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反复变节的四姓家奴,顺治为何重用他?重用了为何绞死了他?
在清初的朝堂上,有这样一位特殊的人物:他曾是崇祯朝的探花郎,在李自成攻入北京时投靠大顺,随后又投奔南明弘光朝,最后又归降清朝。这样一位四姓家奴,本该遭到清廷的唾弃,却意外地得到了年轻的顺治帝青睐,被委以重任,官至吏部尚书。更令人不解的是,当他如日中天之时,突然遭到清廷大臣的弹劾,最终被顺治帝下令绞死。这位四姓家奴究竟是谁?他为何能得到顺治帝的重用?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他悲惨的结局?让我们走进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一、从探花郎到四姓家奴
崇祯十六年(1643年)的京城,一场决定无数读书人命运的殿试正在紫禁城举行。当年的主考官是内阁首辅陈演,殿试三甲榜单公布时,一个叫陈名夏的读书人名列三甲第三名,也就是探花。
这个成绩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要知道,在明朝科举制度中,能考中探花的人都是才华横溢之辈。陈名夏更是在殿试对策中写下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名句,得到了崇祯帝的亲自褒奖。
殿试结束后不久,陈名夏被任命为户科给事中,又兼任兵科给事中。这个官职虽然品级不高,但在明朝却是个实权要职。给事中有"风闻奏事"的特权,可以就朝廷政务、官员贪腐等问题直接向皇帝上奏。
那时的北京城,已经笼罩在战争的阴云之下。李自成的大顺军步步逼近,崇祯帝想要迁都南京避祸。就在这个关键时刻,陈名夏和其他科道官员联名上奏,坚决反对南迁。他们声称"北京乃祖宗根基,一旦南迁,天下必定大乱"。
1644年初春,李自成的大顺军攻入北京城。许多明朝官员纷纷自尽殉国,但陈名夏却选择了另一条路。他先是装病不出,等到大顺军完全控制北京后,就摘下乌纱帽,换上便服,主动投靠了李自成政权。
可是好景不长,大顺军入主北京后开始大肆抄没官员财产。陈名夏见势不妙,趁着李自成率军北上迎战清军的机会,连夜逃出北京城,往南京方向逃去。
到了南京,陈名夏又投靠了南明弘光政权。但弘光朝对这些从北京逃来的官员极为警惕,认为他们都是"附逆之臣"。陈名夏因此在南京过得并不如意,只能做个闲散官员。
1645年,清军南下,兵临南京城下。这一次,陈名夏没有再逃走。他和另一位明朝大员钱谦益一起,带领一批官员出城投降。在降表中,陈名夏写道:"昔年误随伪朝,今愿永事真主。"
就这样,短短一年多时间里,陈名夏先后效忠了大明、大顺、南明、大清四个朝廷。每次改换门庭,他都能找到冠冕堂皇的理由。这种行为,在当时的清廷大臣中引起了很大争议。有人说他是墙头草,见风使舵;也有人说他是明哲保身,识时务者为俊杰。但更让人想不到的是,这样一个"四姓家奴",即将在清朝的政坛上扮演一个举足轻重的角色。
二、在多尔衮与顺治之间周旋
陈名夏投降清朝后,本以为会受到清廷的猜忌,不料却遇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机会。1645年秋天,在一次朝会上,年仅七岁的顺治帝突然问起了这位前明探花的政见。陈名夏对答如流,引经据典,让在场的大臣们都颇为惊讶。
不过,摄政王多尔衮对这位善于言辞的汉官并不感冒。在一次私下场合,多尔衮当着众臣的面说道:"满洲入关,以武功立国,何须这些口舌之徒?"这句话传到陈名夏耳中,他立即改变了策略。
从此,陈名夏在朝堂上变得沉默寡言,只在顺治帝单独召见时才畅所欲言。每次召见,他都会带着一本《资治通鉴》,用历史故事来回答顺治帝的提问。这种方式让年幼的顺治帝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647年春天,清廷设立了"经筵讲官"一职,专门负责教授顺治帝经史典籍。陈名夏被选为讲官之一。在授课过程中,他特意挑选了一些关于少年天子如何掌握大权的历史故事,比如汉光武帝刘秀如何起于微末,最终统一天下的故事。
多尔衮虽然对陈名夏的做法心存芥蒂,但碍于他是教导皇帝的讲官,也不好明着为难。1648年,多尔衮破格提拔陈名夏为吏部左侍郎。表面上看是重用,实际上是想让这位口才出众的汉官专心处理政务,少接触顺治帝。
但事与愿违,陈名夏在吏部的表现更加出色。他推行了一项新政策:凡是满汉官员升迁,都要先过吏部考核。这一政策看似公平,实际上打破了满洲贵族的特权。一时间,朝廷内外对陈名夏的评价两极分化。
1649年冬天,多尔衮病重。在他卧病期间,陈名夏向顺治帝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建议:恢复明朝的六部制度,让汉官与满官共同治理天下。这个建议立即遭到了满洲勋贵的强烈反对。
但顺治帝却对这个提议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在随后的几个月里,他多次召见陈名夏,详细询问明朝的政治制度。这一举动让满洲贵族们感到不安,他们开始暗中商议对策。
1650年,多尔衮去世。陈名夏抓住这个机会,联合其他汉官上奏,建议顺治帝亲政。在这份奏折中,他巧妙地引用了《尚书》中的一句话:"君明则臣忠,父慈则子孝。"这句话正中顺治帝的心意。
就这样,陈名夏在多尔衮与顺治之间的周旋中,最终赢得了年轻皇帝的信任。但是,他的这种做法也为日后埋下了祸根。满洲贵族们虽然暂时沉默,但他们并没有忘记这个曾经是"四姓家奴"的汉官的所作所为。
三、清廷改革的推手
多尔衮去世后,陈名夏感到时机已到,开始在朝廷中推动一系列改革。1650年冬天,他向顺治帝提交了一份长达万言的奏折,详细阐述了三项重大改革方案。
第一项改革便是科举制度。当时的清廷科举,满汉考生分开取士,名额分配极不均衡。陈名夏提出了"一体取士"的主张,建议将满汉考生统一考试。在一次廷议中,他引用了唐太宗"以人才为己任"的典故,说服顺治帝在江南地区试行新的科举制度。
这项改革立即收到了成效。1651年春闱,江南乡试首次实行满汉同考。结果不仅考中了几位满族秀才,还有一位蒙古族举人脱颖而出。这个结果让顺治帝大为振奋,当即下令将这一制度推广到全国。
第二项改革涉及吏治。在明朝覆灭前,陈名夏曾亲眼目睹官场腐败之害。他向顺治帝建议设立"考功司",专门负责考察官员政绩。1651年三月,顺治帝采纳了这一建议,任命陈名夏为考功司首任司长。
考功司成立后,陈名夏立即展开工作。他创立了一套独特的考核标准,包括"廉洁奉公"、"政绩民意"等十项指标。每位官员都要接受年度考核,成绩分为优、良、中、差四等。考核结果直接关系到官员的升迁去留。
这项制度颇具创新性。比如,考核时不仅要看上司评价,还要听取民间意见。陈名夏甚至在各地设立了"意见箱",让百姓可以直接检举官员的不法行为。
第三项改革最为大胆,那就是推动满汉融合。1652年初,陈名夏向顺治帝提出了"五项融合建议":允许满汉通婚、统一服饰制度、推广双语教育、平等任用官员、统一赋税制度。
这些建议在朝廷引起了巨大争议。支持者认为这能促进民族团结,反对者则认为这会动摇清朝统治根基。争论最激烈的是服饰制度,当时清廷规定汉人必须剃发易服,但陈名夏建议允许官员在非正式场合可以穿汉服。
面对反对声浪,陈名夏采取了渐进策略。他先在教育方面着手,在京师设立了一所"满汉兼通馆",专门培养通晓满汉两种语言文字的人才。为了表达诚意,他自己也开始学习满语。
这些改革措施收到了一定成效。到1653年初,朝廷中已经有了不少满汉通晓的官员,一些满族贵族也开始学习汉语。然而,就在改革逐渐显现成效之时,一场意想不到的风暴正在酝酿。
四、权力斗争中的致命错误
1653年春,一场足以改变朝廷格局的风波悄然而起。这一年的正月十五元宵节,顺治帝在乾清宫设宴款待大臣。席间,陈名夏向皇帝提出了一个建议:"八旗子弟世袭官职的制度应当改革。"
这句话一出,宴席上顿时鸦雀无声。要知道,八旗世袭制是清朝立国的根本。在场的满族贵族们个个变了脸色。当时的都统赵良栋立即起身反驳:"八旗子弟世袭乃太祖皇帝定下的祖制,岂能轻易更改?"
但陈名夏并未就此罢休。三天后,他又上了一道奏折,详细列举了八旗世袭制的弊端。他提出,八旗子弟也应该通过科举考试获得官职,不能仅凭出身就能当官。这份奏折被御史范承谟看到后,立即传遍了整个朝堂。
满族贵族们群情激愤。他们联名上书,指责陈名夏"蓄意破坏满汉关系"。一时间,朝廷内部分成了两派:以陈名夏为首的改革派和以满族贵族为主的保守派。
事态进一步恶化是在二月初。陈名夏的门生,时任户部主事的杨维垣,在一份奏折中提出:"八旗子弟食俸太厚,应当裁减。"这无异于火上浇油。保守派立即反击,指控杨维垣"妄议国政",要求将其革职查办。
顺治帝面对两派争执,一时难以决断。他召集廷议,让双方当面辩论。在辩论中,陈名夏引经据典,列举汉唐以来的治国之道。但满族贵族们却搬出了努尔哈赤的遗训:"满洲根本在八旗,动摇八旗,即动摇国本。"
这场争论最终以陈名夏的妥协告终。他在廷议上公开表示:"臣之言或有不当,愿收回前议。"但事情并未就此结束。保守派抓住这个机会,开始对陈名夏展开全面围剿。
先是吏部尚书明善弹劾陈名夏"结党营私",指控他任用同乡同学。接着,兵部侍郎图海又告发他在考功司任内偏袒汉官。更要命的是,有人翻出了他在明末时期的一些诗文,说他"心怀故国,实为贰臣"。
面对这些指控,陈名夏一一作出解释。但他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在解释时,他说了一句"满人入主中原日短,不知汉家礼仪"的话。这句话立即被保守派抓住,上报给了顺治帝。
1654年初,形势已经完全对陈名夏不利。他的几个重要盟友相继被调离京城,考功司的权力也被大幅削减。而满族贵族们则开始在朝廷各个部门安插自己的亲信。一场足以颠覆陈名夏政治生命的风暴即将来临。
五、最后的结局
1654年三月的一个清晨,京城街头贴出了一张告示,上面列举了陈名夏的十二条罪状。这份告示的署名人是大学士宁完我,一位与陈名夏同样出身明朝的汉官。
这十二条罪状中,最严重的是"阴怀贰心,欲恢复故明"。宁完我在奏折中声称,陈名夏私下经常在家中摆放明朝历史书籍,与门客谈论明朝典故。更有甚者,他还收藏了一幅明朝宫廷画师所绘的《江山万里图》。
三月十五日,顺治帝召开廷议,专门讨论陈名夏案。会上,宁完我当场呈上了一封密信,这是陈名夏写给南京一位故交的家书。信中提到:"今日之事,不过权宜之计,他日必有变局。"这封信立即成为指控陈名夏的铁证。
但事情的转折出现在三月二十日。这一天,陈名夏的老对手、八旗都统赵良栋突然站出来为他说话。赵良栋说:"陈名夏虽有过失,但功大于过。若将其处死,恐寒了天下归顺之人的心。"
这番话让顺治帝陷入沉思。当天晚上,他破例召见了陈名夏的发妻徐氏。徐氏带着一份陈名夏在任考功司司长时的政绩簿,上面详细记录了他推行的各项改革措施。
然而,就在第二天,吏部尚书明善又递上了一份新的奏折,揭露陈名夏在推行改革时暗中收受贿赂的证据。这份奏折中附有多位官员的证词,证实陈名夏在任用官员时确实收受过财物。
三月二十五日,顺治帝下令将陈名夏收监。在狱中,陈名夏写下了一篇《自辨书》,详细解释自己的所作所为。他说:"臣所推行之改革,皆为江山社稷计,并非别有用心。"
四月初一,顺治帝再次召开廷议。这一次,朝中大臣几乎一边倒地要求处死陈名夏。就连一向支持他的汉官们也保持沉默。最后,顺治帝下令将陈名夏处以绞刑。
四月初三,陈名夏被押赴刑场。据《清史稿》记载,他走上刑场时神色如常,对行刑官说了一句话:"吾心问心无愧。"
陈名夏死后,他推行的诸多改革也随之终止。考功司被撤销,满汉融合政策被搁置,科举制度重新分开。顺治帝下令将其家产籍没,家人流放边疆。只有他的一位幼子被允许留在京城,改姓为金。
《清史稿》对陈名夏的评价是:"才高而不知止,智深而太过刚,终以此自毙。"这位四姓家奴,最终没能在新朝站稳脚跟,成为了权力斗争的牺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