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返两千多,上希腊的一个岛,值吗?
作为旅行博主应该去打卡那些著名地标,那些中国人扎堆的地方意味着更多的流量,可我,我俩,都是喜欢冷门,逆着人群走。
有人说我活得不自在,太爱跟自己较劲,解脱不了。
他说得对,我讨厌这个时代,因此所有的努力都是远离,远离时代和这个时代的人群,但仅仅是无谓的挣扎,终究活在这个时代。
可是,越挣扎会越自由。
人群都是簇拥在漂亮的地方,在哪拍出的照片能比看着的美,哪就是人最多的地方。克里特岛不以景色和建筑闻名,这个岛上的中国游客很少。
克里特岛是欧洲文明的发源地,克里特文明、迈锡尼文明、古希腊文明、古罗马文明,欧洲的早期文明是按这个顺序发展来的,克里特文明始于公元前三千年。
很多人来过无数次欧洲,结果连基本历史都搞不清楚,基本建筑风格和时期也区分不了,只知道拍照打卡,最后只落个审美疲劳,多没劲啊。不过很多中国人连自己的历史文化都记不清楚,每到一个古城都说跟丽江一样。
真不明白为什么,人的脑子没有退化,但获取的信息内容远不如三四十年前,那会儿流行严肃也流行实验的内容,现在流行的都是空洞的碎片化信息。
当我把克里特岛博物馆的藏品照片发给朋友时,无人不惊叹:人类果然在退化。
哪怕是做艺术的朋友也是同样的惊叹。
从希腊出发的时候,天色死气沉沉的,后来越来越暗,离落日还早,但已变得昏黄。凯凯说这是来自北非的沙尘暴。
希腊南边有许多岛屿,坐了九个小时的渡轮,我们来到了克里特岛。
这里是爱琴海文明的高峰,整个西方世界最美丽的神话故事、最美丽的建筑和艺术,无不来源于这里。但我们没有像所有费劲吧啦、可算来到这里的游客那样,虔诚的直奔米诺斯王宫。反而找了一处偏僻的沙滩,沙滩的入口坐了个看羊的牧羊人,他帮我们打开绳子系的铁门,告诉我们大海是所有人的。
铁门是用来关羊的,所以用绳子系铁门。
巨大的海浪声冲击着帐篷,克里特人对世界的贡献,并不是建造了许多提高GDP的遗迹,而是认识美的同时表达美,亲近这边大海,诗意的栖居。
可能讲文化不能说明我的执念,换个解释,它也是《月亮与六便士》中,原型主人公去的那个岛。
我没有去任何应该去的景点,只是漫不经心的坐在海边,那些爱美的克里特人在五千年前,也曾像我这样坐在海边眺望大海吧。就这同一片大海。
夜晚风大,海浪声盖过一切。
这辈子头一次捡到画了画的石头。
早晨七点半,被闹钟吵醒,满帐篷的翻手机,找不到哪个没关。建初翻个身说:“是外面的鸟叫”。
稀稀疏疏的声音,打开帐篷看见克里特岛特有的羊。
有人说你这么苦逼流浪有什么意义?意义,什么是意义?这只是生活本来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