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探源:要字本义

云鹤阁课程 2024-03-12 21:26:56

作者:万庆涛 王鸿杰

  原始汉字的创造,离不开原始社会的生活环境和生活需要。每一个原始汉字都是古人日常生活的写照——或者是大自然的各种事物,或者是人们为了生活而创造的事物,或者是事物与事物之间或人与人之间亦或人与事物之间的相互关联。

  这些原始汉字一开始只是符号,后来慢慢演化成原始汉字。

  要想理解汉字本义,就要展开想象,把自己置身于一万年前新石器时代大自然场景中,寻找华夏先民创造文字时的感觉。

要字演变自编

  要字,现代汉语常用字。《说文解字》认为,“(要)身中也。象人要自{双手叉腰}之形。从{双手叉腰},交省聲。”意思是,要是形声字,本义是腰。

  《字源》则认为,“(要)构形不明。《说文》以‘要’为‘腰’的本字。”并指出《说文解字》是就秦小篆所做的解释,“小篆字形立说”。“秦、汉的古隶和今隶也都是由这一形体演变而来。从这个字形下部从女、从交叉两手来看,《说文》以其为‘腰’的本字或许是可信的。”就是说,《字源》对要字的构型和本义都不能肯定。

要字本义女子扎发辫

  实际上,要字两个甲骨文字形都是女子梳头扎辫子的背面:第一种由三部分组成,左右合拢的一双手,中间上部是人的后脑勺,圆形表示头,圆形中间的一点表示发辫,中间下部为女字;第二种由三部分组成,左右合拢的一双手,中间上部是头上的波纹长发,中间下部是女字。

  从以上两个甲骨文字形看,要字要表达的是女子在梳头扎辫子的情景。远古时期,华夏先民无论男女都留长发。长发在劳作的时候不方便,于是必须每天外出劳作时把头发扎起来。男人的头发好办,挽起来打个结,即可外出打猎。女人天生爱美,她们会把头发扎出各种花样的辫子,然后做家务,看孩子,在居所附近采集。华夏先民根据女人每天扎辫子这个活动,创造了要字,表示每天都要做的事情,会意必须,应当。

  由于甲骨文要字中的圆形中间一点与表示太阳的“日”容易混淆而且不好理解,因此西周金文字形发生了变化,力求更加直观表现女子扎辫子的样子。把甲骨文两种字形合并,保留后脑勺圆形轮廓,把波纹长发横向放置在圆形轮廓内(是要簋),有的字形的波纹不明显变成短横(口方鼎)。

  战国时期,秦简字形继承了西周金文,但也有变形,把表示后脑的波纹头发演变为发辫几股交叉在后脑勺的圆形轮廓内。这种字形在西汉竹简(银雀山竹简)和帛书(马王堆帛书)中依然保留。马王堆帛书的要字有所变化,把竹简中表示几股发辫的交叉的方向从X形旋转90度,变成十字交叉,同时,还把双手与后脑勺的发辫连写在一起,为后来要字隶书变成上下两部分提供了可能。至东汉时,隶书字形演变为上下结构,上为西,下为女,与现代汉字相同。自此,要字的字形彻底固定下来。

  《说文解字》采用的小篆字形,上下结构,上半部为双手中间有“幺(头发丝)”表示扎发辫,下半部把女字简化作人字的变形“儿”,同时收录从战国秦简演变来的篆书,即上半部分为双手扎发辫,下部分为女字。

  综上所述,要字是会意字,甲骨文字形就是一幅画,表示女子在扎发辫,才能开始一天的劳作,不能披头散发,不便劳作,会意必须,应当。

  要字的衍生字“腰”,是从扎发辫的具体动作衍生出来的。女人扎发辫,一般会从头发的中间开始,并在距发梢稍远的位置扎住,不使发辫散乱,引申指人的身体的中间,并加肉(月)字旁,写作腰。同时,远古时代,人们穿衣非常宽松,需要在腰间扎一根绳或布条,便于劳作,于是又产生了腰字的异体字䙅字。

娄字演变(《字源》)

  顺便说一句,有人认为,要字的第一种甲骨文字形是婁(娄)字。笔者认为,要字和娄字的甲骨文字形确实有共同点——都与扎发辫有关,不过娄字仅表示一层一层向上扎高耸的发辫。因此,娄字的衍生字有一层一层叠起的意思,如“楼”。

0 阅读:2

云鹤阁课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