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大明第一才子,词比苏轼:滚滚长江东逝水

正大光明扑克 2025-01-24 21:19:21

明孝宗弘治元年(1488 年),杨慎出生了,他来自一个富贵显赫的家庭。他的父亲是杨廷和,在弘治年间担任吏部尚书,到了正德、嘉靖时期,更是成为内阁首辅以及武英殿大学士。

杨家世代崇尚读书,杨慎打小就受到良好的影响,头脑特别聪明。他三岁就能认识上千字,五岁可以背诵唐诗,八岁对四书五经十分熟悉,十二岁时经史子集都能熟练背诵,绝对是个神童。

天才少年杨慎首次参加乡试,轻轻松松就拿下了第一名。其他人中举后高兴得近乎疯狂,可他却神情淡定,好像这结果早就在他的预料之内。他认为读书、科举、完善自身和管理家庭有着先后顺序,心中有着治理国家、使天下太平的远大志向。

那时候在明朝举行科举,乡试是省级的选拔考试,从乡试中胜出的人都汇集到京城,参加会试。杨慎在会试里也是很出众的,主考官很看重他,把他的试卷放到了最前面。可谁能想到,一场意外的烛火之灾,将他的试卷给烧没了,原本大好的前途一下子变得灰暗,他也只能无奈地名落孙山。

年轻的杨慎,心境跟当年同样落榜的王守仁一样平和。那时的他正值青春,对未来充满期待,渴望着能实现快乐、自由和理想。

三年后,杨慎再次参加会试,成功通过,接着就瞄准了殿试。殿试把全国的精英都聚集到了一起,考生们在皇帝面前一较高下。虽说这场考试不会淘汰考生,只是给他们排个名次,可要想排名靠前,那可是相当困难的。

杨慎轻轻松松便拔得头筹,成为了当年的状元,从而进入大明官场。他官居从六品,承担着编修先帝实录、记录皇帝言行以及撰写讲话稿等重要事务,能够近距离地对明武宗朱厚照进行观察。

朱厚照这人简直就是个混世大魔王,在宫里沉迷于声色犬马,甚至自己搞了个类似“KTV”的地方;在宫外那更是任性胡来,不是出关去和蒙古打仗,就是下江南戏弄宁王,连烟花柳巷之地也不放过。杨慎是接受正统儒家教育的人,怎能忍受皇帝这样的行为呢,于是写了一封《丁丑封事》的奏疏,言辞特别尖锐,把朱厚照狠狠地批评了一顿。可是,这奏疏递上去后,就像石头扔进大海里一样,朱厚照根本就不理睬。

满怀热忱的杨慎,首次对自己所秉持的准则出现了怀疑。

他原本觉得这世界非黑即白,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只要努力就能让一切回归正轨,然而现实却狠狠给了他一个打击,最终他心灰意冷地辞去了官职。

正德皇帝去世后,嘉靖皇帝登上了皇位。

嘉靖原本是藩王,由于正德皇帝没有子嗣,这才坐上皇位。朝中大臣把他当作小宗,执意要他尊弘治皇帝为父亲,嘉靖当然不愿意,于是君臣之间的矛盾逐渐产生。嘉靖为了培养自己的势力,把曾对正德有不满的杨慎恢复原职,还让他在身边讲学。可杨慎还是直言直语,动不动就讲圣贤的道理,这让嘉靖很不高兴。杨慎也看出这位皇帝难以教导,便又有了辞官的念头。

就在这个时候,嘉靖打算把自己的生父追封为皇帝,并且要放进太庙祭祀,这一下可惹出大麻烦了。杨慎觉得,这个举动严重冲击了正统的儒学观念和朝廷的制度,会把皇室血脉传承的正统性给搞坏了。他气得不行,赶忙联合了 229 个同事,一起到紫禁城的协和门,也就是祖师门那儿,趴在地上大哭,喊着冤枉,把大臣们上朝的路都给堵住了,还说“国家培养士人一百五十年,秉持正义、为节而死就在今天”,摆出了一副要以死进谏的样子。

才 18 岁的嘉靖没见过这种场面,气急败坏之下,让锦衣卫把闹事的大臣都关进监狱。杨慎被当成重点惩治的人,七月十五就被抓了,十七号被廷杖,打得不省人事;过了十天又被狠狠打了一顿,打得皮开肉绽,骨头都断了,筋也伤了。这廷杖可不单单是身体上的折磨,对于看重名声和节操的士大夫来说,更是精神上的侮辱。

随后,杨慎遭到流放,被发往云南永昌卫。

谁能料到,这一场流放,居然变成了杨慎的新生机遇。摆脱了朝堂的争斗、政治的漩涡,他在滇南收获了自由和愉悦。过去一味地坚守礼教、追求政治理想,结果处处受挫;现在身处山水之中,给百姓编纂史书、谋取福祉,并且组织人员去征讨反贼,他终于开始为自己而生活了。

在这段时间里,他创作出了那首流传千古的《临江仙》。

“滔滔长江水向东流去,浪花把诸多英雄都冲洗尽了。是是非非、成功失败,转瞬间都成空。青葱的山峦依然还在,夕阳却不知已红过多少回。头发花白的渔夫和樵夫在江边小洲上,早已习惯看那秋天的月亮和春天的风儿。一壶浑浊的酒让人欣喜相逢。古往今来多少事,全都在谈笑间讲述。”

杨慎确实有才,这没啥可怀疑的,不过他早年在官场上的道路并不顺利,这也暴露出他当官时的不成熟。

在经历了诸多风雨后,他总算清楚了,做人要有气节,可当官得实实在在为百姓做事,光说些大道理,一味地遵循祖宗的旧规矩,对国家和百姓都没有啥好处。

明朝有三大才子,解缙把朱棣给得罪了,结果在雪地里被冻死;徐渭想求死却死不成,只能穷困潦倒地度过残生。

杨慎最终客死他乡,没能回到故乡,嘉靖当政期间有六次大赦,可都没杨慎什么事。不过,他在边地重新找到了自己,内心已然变得光明且纯净。

就像王守仁临终时所说的“此心光明,亦复何言”那样,杨慎也在充满波折的人生里,找到了属于他自己的心灵栖息之地,以特别的方式谱写了他一生的传奇故事。

0 阅读:10
正大光明扑克

正大光明扑克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