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水之盟耻辱在哪里?面对武力恐吓,李世民本可一战,却只能隐忍

雁芙说历史 2024-03-17 09:22:45

626年八月初九,玄武门事变发生两个月后,唐高祖李渊将皇位传给了太子李世民,从此,大唐王朝迎来了属于李世民的时代。

谁知,正当李世民准备大展拳脚时,东突厥知道唐朝发生政变导致权力更迭后,认为有机可乘,颉利可汗遂于八月十九日发兵十余万,进攻泾州。

八月二十日,突厥大军攻破泾州,一路势如破竹,大举进攻武功(陕西咸阳武功县),此地距离京城长安仅几十公里,李唐朝野震动,京师长安随即戒严。

八月二十四日,突厥进攻高陵(今西安高陵区),此地距离长安已经近在咫尺。

八月二十六日,猛将尉迟恭在泾阳(今咸阳泾阳县)击破突厥一部,斩首一千余级,俘虏突厥领兵将领。

但尉迟恭仅仅是击破了突厥军队的一支,并不能阻挡突厥大军继续前进。

八月二十八日,颉利可汗亲率大军抵达长安城外的渭水北岸,兵临长安城下。

此时,李世民登基仅仅19天。

事态发展到如此危急的地步,如何应对突厥人的进攻就成了李唐朝廷重点讨论的核心问题。

就在李世民与众臣商议时,颉利可汗竟然没有立即发动强攻,而是派出使者执失思力前来刺探虚实。

如今突厥兵锋正盛,执失思力自然比较傲慢,在见到李世民的那一刻,只听执失思力十分傲慢地说道:

颉利、突利二位可汗亲率百万大军,如今已经到你们长安城下了。

很明显,这句话不仅十分傲慢,而且是在以武力恐吓李世民,言外之意就是,我们百万大军就在城外,你们就洗干净等着被宰吧。

然而,突厥人还是低估了大唐的新任皇帝李世民。

这位昔日与士兵一起冲锋陷阵,用兵如神、战无不胜的秦王,如今的大唐天子,战场上无数次的凶险,他都闯过来了,岂会那么容易就被人武力恐吓?

果然,执失思力话音刚落,李世民只是淡淡地回了一句:朕知道了。

紧接着,李世民在道义上发起了反击。

只听李世民对执失思力说道:

朕当初与你们可汗当面缔结盟约,前后赠予你们金银财宝无数,可你们可汗却背弃盟约,引兵深入我国境内,难道对我就不感到羞愧吗?

执失思力正想回应,可还没等他开口,李世民接着又说:

你虽然身为戎狄,但也该有颗人心,怎么能忘记我大唐对你们的大恩,自夸强盛?我今天就先将你斩首再说!

执失思力一听皇帝要杀了自己,原本傲慢无礼的神情顿时就变成了惊慌失措的表情,当场就跪地求饶。

思力盛称“颉利、突利二可汗将兵百万,今至矣。”上让之曰:“吾与汝可汗面结和亲,赠遗金帛,前后无算。汝可汗自负盟约,引兵深入,于我无愧?汝虽戎狄,亦有人心,何得全忘大恩,自夸强盛?我今先斩汝矣!”思力惧而请命。——《资治通鉴》

这时,一旁的萧瑀、封德彝等大臣见势不妙,也连忙出来求情,说了各种不能斩杀来使的理由,才保住了执失思力的命。

但也正是从这一刻起,李世民开始和突厥人玩儿起了心理战术,并且将这种战术发挥到了极致。

李世民虽然同意不杀执失思力,但也不打算放了他。

大臣们请求将执失思力“以礼遣返”,可李世民不答应,他认为,如果将执失思力以礼遣返的话,会让突厥人觉得自己好欺负,认为自己惧怕突厥,那么突厥人行事必定更加肆无忌惮。

所以,李世民决定将执失思力囚禁在门下省,听候发落。

事实上,囚禁执失思力只是李世民心理战术的第一步,也是退兵计划的第一步。

接下来,他便开始了第二步行动。

李世民设下一出疑兵之计后,带着高士廉、房玄龄等六名重臣出玄武门,策马抵达渭水南岸,与突厥大军隔岸相望。

在南岸这边,李世民的疑兵之计就是派出将领带着京城为数不多的军队迅速行军至渭水南岸,多数旌旗,示敌以强。

当李世民抵达渭水南岸时,率先向突厥人喊话,颉利可汗听到消息来到岸边后,李世民的表现十分强硬,直呼颉利可汗的大名阿史那咄苾,丝毫不给他面子。

随即以大唐皇帝的名义,责备颉利可汗,说他背弃盟约,颉利可汗原本背盟在先,所以在道义上理亏,因此被李世民数落地哑口无言。

而一边的突厥将领和士卒见到大唐皇帝如此威严,顿时大惊,纷纷下马遥拜。

上自出玄武门,与高士廉、房玄龄等立骑径诣渭水上,与颉利隔水而语,责以负约。突厥大惊,皆下马罗拜。——《资治通鉴》

在这关键时刻,李世民的身后突然旌旗招展,一眼望去,尽是密密麻麻反光的唐军铠甲,给人一种漫山遍野都是唐军的假象,疑兵之计开始发挥作用。

颉利可汗见状,满脸的不可思议,之前派出的执失思力一直没有回来,他已经感到不妙了,如今李世民只带着几个人就敢有恃无恐地出现在渭水岸边,加上李世民背后漫山遍野的唐军,说明李唐兵力强盛,真要打起来恐怕没有胜算。

一想到这里,颉利可汗顿时心生惧意。

俄而诸军继至,旌甲蔽野,颉利见执失思力不返,而上挺身轻出,军容甚盛,有惧色。——《资治通鉴》

李世民一看疑兵之计和心理战术已经发挥作用,接着便进行第三步行动,他隔空喊话,要求与颉利可汗在渭水岸边单独谈话,并且命令唐军稍微后退一些列阵。

旁边的大臣一听,皇帝要只身匹马去干这么危险的事情,顿时就慌了,纷纷劝阻。

这时,李世民才说出了他心中的计策:

朕已经筹谋成熟,卿等不知道罢了。突厥人之所以敢举倾国之兵而来,兵锋直抵长安郊外,就是认为大唐出现内乱(玄武门事变),而我又刚刚登基,根基尚浅,突厥人会认为我肯定无力抵挡。

如今突厥兵临城下,如果我向他们示弱,紧闭城门固守,这帮蛮虏一定会纵兵大肆劫掠周边,局势就没办法控制了。

所以我单枪匹马出来,有恃无恐地出现在他们面前,表明我并不把他们放在眼里,我又故意炫耀强大的军容,让突厥人认为我们有充足且强大的兵力可以与之一战。

这一切都出乎蛮虏的意料之外,反倒使得他们不知如何是好,突厥人深入大唐腹地,属于孤军深入,所以一定时刻警惕着。

这种情况下,若与突厥开战,必然胜利,跟他们和解也一定稳固,无论是战是和,朕都有把握,制服突厥,在此一举,卿等且旁观。

说完之后,李世民便单枪匹马朝着渭桥而去。

对于这次双方最高领导的会晤,由于旁边没有任何多余的人在场,所以李世民与颉利可汗究竟谈了些什么,没有任何人知道。

但大家唯一知道的是,他们见证了奇迹。

颉利可汗当日与李世民单独会晤回去之后的第二天,便主动派出使者请和,并且表示,愿意与大唐结盟,等盟誓仪式完成后,突厥就会退兵返回。

第二天,按照约定,双方斩白马(盟誓仪式的最高级形式)盟誓,宣布缔结盟约。

事后,突厥人果然退兵而去,直接返回草原。

九月,突厥可汗派人向大唐进献马3000匹,羊一万头,可李世民拒绝接受,而是要求突厥返还当初从大唐劫掠的人口。

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渭水之盟”全过程。

说实话,李世民在这起突发性的危机中,他的表现还是可圈可点的,甚至可以说是教科书级别的操作。

然而,事情结束后,李世民却对此深以为耻,立志要向突厥人复仇,以雪前耻。

此后,李世民亲自带着禁军将士在显德殿习武,教士卒们学习射箭,并且亲自考核,凡是射中靶心的,都重重有赏,以此培养一批精锐士兵,用于日后进攻突厥。

三年后,东突厥内部发生变乱,突厥各部落对颉利可汗的所作所为颇有不满,有不少部落已经不愿效忠,而且东突厥还发生严重的天灾。

这种情况下,李世民立刻抓住机会,以李靖为统帅,率领十余万大军,向东突厥发起了致命打击,李靖于630年一举攻灭东突厥,俘虏颉利可汗。

至此,东突厥宣告灭亡,渭水之盟的耻辱被彻底洗刷。

事后,为了庆祝这伟大的胜利,连退居二线的太上皇李渊都亲自出来参加宴会,还弹起了琵琶助兴,皇帝李世民甚至当堂起舞,可见这对于大唐是一件极其重大的胜利。

那么问题来了,仅从史书记载来看,渭水之盟的全过程中,根本看不出有十分耻辱的地方,而且双方缔结盟约也是比较对等的。

李唐方面虽然给了突厥不少钱财,但突厥事后也回敬了3000匹马,一万头羊,算是对等往来。

怎么李世民会认为这是耻辱呢?

这事儿从李世民在事后的一番表述就可以看出端倪。

颉利可汗退兵后,大臣萧瑀对此也十分不解,于是向李世民求解。

萧瑀是这么问的:

臣求教陛下,当初突厥尚未求和时,朝野上下,各将领纷纷请求一战,可陛下不许,臣等也十分不解,过后陛下亲自见了颉利可汗一面,突厥人竟然自己退走了,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啊?

萧瑀请于上曰:“突厥未和之时,诸将争战,陛下不许,臣等亦以为疑,既而虏自退,其策安在?”——《资治通鉴》

这时,李世民才道出了心中的全盘谋划以及他的担忧:

朕当时观察突厥军队,虽然人数很多,但军容不整,而且突厥可汗和他的部众此次大举来犯,唯一的目的就是索要钱财。

后来,突厥人请和后,颉利可汗可汗一个人停留在渭水西岸,其他贵族部将都来拜见朕,如果朕设下宴会,将他们统统灌醉绑住,再派兵趁机袭击突厥大营,必定如同摧枯拉朽。

再派李靖、长孙无忌在他们返回草原的必经之路豳州(陕西省彬州市)以重兵埋伏,等突厥人败退时给其致命一击,到时候突厥人败退时,前有伏兵,后有追兵,进退不得,必定有来无回,朕要消灭他们易如反掌。

但朕却不能这么做!

上曰:“吾观突厥之众虽多而不整,君臣之志惟贿是求,当其请和之时,可汗独在水西,达官皆来谒我,我若醉而缚之,因袭击其众,势如拉朽。又命长孙无忌、李靖伏兵于幽州以待之,虏若奔归,仗兵邀其前,大军蹑其后,覆之如反掌耳。——《资治通鉴》

看着萧瑀惊讶又疑惑的表情,李世民又进一步解释道:

朕之所以不愿意大动干戈,是因为朕登基不足一个月,国家还不安定,百姓依然很贫困,需要休养生息,一旦跟蛮虏开战,我们的损失也一定会很大。

更何况,蛮夷受到致命打击后,会对大唐产生深重的仇恨,到时候可能会改革内政,加强军队,与大唐抗衡,不死不休,这不是一件好事。

所以,朕才隐忍不发,给了他们很多金银钱财,他们此来唯一的目的就是钱财,得到了这些东西,自然会撤退。

突厥人来一次武力威慑,就从大唐获得大量钱财,必定骄傲自满,心生懈怠,防备松懈,而我们则可趁这个缓冲时间,加强军队建设,等待时机,只要出动一次,就可灭掉突厥。

所谓“将欲取之,必先予之”就是这个道理。现在你明白了吗?

萧瑀听完后,叩头表示皇帝英明,自己身为大臣却看不到这么远。

所以不战者,吾即位日浅,国家未安,百姓未富,且当静以抚之。一与虏战,所损甚多;虏结怨既深,惧而修备,则吾未可以得志矣。故卷甲韬戈,啖以金帛,彼既得所欲,理当自退,志意骄惰,不复设备,然后养威伺衅,一举可灭也。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此之谓矣。——《资治通鉴》

通过李世民的这番话,我们基本上能理解他为什么要选择隐忍了。

第一,突厥人来此的唯一目的是索取钱财,而不是入主中原,所以这事儿可以用钱解决,而不需要武装冲突。

为什么李世民会知道得这么清楚,之前被囚禁起来的执失思力帮了大忙,这位仁兄在朝堂上十分傲慢,李世民一说要杀他,他立马就跪地求饶,想从他嘴里审问点秘密出来,不是难事。

第二,突厥人虽然大举来犯,但也不是不能打,只是开战的代价太大了。

突厥此次进犯,来了十余万大军,真要开战的话,就是一场京城保卫战,而且会异常惨烈,付出的代价也会非常大。

此时的唐朝,经历隋末天下大乱,才刚刚完成天下一统,经济凋敝,民不聊生,再拼命打一场大规模战役的话,百姓会更加苦不堪言。

而且以当时长安一带兵力不足的情况下,即便打赢了,也是惨胜,付出的代价会十分高昂。

最关键的是,一旦跟突厥人鱼死网破,给对方造成致命打击,如果不能一次性灭了对方的话,那么双方就会陷入仇恨中,到时候战争就会无休止地进行。

频繁的战争下,刚刚完成天下统一的李唐,就更没有精力和资源去发展经济,恢复生产力了,这样下去,李唐也早晚被战争耗死。

所以,李世民需要争取一个缓冲时间来发展壮大自己,等时机成熟,再将突厥一举攻灭,只有将对手彻底灭掉,双方才不会有无休止的战争,大唐也能有个安定的环境搞建设。

第三,李世民登基不足一个月,根基尚浅,如果开战的话,有引发统治危机的风险。

虽然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事变干掉了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并且在两个月后如愿以偿地登上了皇位。

但是,此时李唐内部反对李世民的势力依然存在,李建成的残余势力,那些地方实力派有不少都是李建成阵营的。

一旦开战,正如李世民所说,一定会损失巨大,就算打赢了,也是惨胜。

如果李唐内部的反对势力趁势而起,起兵反对李世民,那刚刚打完一场决战,损失惨重的李世民,要应对这样的危机,是非常棘手的,弄不好连到手的皇位也会丢了。

说了这么多,到底哪里跟“耻辱”两个字儿有关系了?

这事儿咱们得从李世民的角度去看待问题。

李世民是什么样的人?当年的秦王李世民,作为唐军统帅,灭掉了窦建德、王世充、刘武周等一众枭雄,未尝一败。

李唐的半壁江山都是他打下来的,他与将士们一起冲锋陷阵,经历过无数个凶险时刻,从未后退,反而一路闯了过来。

这样一个人,一定是一身傲骨,也铁骨铮铮,从不屈服于人。

在晚年的时候,李世民亲征高句丽,虽然没能攻灭高句丽,但他打出的战绩是这样的:

唐军在皇帝李世民的指挥下,攻占高句丽十座城,斩首4万余级,俘虏7万余人以及军械物资无数,而唐军自身则仅仅死伤数千人而已。

这样的战绩,放在任何一个朝代,都可以视作是一次较大的胜利。

可李世民自己却认为,自己兴师动众,却没能灭掉高句丽,反而因此劳民伤财,因此十分懊悔自责。

所以,李世民这个人对自己是有很高要求的,自尊心也是很强的。

这跟渭水之盟有什么关系呢?

要知道,突厥人大举进犯时,李世民登基仅仅十几天,突厥人兵临长安城下时,他坐上皇位仅仅19天。

突厥人摆明了这是不把他这个新皇帝放在眼里,人家前脚刚登基,你后脚就带着大军一路打到大唐首都长安城下,搞武力恐吓。

大家都是盟友,你不来祝贺也就算了,竟然直接武力恐吓,把军队直接开到了大唐首都长安城下,一副要灭了李唐的气势。

这换了谁能忍?

按理说,突厥人都打到长安城下了,这不反击一下也说不过去,可李世民实在是没有本钱去打。

正如他自己所说,不是不能打,而且还能打赢,只是要付出的代价实在是太大了,已经大到连他这个皇帝都承受不起的地步。

所以,他只能在突厥人的武力恐吓中,选择隐忍,用大量的钱财打发了突厥人。

再说得直白一点。

对于突厥人这种背刺加上兵临首都长安城下恐吓新皇帝的行为,如果是秦王李世民,以他的性格,他会毫不犹豫地反手就是给突厥人重重一击,哪怕是惨胜。

可是皇帝李世民不能这么做,因为秦王李世民是军事统帅,而皇帝李世民是一国之君,他要考虑大局,要考虑百姓死活,要考虑自己的统治危机,要考虑开战的后果。

秦王李世民没有那么多顾虑,可皇帝李世民有众多客观因素掣肘。

因此,在面对如此屈辱的时刻,他不得不选择隐忍妥协,暂时以金钱换取和平。

渭水之盟虽然整个过程看起来,李世民前后都比较强硬,最终也迫使突厥人以对等的方式签订了盟约。

但是,突厥人在他李世民登基仅仅十几天,就背弃盟约,兵临帝都长安城下的行为,分明就是不把自己放在眼里,这本身就是一件令人感到耻辱的事情。

可面对这样的耻辱,李世民却不能还手,只能隐忍,这就更让他觉得窝火了,他的自尊心被突厥人踩到了脚底下,不觉得耻辱还真就奇怪了。

当然,李世民并没有忍多久,仅仅过了三年,他就出动十几万大军灭掉了东突厥,彻底洗刷耻辱。

这一系列的操作,在历史上众多的帝王中,李世民也是独一无二的存在,令人敬佩。

参考文献:《资治通鉴》、《旧唐书》、《新唐书》

注:本文图片来自电视剧《贞观之治》截图。

1 阅读:16
雁芙说历史

雁芙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