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8月14日上午,中央党史研究室的廖盖隆等同志在北京后海和徐向前元帅进行了一次谈话,谈话的内容主要涉及红四方面军和西路军的历史。
谈起红四方面军的历史,1935年9月的草地分兵,显然是一个无法绕开的问题,而众说纷纭的“草地密电”则是这个问题的重中之重。
在谈到“草地密电”的时候,徐向前元帅郑重地说道:“至于张国焘是否发过要‘武力解决中央’的电报,我负责任地对你们说,我是没有看到过的。”
徐向前元帅指出,当时红军是有严格保密制度的,像这种机密的电报,一定是指定某人译的。电报说发给谁,译完了就直接拿给这位首长看。这样的电报,不是一般人可以看到的,不是什么人都可以看的,这是军队的保密制度。张国焘发的这类电报都是指定人译的,但(“草地密电”)谁译的我不知道。有没有这电报?谁看过?我不知道。过去都是这样传说。
党史研究室副主任廖盖隆同志对徐向前说,关于这封电报,宋侃夫同志曾到党史研究室谈过。
宋侃夫曾任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电台台长、红四方面军总部电务处处长兼第三电台台长,他对廖盖隆说过,当时红四方面军的电报都经过他的手,而他没有发过要“武力解决”字样的电报。但宋侃夫也说,张国焘要四方面军南下的电报是有的。
徐向前说:南下电报是肯定有的。我们同意南下,是犯了错误的。
廖盖隆由此提出一个观点:中央看到了张国焘要四方面军南下的电报,感到处境危险,所以立即离开四方面军北上了。而这个南下电报,可能就是所谓的“草地密电”,主要问题是电报用的什么措辞,现在有不同的说法。
简单来说,就是有两种可能:第一,“草地密电”确实存在,但徐向前、宋侃夫没有看到,这种可能性是比较小的;第二,“草地密电”就是大家都公认有的南下电报,只不过大家对电报的具体内容有所争议,尤其是其中有没有“武力解决”这几个字。
张国焘发来的那封南下电报,徐向前和宋侃夫都说肯定是有的,这封电报的发送于1935年9月8日22时,内容如下:
徐、陈:
一、三军暂停留向罗达进,右路军即准备南下,立即设法解(决)南下的问题,右路皮衣已备否。即覆。
电报很可能就是所谓的“草地密电”。杨尚昆同志认为,军用的电报都是以专用的密码拍发的,还有不同的密级,可以都叫密电。后来中央北上后,给张国焘发的电报中,第一句话就是“陈(昌浩)谈右路军南下电令”,之后又批评张国焘:“不得中央的同意,私自把部队向对于红军极端危险的方向调走。”证明中央看到了上述的那封电报。
这封电报中,最重要的几个字是:“暂停留……右路军即准备南下,立即设法解(决)南下的问题”。更关键的在于收件人是“徐、陈”,而没有一并转发给中央。也就是说,张国焘绕过中央,“密令”右路军立即南下,并“设法”解决南下的问题。他这“设法”是什么意思?在双方意见发生严重分歧,张国焘拥兵自重的情况下,他的这份电报虽然没有明确指出“武力解决”,但字里行间都透露着诡谲和凶险。
所以,廖盖隆同志认为:“中央看到了张国焘要四方面军南下的电报,感到处境危险,所以立即离开四方面军北上了。”这个看法是很有道理的。
其实你看没看到过已经不重要了,关键是做对了,最后成功了,这就够了。世上有的事是不看过程与细节,而只看结果的。
叶帅明确指出该电报是张国焘发给陈昌浩的,送达时陈昌浩正在开会讲话,这才由叶帅签收。徐帅、宋侃夫不知道不是很正常吗?
通常的说法是,会议中叶帅先看到了电报,拿去报告了中央。强调徐帅没看到电报,就否定电报的存在,逻辑上说不通。
我也没看到!但事实不等于没有。
如果是专门密电,昌浩政委应该是有译电码,送报员把译过的密电拿给昌浩政委,这本身就不可能。
徐向前是普通指挥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