼电池在穿刺实验中表现出“不起火、不爆炸”的高安全性,而灵犀混动系统将热效率提升至43.2%,综合续航达1346公里(五菱星光S插混版),直接推动五菱星光家族销量同比增长868%。
市场定位的精准性是五菱的另一大优势。五菱以3万-17万元的价格区间覆盖了微型车——紧凑型SUV市场,既延续了“人民需要什么,五菱就造什么”的亲民路线,又通过宏光MINIEV(累计销量超145万辆)、缤果(年销23.6万辆)等爆款,牢牢占据了代步车市场第一份额。即便在比亚迪降价冲击下,五菱仍能通过“加量不加价”的策略维持其市场竞争力,例如将星光车型价格下探至10万元以内,巩固了其“性价比之王”的地位。
二、商乘并举:红标与银标的双线突围
五菱的转型并非单一路径,而是通过红标(商用车)与银标(乘用车)的双品牌战略实现市场全覆盖。
①红标:商用车新能源化破局
五菱红标2024年销量达到了590439辆,新能源渗透率突破20%,其中五菱扬光轻客连续9个月蝉联细分市场冠军。在此基础上,通过与宁德时代联合发布全球首个商用车换电战略,五菱推出液冷电池技术,并规划宏光增程版、之光EV等新车型,直击物流行业“成本敏感”痛点,将商用车新能源化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需求驱动。
②银标:乘用车高端化试水
2024年,五菱银标品牌以680,941辆的销量同比增长19.7%,缤果、星光等车型成为A0级市场新标杆。但五菱的高端化尝试仍面临一定挑战:星光家族年销量虽突破10万辆,但仅占新能源总销量的12.5%,且五菱新能源中主力车型价格仍集中在10万元以下。如何突破“低价标签”,将是五菱品牌升级的关键。
三、全球化进击:从东盟到世界的“五菱模式”
2024年,五菱海外出口车辆累计22.5万台,同比增长6.4%,其中五菱印尼公司2024年实现新能源整车零售13492辆,同比增长27%,市场新能源占有率超30%。2024年9月,五菱发布“一二三”东盟战略,其战略基点便是印尼等东盟市场,通过本土化生产、技术标准输出(如充电设施建设)和产业链协同(国轩高科等配套企业共同出海),构建了“整车出口+本地化运营”的生态闭环。五菱这一战略既推动了当地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展现了“中国智造”的实力,也让五菱离“全球新能源汽车普及者”的站位更进一步。
结语:五菱的“人民路线”还将走多远?
五菱转型之路的成功,本质上是将“人民需求”与“产业趋势”深度融合的结果,从商用车换电到微型代步车,其每一步都紧扣市场刚需。然而,随着新能源赛道进入“智能化+全球化”的下半场,五菱仍需在技术创新与品牌价值上实现双重突破。正如其总经理吕俊成所言:“大浪淘沙中,唯有主动变革才能站稳脚跟。” 未来,五菱能否从“爆款制造机”蜕变为“技术定义者”,将决定其能否真正引领全球新能源汽车的普及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