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善盟及下辖的几个县,改回古称,会不会提高旅游经济和知名度

熙来攘去世界 2025-04-04 04:29:43

阿拉善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最西部,与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及蒙古国相邻,是一个拥有丰富历史文化和独特自然景观的地区。其下辖阿拉善左旗、阿拉善右旗和额济纳旗,每个地区都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文化特色。

阿拉善盟的古称与历史

“阿拉善”一词,最早记载于《蒙古秘史》。据《蒙古秘史》记载,成吉思汗率兵西征唐古特时,西夏国“有阿剌筛营之地”。“狗儿年秋(1226年),成吉思汗率兵攻打西夏,与西夏大将阿沙敢布在阿剌筛激战。阿沙敢布战败,西夏遂亡。”“阿剌筛”即“阿拉夏”(阿拉善)的音转。这是“阿剌筛”第一次载入史册。

关于“阿拉善”地名的由来,主要有两种观点:

1. 贺兰山音转说:此观点为大多数学者认同,并被广泛采用于有关阿拉善的各种史料和志书记载中。据《大清一统志》记载,“贺兰山在(阿拉善)旗东,与宁夏边接界,土人名阿拉善山。”魏源在《圣武记》中沿用此说法:“贺兰山厄鲁特者,俗所称阿拉山蒙古也。阿拉山即贺兰山,亦讹阿拉善,皆语音之转。”阿拉善地区汉代属北地郡,后归前凉、后凉、北凉至唐,唐属于甘州(今张掖)、凉州(今武威),归河西节度使管辖;宋代属西夏版图;元代属行中书省;明代“为边外地”,东西蒙古诸部落曾先后雄踞此地。

2. 龙头山音转说:此观点是近两年新提出的。据《阿拉善蒙古研究》一书介绍,龙头山位居甘州北部山丹城附近,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当时居于甘、凉一带边外的和硕特部民众(即阿拉善和硕特之前身)向清政府提出“赐居”的请求。清政府派理藩院侍郎拉笃祜对龙头山的位置进行了详细勘察,并覆奏称:“蒙古称龙头山谓之‘阿喇克鄂拉’,乃甘州城北东大山之脉络,绵衍边境。”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清政府正式为和罗理等人划定的游牧地,即是在以和罗理请求的“阿喇克山之阴”的基础上形成的,大致位置为龙头山以北,贺兰山以西,额济纳河的东、喀尔喀蒙古以南的区域。这一固定游牧区域的划定,标志着阿拉善和硕特蒙古部落的形成,同时也标志着“阿拉善”这一地域名称的出现。认为由“阿喇山”语音转变而来的“阿拉善”一名,其最初来源应追溯至“龙头山”,而非“贺兰山”。

阿拉善盟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早在旧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活动。阿拉善地区是远古人类的发祥地之一,阿拉善右旗雅布赖山洞穴彩喷手印岩画和阿拉善左旗大量细石器文化遗存的发现,证明了这一点。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阿拉善地区东北部始设北地郡。汉代,阿拉善地区分属北地、武威、张掖三郡管辖。汉武帝太初三年(公元前102年),征发兵卒18万到河西戍边屯田,北置居延、休屠两县。汉宣帝本始元年(公元前73年),居延县隶属张掖郡管理。

康熙年间,卫拉特和硕特部从新疆天山迁徙到阿拉善高原,土尔扈特部从伏尔加河万里东归到额济纳河流域。清代设阿拉善和硕特旗和额济纳旧土尔扈特旗两个特别旗。1949年阿拉善和硕特旗、额济纳土尔扈特旗和平解放。1980年5月成立阿拉善盟。

下辖县区的古称与历史

阿拉善左旗

阿拉善左旗,隶属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贺兰山西麓,阿拉善盟东部地区。其古称与“阿拉善”紧密相关,是阿拉善和硕特旗的重要组成部分。

阿拉善左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春秋时属秦,汉代属北地、武威、张掖三郡。晋为前凉、后凉、北凉所据。唐属河西节度使。宋景德中入于西夏,设贺兰山防区坚军。元隶属于甘肃行中书省。明初为今伊盟之鄂尔多斯居住。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按内蒙古四十九旗之例,编为阿拉善和硕特旗,直属清朝理藩院。

阿拉善左旗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例如,广宗寺、福因寺等寺庙是阿拉善盟境内的重要宗教场所,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此外,阿拉善左旗还是恐龙化石的产地,在吉兰太苏木境内发现了距今一亿三千万年至七千万年前的恐龙化石和十分完好的恐龙蛋化石。

阿拉善右旗

阿拉善右旗,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辖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阿拉善盟西南部,地处龙首山与合黎山北麓。其古称同样与“阿拉善”有关,是阿拉善和硕特旗的另一部分。

阿拉善右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游牧民族的活动时期。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这里曾是匈奴、突厥、鲜卑等游牧民族的栖息地。清朝时期,阿拉善右旗作为阿拉善和硕特旗的一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民族传统。

阿拉善右旗拥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巴丹吉林沙漠是中国第三大沙漠、第二大流动沙漠,是阿拉善右旗的重要自然景观之一。此外,曼德拉山岩画等古代岩画群也是阿拉善右旗的重要文化遗产,这些岩画对研究我国古代社会发展史、民族史、畜牧史等具有重要价值。

额济纳旗

额济纳旗,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辖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阿拉善盟西部,地处蒙古高原和阿尔泰山脉交汇处。其古称“亦集乃”,系西夏党项族语,意为“黑水”。

额济纳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设置额济纳旧土尔扈特特别旗。额济纳旗在历史上曾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之一,见证了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额济纳旗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胡杨林风景区、居延海风景、额济纳胡杨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是额济纳旗的重要旅游景点。此外,额济纳旗还是居延汉简的出土地之一,这些汉简对研究我国古代历史、文化、军事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阿拉善盟及其下辖县区丰富的古称背后,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这些历史文化是阿拉善盟的宝贵财富,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传承方面,阿拉善盟通过多种方式保护和弘扬本地的历史文化。例如,加强对历史遗迹的保护和修缮工作,让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和感受古代文明的魅力。同时,开展民俗文化活动,如那达慕大会等传统节日庆典活动,传承和展示蒙古族的传统体育、艺术和文化。在教育领域,将本地的历史文化纳入教材体系之中,培养青少年对家乡历史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在发展方面,阿拉善盟将历史文化与现代旅游相结合,打造具有特色的旅游品牌。游客可以参观古老的岩画、寺庙等历史遗迹,体验传统的游牧生活和文化习俗。这不仅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壮大,也为历史文化的传承提供了新的途径和平台。此外,阿拉善盟还注重文化产业的发展壮大,开发具有本地特色的文化产品和旅游纪念品等商品,让历史文化在现代社会中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

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尽管阿拉善盟及其下辖县区在历史文化传承和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进展,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例如,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化的发展推进,一些传统的游牧文化和生活方式正在逐渐消失或淡化;年轻一代对本土历史文化的了解和认同感有所减弱或缺失;旅游开发过程中也可能对历史文化遗迹和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或影响等问题都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和关注。

然而,阿拉善盟也面临着诸多机遇和发展前景。国家对文化遗产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为阿拉善盟的历史文化传承和生态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需求的不断增加,阿拉善盟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生态景观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空间;同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发展,也为阿拉善盟的历史文化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方法等机遇和优势条件。

0 阅读:0
熙来攘去世界

熙来攘去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