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孩子移民美国,我笑话邻居孩子回来种地,如今发现可怜的是我

不写散文诗 2025-01-10 12:29:17

文|翎谕

本文声明:本文为短篇小说,内容纯属虚构,请理性观看

前言

我和邻居老薛同一天生儿子,但是我的儿子从小聪明,学习成绩一直是全校前几,而老薛的儿子快2岁了,连个爸爸妈妈都说不清楚。

儿子大学毕业后,去美国深造,在那里定居,而老薛的儿子却要回来种地。

我心里笑话老薛儿子没出息,老薛真可怜,但是如今才发现我才是那个可怜人。

01

村里的老人都说,我家俊磊和老薛家小勇是同年同月同日生的,这在我们小小的村子里可是件稀罕事。

那年的夏天,我和老薛两家都沉浸在喜得贵子的喜悦中,街坊邻居们一个劲地说这两个孩子肯定是前世的缘分。

可随着孩子们一天天长大,两个孩子差异越来越明显。我家俊磊聪明伶俐,还没到一岁就会喊“爸爸”、“妈妈”,到了一岁半的时候,已经能说出好多句子了。

每次带他去集市,他奶声奶气地跟人打招呼,大家都夸他嘴甜。而老薛家的小勇,都快两岁了还只会咿咿呀呀,“爸爸”、“妈妈”都说不清楚,外人还说他是不是傻了。

每次上课,我家俊磊坐得端端正正的,老师教什么他学什么,一遍就能记住。回家后,他还会拿着小本子,把学过的字一遍遍地描,没多久就能认识一大堆字了。

可老薛家的小勇,上课就跟在梦游似的,老师讲课他就东张西望,问他问题也不知道答,经常一个字要教好多遍才能记住。

但老薛夫妻俩倒是出奇的有耐心,从来不催不急,小勇学得慢,他们就一遍遍地教,像老黄牛一样,慢慢地陪着孩子。

到了上小学的年纪,差距更明显了。俊磊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每次考试都是九十分以上,我们家的墙上贴满了他的奖状。

老师常常把他夸得天上有地下无,说他将来一定能考上重点大学。而小勇,不是倒数第一就是倒数第二,老师每次开家长会都把老薛夫妻叫去谈话。

我心里不免有些得意,没事就跟村里的人炫耀:“你看我家俊磊,这次考试又是全班第一,这孩子真是一点都不用我们操心。”

说这话的时候,我总是有意无意地瞥向老薛家的方向,心想:生个不成器的儿子,这日子得有多难熬啊。

可让我意外的是,老薛夫妻对小勇的态度始终如一。小勇学习慢,他们就每天晚上陪着写作业。他们从不在村里人面前抱怨孩子,也不跟小勇比较别人家的孩子。

02

时光飞逝,转眼间两个孩子就到了高考的年纪。这些年俊磊一直保持着他的优异成绩,是我们全村的骄傲。每次有人问起,我都忍不住挺直了腰板:“我家俊磊啊,从小学到高中,就没离开过年级前三名。”

那年的高考,我们全家都悬着一颗心。等到录取通知书寄来的那天,我激动得手都在发抖。

果然,俊磊被省重点大学的计算机系录取了!这个消息一传开,整个村子都沸腾了,大家都说我们家祖坟上冒青烟了,出了个这么争气的儿子。

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老薛家的小勇居然也考上了大学。虽说是个普通的农业院校,但对于一个从小学习成绩倒数的孩子来说,这已经是个不小的奇迹了。

老薛夫妻高兴得跟过年似的,放了好几天的鞭炮,还特意在村里摆了两桌酒席。

“学农业有什么出息?”我在心里暗暗想着,“现在的年轻人,谁还愿意回来种地?这不是自己把自己的路给堵死了吗?”

俊磊在大学里依然光芒四射,每学期都能拿奖学金。大三那年,他就开始准备出国深造,凭着优异的成绩,顺利申请到了美国一所名校的全额奖学金。

这下可让我更有面子了,逢人就说:“我家俊磊啊,马上就要去美国读研究生了,人家学校不光不收学费,还给生活费呢!”

而小勇在农业大学的日子,却和我想象的完全不一样。他仿佛找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专门研究起了有机种植和农产品深加工。

每个假期回来,都带着厚厚的笔记本,在自家的田里捣鼓着各种新品种。我常常看到他戴着草帽,在田间地头忙活,跟个老农似的。

有次在村口遇到老薛,他笑呵呵地说:“我家小勇说了,等毕业就回来种地,要把咱们村的土地都种出个新花样来。”

“种地?”我心里一阵好笑,“现在的年轻人,有几个愿意回农村?怕是毕业了也跟城里人一样,在写字楼里坐办公室去了。”

那时的我,哪里能想到,这两个截然不同的选择,会给两个家庭带来如此不同的未来。

03

俊磊在美国的日子过得顺风顺水,他在硅谷一家大公司找到了工作,年薪十几万美元。每次视频,他都会跟我们炫耀他的新车、新公寓,还有那些听都没听说过的高科技产品。

这天我正在村口乘凉,看见老薛家的小勇开着一辆皮卡车回来了。他大学毕业已经三个月了,我还以为他会改变主意去大城市找工作,没想到这孩子真的要回来种地。

“叔,这是我从学校买的优质果苗,准备在后山开个果园。”小勇跳下车,热情地跟我打招呼。我瞄了眼车上的果苗,心想:这年头谁还吃地里种的水果?超市里那些进口水果多好看啊。

老薛乐呵呵地帮儿子卸货,还跟我说:“小勇这娃子有想法,说要种无公害蔬菜,搞生态农业,听得我这个老汉都糊涂。不过他在学校学了四年,肯定比我们懂得多。”

我笑而不语,心里直犯嘀咕:现在的年轻人,放着好好的大学文凭不用,非要回来跟土地打交道,这不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吗?

小勇倒是干劲十足,很快就在村子周围承包了几十亩地

白天在地里忙活,晚上就抱着电脑研究市场行情,还注册了什么自媒体账号,天天发些种植视频。

这时候,俊磊在美国传来了一个好消息——他谈了个金发碧眼的女朋友,是他公司的同事。我们全家都高兴坏了,儿子这是要在美国扎根了啊!

俊磊在美国很快有了自己的孩子,可这孙子,我们却只能通过手机屏幕看看。儿媳妇是地道的美国人,不会说中文,我们连最基本的交流都成问题。

每次视频,就看着小孙子咿咿呀呀地说着听不懂的英文,我和老伴儿干着急却无能为力。

倒是俊磊对我们很孝顺,每个月都按时往家里打钱。可钱再多,也换不来天伦之乐啊!

去年过年,村里人都在串门,热热闹闹的,可我们家却冷清得很。电视里放着春晚,我和老伴儿却提不起半点兴致,只能发条微信给儿子,隔着半个地球说声“新年快乐”。

反观老薛家,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小勇这些年真让人刮目相看,他种的无公害蔬菜深受城里人欢迎,每天一大早就有订单。

他还和周边几个大型超市签了长期供货合同,光去年一年就挣了七八十万。

更让人没想到的是,小勇竟然在网上也闯出了名堂。他的短视频账号有了几十万粉丝,不少人专门来参观他的果园,学习种植技术。

他还带动村里好几户人家一起搞农业产业,建起了合作社,统一品牌销售。

有天傍晚,我在村口的老槐树下歇息,看见小勇骑着电动车带着一筐刚摘的水果,挨家挨户给村里的老人送。他给每家都是最好的果子,说是要让乡亲们都尝尝。

老薛媳妇在街上遇到我,笑着说:“你是不知道,现在城里人都说咱们村的水果好,连市里的几个大酒店都来订货呢!”

我干笑两声,心里五味杂陈。记得去年夏天,我问俊磊什么时候回来,他支支吾吾地说美国那边工作忙,休假时间短,等以后有机会吧。可这个“以后”,究竟是什么时候呢?

04

那是去年深秋的一个下午,我照常去村口遛弯。天气阴沉沉的,地上落了一层梧桐叶,有些湿滑。

我的老毛病——关节炎又犯了,走路时左腿有点不利索。不知怎么的,脚下一滑,整个人重重地摔在了地上。

疼,钻心的疼!我想爬起来,可左腿完全使不上力。老伴儿吓坏了,又扶不动我,只能在旁边急得直跺脚:“可怎么办哟,这可怎么办哟!”眼看天就要黑了,路上一个人影都没有。

就在这时,老薛家的院门“吱呀”一声开了。“大林叔,怎么了这是?”小勇箭一般冲了出来。他二话不说,蹲下来检查我的伤势,一边安慰我别着急,一边掏出手机叫他爸过来帮忙。

老薛很快就来了,父子俩七手八脚地把我扶进他们的皮卡车。“得赶紧去医院看看,别是骨折了。”小勇一边发动车子,一边让他妈帮我老伴儿打电话通知俊磊。

到了医院,小勇推着轮椅,老薛跑前跑后地挂号、交费。拍了片子才知道,果然是骨折了。

大夫说要住院观察,还得做个小手术。这一番折腾,等安顿下来都快半夜了,可老薛父子俩一直没走,怕我们老两口照顾不好。

住院期间,小勇几乎天天来。他每天忙完果园的活儿,就骑着电动车来医院,给我们送些新鲜的水果,陪我说说话。有时候碰上要打针换药,他就主动帮我去排队,一点都不嫌麻烦。

俊磊知道这事后,立马给我转了2万块钱,说是让我安心养病,别省钱。可是钱再多,也换不来一句贴心的话,一个搀扶的手啊。

出院那天,又是小勇开车来接我。路上,他还特意放慢车速,选平稳的路段走,生怕颠着我。到家后,他帮我们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还搬来个轮椅,方便我出行。

这一摔,像是摔醒了我。躺在病床上的那段日子,我总是在想,我这一辈子到底算成功还是失败?

村里人都说我家俊磊有出息,在美国买房子、娶洋媳妇,一年挣好几十万。可是当我和老伴儿生病时,却只能看着手机里冰冷的转账提醒;过年过节时,也只能对着屏幕干巴巴地说几句祝福的话。

前几天,村里开了个产业发展会,小勇上台介绍他们合作社的情况。短短几年,光去年就帮助村里二十多户人家增收十万以上。台下的人听得聚精会神,不时响起阵阵掌声。

老薛坐在我旁边,笑得嘴都合不拢:“你是不知道,现在城里人都爱吃咱们村的水果,连电视台都来采访过好几次。小勇还请了几个农业专家来村里,教大家使用新技术。这娃子,真是有心了。”

看着台上意气风发的小勇,我忽然明白了,真正的成功不是活在别人的羡慕里,而是活在父母和乡亲们的笑容里。

小勇虽然没有出国,没有高薪,但他用自己的方式实现了人生价值,不仅让父母安享晚年,还带领乡亲们过上了好日子。

现在想想,那些年我总觉得老薛家的孩子不如我家的强,处处要比较,处处要炫耀。可到头来,真正过得舒心的,反倒是老薛一家。

小勇在家门口创业,和父母儿女天天见面,和乡亲们其乐融融。而我呢,虽然儿子“出息”了,可换来的却是无尽的思念和落寞。

昨天,我又看见小勇骑着电动车,挨家挨户给老人送水果。他手里还多提了一袋,说是特意给我们留的:“大林叔,这是我们果园新品种的冬桃,您尝尝看,甜得很。”

我接过水果,心里突然酸涩难耐。原来,人这一辈子,不是比谁挣的钱多,也不是比谁的孩子出息,而是比谁活得更有温度、更有人情味啊!如今发现,可怜的,或许真的是我自己。

本文声明:本文为短篇小说,内容纯属虚构,请理性观看,配图来自网络

0 阅读: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