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国军普通士兵每个月10块大洋为何还要“拉壮丁“?

博学的白云朵 2025-01-03 17:10:52

抗战时期国军普通士兵每个月10块大洋为何还要"拉壮丁"?

世人常说"钱能通神",可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即便是月薪10块大洋的高薪,却依然难以招募到足够的士兵。要知道,在抗战时期,一块大洋可是相当于如今3000元人民币的购买力啊!

那时的青年,本该是意气风发、建功立业的大好年华。可战争的阴影笼罩下,即便国军开出了相当于现今月薪3万元的优渥待遇,却还是不得不采取"拉壮丁"的方式来补充兵源。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如此诱人的待遇也难以吸引年轻人参军?为何国军不得不采取强制征兵的手段?背后又有着怎样鲜为人知的故事?

一、民国时期的军饷制度

世人皆知北洋政府时期军阀割据,却不知各地军阀的军饷发放可谓是五花八门,有的军阀占据盐税要地,有的控制关税要道,更有甚者直接向百姓搜刮。

1926年的一个春日,江浙一带的驻军正在操练,忽然传来一个消息:广东的革命军即将北上!这支革命军就是蒋介石领导的北伐军。当时的江浙军阀们正为军饷发放不足而焦头烂额,士兵们怨声载道。

要说这军饷问题,还得从1924年说起。那一年,孙中山在广州建立革命政权,开始整顿军纪。他看到全国军阀割据、各自为政的局面,便提出了"军政、训政、宪政"三步走的革命方略。

1932年,风云突变!蒋介石决定对全国军队进行大规模整编,首次提出了"统一军饷"的政策。这一政策的出台,不啻于平地一声惊雷!

江南某部队的老总听说此事,连忙跑到南京询问详情。原来,这项政策规定军队的军饷由财政部统一发放,各地不得再自行筹措。这位老总一听,顿时眉开眼笑——要知道,江浙一带富庶,若是由中央统一发饷,待遇必定比现在强得多。

这项政策一出,各地纷纷响应。一时间,连那些原本抗拒整编的军阀,也都摇身一变,争先恐后地要求接受整编。

可谁知道,这看似美好的军饷制度背后,还藏着一个鲜为人知的"双轨制"。财政部的官员们绞尽脑汁,想出了一个"平时薪饷"和"国难薪饷"的说法。这"国难薪饷"比"平时薪饷"要低得多,而实际执行的,永远都是那个低的标准。

就拿一个上将来说,按照"平时薪饷"标准该拿800大洋,可到了"国难薪饷"就只剩240大洋了!更别提普通士兵,原本10块大洋的月饷,愣是被砍到了7块。

这样的双轨制一直延续到抗战时期。有意思的是,每当有人问起为何不执行"平时薪饷",官员们总会搬出"国家困难"这块挡箭牌。可即便如此,这7块大洋的月饷在当时仍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到了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为了维持军队运转,财政部不得不开动印钞机,这一印就是八年。可随着法币贬值,原本还算优渥的军饷,也渐渐贬得不值钱了。

二、军饷标准的等级划分

世人都道"官大一级压死人",可你可知道在民国时期的军队里,这"一级"究竟能压出多少银子来?

说起军饷标准,可是有一段鲜为人知的典故。1932年的一天,国民政府军政部的一位参谋正在起草军饷标准表,忽然接到一个任务:要把所有军官和士兵的薪饷,都按照职务和军衔重新划分等级。

这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真让人伤透脑筋。一支军队里,从上将到二等兵,整整分了十几个等级!每个等级又要分平时和战时两种标准,这一算下来,可就是几十种不同的数额。

就拿军官来说,一个上将平时的月饷是800大洋,比一个上校足足高出560大洋!要知道,这可不是小数目,相当于现在的一百多万元呢!

可有趣的是,在职务对应关系上,一位军长的待遇反倒比上将要低得多。一个军长每月只能领到500大洋,这让不少人大感意外。原来,这里头还有一个讲究:军衔和职务是两回事,一个高军衔的人,不一定能担任高职务。

1933年春天,南京某军营里就发生了一件趣事。一位中将因为年纪大了,被安排担任了师长。按照军衔,他每月该领500大洋,可按照师长的职务,却只能领240大洋。这位老将军找到军政部讨说法,最后定下规矩:按较高的标准执行。

军官们的待遇尚且如此复杂,到了基层军官这里更是有说道。一个连长虽然顶着上尉的军衔,每月能领80大洋,但他手下的排长,即便是个少尉,每月也有42大洋进账。要知道,在当时一个普通工人的月工资也就3到5个大洋。

1934年,军政部还专门发了一份通告,强调军衔和职务待遇的区别。这份通告里明确规定:准尉虽然是军官,但月饷只有32大洋,比许多士官还要少。这可让不少准尉军官叫苦不迭。

更有意思的是职务津贴。一个团长除了领取上校的军饷240大洋外,还能额外领到职务津贴。可到了战时,这些津贴就全都泡汤了,只能按照"国难薪饷"的标准,领取120大洋的基本军饷。

不过即便如此,军官们的待遇比起普通百姓来说,仍然算得上优厚。就说一个最低级的少尉军官,每月也有30大洋进账,这在当时足够一家五口人生活无忧了。

每到发饷的日子,军营里总是热闹非凡。只见那会计官拿着一本厚厚的账册,每个人的军衔、职务都要核对再核对,生怕出了半点差错。毕竟在那个年代,军饷可不只是一串数字,而是关系到千万军人和他们家庭的生计。

三、士兵待遇的真相

世人都说当兵能领十块大洋,这待遇堪比现在的高薪白领。可谁又知道,这十块大洋背后,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辛酸故事。

1935年的一个秋日,江苏某部队的发饷现场,一位老兵正在排队等候。按照规定,他这个上等兵每月该领12块大洋。可到手时,却只有8块5角。原来这就是所谓的"国难薪饷",比正常标准足足少了近三分之一!

要说这军饷的实际情况,还得从等级说起。在国军中,士兵分为三等:上等兵、一等兵和二等兵。上等兵月饷12大洋,一等兵10.5大洋,二等兵则是10大洋。这看似不错的待遇,实则暗藏玄机。

1936年春天,南京某军营里就闹出了一件新鲜事。一位刚入伍的二等兵拿到7个大洋的军饷,高兴地要给家里寄钱。可等他拿着大洋去找换钱的,却发现这些大洋的购买力已经大不如前了。

原来,随着通货膨胀的加剧,大洋的价值在不断缩水。更糟糕的是,军饷发放经常不准时。有时候两三个月才发一次,等到发下来时,物价已经涨了好几番。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情况更是雪上加霜。某部队的一位老兵回忆说,有一次整整等了半年才领到军饷。这半年里,他们只能靠军需供应的口粮维持。而那些家在外地的士兵,连给家里寄钱都成了奢望。

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现象,就是"克扣军饷"。虽然中央规定了统一的发放标准,但在层层转交的过程中,总会不明不白地少掉一些。有的连长会说是"公费开支",有的营长则说是"共同储蓄"。

1938年,某部队的士兵们发现,每次发饷时总要先扣除一笔"伙食费"。这笔钱的数目不小,往往占到军饷的三分之一。而实际上,按规定伙食费应该是单独核算的,不该从军饷中扣除。

到了1939年,情况变得更加复杂。由于战事吃紧,许多部队开始发行"军票"代替大洋。这种军票在军营里可以使用,但到了地方上却经常遭到商贩们的拒收。

甚至出现过这样的情况:某部队的士兵们好不容易等到发饷日,却发现发下来的全是军票。等他们准备用军票买东西时,却发现集市上的商贩们都不认这个。最后,只能在军营的小卖部里换取日用品。

1940年后,随着战事的推进,军需供应也变得越发困难。有的部队开始采取"以物代钱"的方式发放军饷,把大米、布匹甚至香烟当作饷银的补充。这种方式虽然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但也让士兵们的实际收入变得更加难以衡量。

四、征兵困境的深层原因

世人都说当兵能得高薪,可又有谁知道,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里,一张薪饷单背后,竟然藏着如此多的无奈与辛酸。

1937年的一个夏日,浙江某县的征兵处外排起了长队。可这队伍并非踊跃参军的青年,而是前来打听亲人下落的家属。原来,在上一次战役中,该县参军的年轻人伤亡过半,这个惨痛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整个县城。

从那以后,每当征兵的队伍走进村庄,年轻人就纷纷躲进田野深处。就连那月领10块大洋的承诺,也难以打动他们。要知道,在战场上,一颗子弹就能结束一个人的生命,再多的军饷又有什么用?

1938年春天,江苏某村发生了一件令人深思的事。一位在外当兵的青年寄回了一封信,信中说他所在的部队在一次战斗中伤亡惨重,连长和几位排长都牺牲了。这封信在村里传开后,应征的年轻人更少了。

可战争就是这样,它不仅带走生命,还会摧毁整个家庭的生计。在农村,一个年轻劳动力的离去,往往意味着田地无人耕种,老人孩子无人照料。虽然当兵能领到不错的军饷,但这些钱能否按时寄回家,却成了最大的问题。

1939年,安徽某地的征兵工作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原来,当地的青壮年大都是家中的顶梁柱,一人种着数亩田地,养活着全家老小。如果参军入伍,家中的田地就会荒芜,全家的生计就会成问题。

更让人忧心的是士兵的社会地位。1940年,河南某县一位参军回乡的老兵讲述了他的经历。他说,虽然当兵能拿到不错的军饷,但在战场上九死一生的经历,让他回到家乡后总是睡不好觉。而且,由于长期在外当兵,与乡亲们也渐渐疏远了。

征兵困难的背后,还有一个现实问题:当时的农村青年大多没有受过教育,不少人连自己的名字都写不出来。这样的文化水平,在现代化的军队中往往难以胜任更专业的岗位,只能做些最基础的工作。

1941年,湖北某地的征兵官员就遇到了这样的尴尬:一批新兵到了部队后,因为看不懂指示牌,经常走错营房;因为不会写字,连最基本的军事训练记录都难以完成。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军队的战斗力,也让参军的积极性进一步降低。

到了1942年,战争已经持续了五年,伤亡的消息天天都在传来。此时,就算是月饷提高到了15块大洋,依然难以吸引年轻人参军。因为在老百姓看来,活着比什么都重要,更何况还要照顾家中的老小。

五、拉壮丁现象的由来

世人皆知拉壮丁之事,却不知这背后竟还有这样一段鲜为人知的往事。

1943年的一个深夜,浙江某村的村民们被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惊醒。只见一队士兵举着火把,挨家挨户地搜查适龄青年。这一夜,全村共有12名年轻人被带走,而他们的家人甚至连道别的机会都没有。

要说这拉壮丁的做法,还得从1942年说起。那时候,正规征兵的困难越来越大,一些地方官员为了完成征兵任务,开始采取强制手段。他们白天在村口设卡盘查,晚上突击搜查民房,甚至在集市上逮人。

说来也怪,这拉壮丁竟然还催生出了一个特殊的职业:"壮丁贩子"。这些人专门替地方政府抓壮丁,每抓到一个人就能得到一笔报酬。1944年春天,江苏某县就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个壮丁贩子为了多赚钱,竟然连十五岁的少年都不放过。

可更令人不安的是腐败现象。有钱人家通过各种关系给儿子找"后门",花钱买通征兵人员;穷人家的孩子却躲不过去,只能被抓去当兵。1944年秋天,安徽某地就出现过这样的情况:一个富户家的独子被抓后,第二天就莫名其妙地回来了,而隔壁贫农家的儿子却再也没回来过。

到了1945年初,拉壮丁的手段变得更加多样。有的地方官员在村里张贴告示,说是要召开"青年会议",结果青年们一到场就被押送上了军车。更有甚者,趁着年轻人在地里干活的时候突然包围,连逃跑的机会都不给。

这样的做法引发了民众的强烈反抗。在湖南某村,村民们组织起来,一旦发现有拉壮丁的队伍approaching,就敲锣打鼓报警,让年轻人及时躲藏。而在河北的一些地方,村民们甚至发展出了一套暗号系统,用不同的敲锣声来表示拉壮丁队伍的方位和人数。

1945年4月,四川某地发生了一件令人深思的事。一队拉壮丁的士兵进村后,发现村里的年轻人全都不见了。原来,村民们早就在村外的山洞里挖好了藏身之所,一有风吹草动就躲进去。这些藏身之所后来被当地人称为"壮丁洞"。

可即便如此,还是有不少年轻人躲不过去。被抓去的壮丁大多被送到新兵训练营,经过短暂的训练就被编入部队。由于训练仓促,这些"壮丁兵"在战场上的伤亡率往往比正常征召的士兵要高得多。

到了1945年夏天,抗战即将结束之际,拉壮丁的现象仍然存在。在一份当时的县志记载中写道:"是年夏,县境内适龄青年多隐匿山林,农田荒芜,妇孺啼哭,民不聊生。"这短短的几行字,道尽了那个时代的苦难。

0 阅读:0
博学的白云朵

博学的白云朵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