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5年,卧病在床的女皇武则天拖着病恹恹的身体刚刚进入睡梦不久,就突然被外面传来的一阵激烈的嘈杂声惊醒。
醒来的那一刻,武则天立即意识到出大事了,便连忙叫身边的侍从出去看看怎么回事。
谁知,侍从刚一起身,卧室的大门就被推开,随后一大群人突然涌了进来。
武则天定睛一看,顿时心里一惊,原来是张柬之等五名重臣以及太子李显带着一群身穿铠甲、手持兵器、全副武装的士兵闯入了自己的寝宫。
到了这一刻,不用别人说,她已经知道发生什么事情了。
但女皇毕竟是女皇,她并没有表现出惊慌的样子,反而是近乎于用尽全身力气和威严大声呵斥道:究竟是谁在作乱?
在场的人当场被女皇这一嗓子给震慑住了,没有一个人敢说话。
关键时刻,政变的总策划张柬之才出面回应道:
张易之、张昌宗谋反,臣等奉太子之命已将二人诛杀,只因事前担心走漏消息,怕这二人会对陛下不利,因此没有先行奏报,臣等擅自在宫中用兵,真是罪该万死。
听完此话,女皇只是冷笑了一声,真没想到,自己亲手提拔重用的几个重臣,竟然会犯上作乱,搞逼宫这一套。
可当她把目光看向众人时,却发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令她大为震惊!
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武则天亲生儿子,当朝太子李显。
此时此刻,武则天终于明白,这不是什么大臣作乱,而是自己的儿子抢班夺权来了。
紧接着,在五大臣的武力威胁下,武则天被迫下诏,命太子李显监国,第二天正式下诏禅位,太子李显登基为帝,是为唐中宗。
虽然被迫让出了皇位,可武则天始终想不明白,自己明明已经决定将权力归还李唐,早在7年前就已经立了李显为太子。
将来自己死后,皇位早晚是他李显的,这江山早晚会回到李唐手中。
如今自己早已年过80,且疾病缠身,也活不了多久了,一旦自己离世,李显就可以合法继承帝位,这皇位早晚都是他的,可他为什么如此迫不及待地要抢班夺权?
宁愿冒着巨大的风险,也要通过政变这种暴力方式抢夺皇位?
她想不明白,也无法理解。
然而,不久之后,她终于想出了答案,并且还让儿子小心。
她认为,是主导这次政变的五大臣眼看着自己不行了,为了捞取政治资本,好在李显登基后增强权势,不惜将李显绑上战车,跟着他们冒险发动政变夺权。
什么样的政治资本值得冒着被族灭的风险去发动一场政变呢?
那就是光复大唐的至高功勋,一旦政变成功,五大臣就可以成为光复李唐的大功臣,政治声望将抵达巅峰,李显登基后,他们就可以凭借赫赫功劳,把持朝政。
所以,有一次李显前来看望武则天的时候,她将自己的看法告诉了李显,并提示李显要小心这五大臣。
这番话也成了五大臣走向覆灭的起点。
因为李显登基后,朝廷中形成了一个特殊的政治局面。
由于五大臣光复李唐有大功,五人均被封王,而且这五人在朝廷中的威望达到顶点,并且掌握了朝堂话语权。
反观皇帝李显,他昔日在东宫做太子时的嫡系班底早就遭到迫害,绝大多数被流放或贬官,都不在京城。
因此,在朝堂之上,皇帝没有自己的嫡系,反倒全是五大臣的势力,这就形成了一个“主若臣强”的局面,让李显感受到皇权受到了威胁。
李显因此召回旧部,并利用武家的武三思势力,将五大臣一网打尽,没有一个善终。
唐朝由此再度进入一个动荡期。
但是,武则天身在局中,对于五大臣为什么要发动神龙政变这事儿的判断并不准确。
在武则天本人看来,她确实立了李显为太子,也表现出要将权力归还李唐的想法,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李显是板上钉钉的太子,将来自己死后,李显是一定会继承皇位的。
站在她本人的角度,这完全没有问题。
但是,她忽略了这个“意外”,也就是不确定因素,也可以叫做“风险”。
这种风险随时能让李唐陷入万劫不复之地,大好的局面有可能随时功亏一篑,只有政变这一条路能彻底杜绝这种风险。
而这种风险来自武则天身边的男宠张易之、张昌宗哥俩。
李唐复辟大局面临的潜在风险698年,武则天将被贬到房陵的李显接回京城,不久后正式将其封为太子,文武百官开始意识到,女皇这是打算将皇位归还李唐的意思了。
但是,朝廷中还存在着一股不稳定的政治力量,而且权势极高。
武则天已经步入暮年,身体多病,处理朝政事务也有点力不从心,于是将朝政大权都交给了张易之、张昌宗哥俩。
这二人原本又是武则天的男宠,十分受宠,此时的权势冠绝一时,就连武家的人都争相巴结。
李唐宗室的太子李显、太平公主、相王李旦甚至为了和这哥俩搞好关系,还亲自出面请求武则天将这二人封王。
虽然武则天拒绝了,最后只是给封了国公的爵位,但由此也能看出,张易之、张昌宗哥俩的权势以及受宠程度,非常人可比。
这个时候,朝廷中的政治势力分为三股:李唐宗室以及忠于李唐的大臣,武家的人、张易之、张昌宗及其党羽。
一开始,这三股政治派系还保持着和平,但是到了701年,发生了一件大事,使得三方关系破裂。
事情是这样的,有一天,太子李显的嫡长子邵王李重润和妹妹永泰郡主、妹夫武延基(武承嗣之子)私下聚在一起聊天的时候,发了一些牢骚。
大概就是对张易之、张昌宗哥俩把持朝政,将朝廷搞得乌烟瘴气这事儿表达出不满情绪。
几个年轻人这牢骚话一说就停不下来,甚至越说越来气,话也说得越来越难听,嗓门儿也越来越大,甚至把武则天也给牵扯进来了。
结果这事儿就被李重润同父异母的弟弟李重福给听了去,而李重福娶了张易之的外甥女,所以这番话很快就传到了张易之、张昌宗哥俩的耳中。
二张知道这事儿后,顿时气不打一处来,当场就要报复这几个年轻人。
于是,二张立即入宫,将李重润等人私下议论自己的事情添油加醋地报告给了武则天。
武则天一听连自己也被数落了,当场下令赐死这三个年轻人。
但也有另一种说法是说武则天把李显叫来训斥了一番,还命令李显处理这件事,结果李显感到害怕,回来后忍痛将这三个人逼令自杀。
不管怎么样,反正这三人最终都死掉了。
这是很严重的一件事情。
李重润是太子李显的嫡长子,理论上来说,将来李显登基后,李重润就是未来的储君,帝国的皇位继承人,也可以被称作皇太孙。
而武延基是武承嗣的儿子,武承嗣可是武家人里面受宠一时的人物,当初还差点当上太子,只不过在李显被立为太子那年就死了。
但他的儿子作为武家的人,也是皇亲贵族,就这么被弄死了,武家的人会把账算到二张身上。
而李显痛失嫡长子和女儿,当然也会把账算到二张身上。
最严重的是,这件事让李唐宗室的人感到恐慌。
想想看,堂堂帝国太子的嫡长子,事实上的皇太孙,还有武家的武延基、永泰公主都是皇室子弟,这样的人物,只要二张在武则天面前一番诬陷,立马就丢了性命。
二张的权势以及对武则天的影响力可想而知,甚至可以说是一手遮天。现在随着三个年轻人被杀,李唐宗室与二张之间算是撕破脸了。
既然结下了仇恨,那二张哥俩将来要是继续和李唐宗室作对,找机会整治太子一党的话,那李唐宗室是很难应对的。
但是,就在双方剑拔弩张的时候,武则天决定率领百官从洛阳回到长安。
长安是李唐的龙兴之地,也是李唐的首都,武则天此举明显是在对外释放出要还政于李唐的政治信号。
此外,她在这几年还下令各级官府,不再追究当年参与李唐宗室亲王起兵作乱的人,并对昔日酷吏来俊臣制造的冤假错案进行平反。
种种迹象表明,武则天已经开始为归还权力给李唐做准备。
不过,李唐宗室和二张之间的矛盾并未就此化解,但鉴于二张的权势实在太大,李唐宗室暂时选择了隐忍。
双方虽然表面上没有发生过冲突,但实际上都在等待对手露出破绽的机会,再将其一击致命。
到了703年,张易之、张昌宗哥俩终于从一个人身上找到机会,率先出手。
这个人就是宰相魏元忠。
在二张一手遮天,权势到达巅峰的这期间,李唐宗室在隐忍,满朝上下的文武大臣,慑于二张的权势,纷纷向其示好,争相巴结。
可唯独魏元忠不愿依附,而且这位仁兄眼里揉不得沙子,就是看不惯张易之、张昌宗及其党羽为非作歹,作奸犯科。
早在几年前,张易之曾纵容家奴横行不法,没人敢得罪,魏元忠丝毫不怕,当即按律将其家奴杀掉,张易之气得牙痒痒,也没办法。
后来二张把持朝政,魏元忠看不惯他们把朝堂弄得乌烟瘴气,还曾经给武则天上书,影射这哥俩是小人,误国误民,但武则天十分维护这哥俩,看完奏章后顿时就十分不悦。
事后,张易之、张昌宗对此非常恼怒,加上以前就和魏元忠结下很深的梁子,于是起了报复之心。
最关键的是,二张此时已经和以太子一党为首的李唐宗室撕破脸,结下血海深仇。
因此,他们非常担心,甚至是恐慌,武则天已经步入暮年,活不了多久了,一旦武则天驾崩,李显登基的话,那么之前他们害死李重润等三人的仇,太子一党一定会报的。
到那个时候,他们不仅保不住眼前的权势,而且连全家性命都可能丢掉。
所以,要想保住权势,避免将来被清算,那就得先下手为强,整垮太子,只要太子被废,将来就不会有人清算自己。
再加上和魏元忠之间的矛盾,二张想到了一个一箭双雕的办法。
具体地说,就是向武则天上奏,指控魏元忠私下和司礼卿高戬讨论说:陛下已经老了,我们应该挟太子而令天下。
言外之意就是想拥立太子李显登基为帝,再号令天下。
这种话在当时就是属于典型的谋反之罪,要灭族的,顺带着也把太子李显牵连进来了,要知道,太子和朝廷重臣结交,还想登基为帝,这也是谋反之罪。
只要把这个罪名坐实了,那既能弄死魏元忠,也能整垮太子,简直就是一箭双雕的妙计。
这封奏章递交上去以后,加上二张哥俩对武则天的影响力比较大,武则天当场震怒,立马就将魏元忠打入天牢,同时要求他第二天在朝堂之上和二张对质。
而张为了彻底整垮魏元忠和太子李显,利用自身的至高权势找来“张说”这个大臣作伪证,让他出面指证魏元忠干过这些事情,说过这些话。
张说慑于二张的权势,只得假意答应。
等到第二天朝会,魏元忠和二张当庭对质时,张说才展现出他正义的一面。
张说当着满朝文武的面,拆穿了二张的谎言,并表示自己是受到二张胁迫出来作伪证的。
话音刚落,二张听完气急败坏,干脆直接指控张说也参与了魏元忠谋反,双方就此陷入争吵中。
御史大夫魏元忠尝劾奏易之等罪,易之诉于后,反诬元忠与司礼丞高戬约曰:“天子老,当挟太子为耐久朋。”后问:“孰为证左?”易之曰:“凤阁舍人张说。”——《新唐书》
然而,事发后,武则天的处理方式却令人大跌眼镜。
从这个过程中可以知道,二张指控魏元忠谋反一事,根本没有证据,也没有人证,反倒是他们找来的人证揭穿了他们指使张说作伪证的勾当。
也就是说,这件事的事实很清楚,没有证据能证明魏元忠谋反,但二张却指控魏元忠谋反,还找人作伪证,这分明就是诬陷同僚大臣。
诬陷同僚,何况还是诬陷当朝宰相,这放在任何一个朝代都是要治罪的。
可武则天不仅没有治二张的罪,反而把受害者,被人诬陷的魏元忠贬官为端州高要县尉,张说则被流放岭南。
时临台监张易之与其弟昌宗构陷御史大夫魏元忠,称其谋反,引说令证其事。说至御前,扬言元忠实不反,此是易之诬构耳。元忠由是免诛,说坐忤旨配流钦州。——《旧唐书》
说初伪许之,及则天召说验问,说确称元忠实无此语。则天乃悟元忠被诬,然以昌宗之故,特贬授端州高要尉。——《旧唐书》
这是非常严重的事件。
诬陷当朝宰相的二张,证据确凿,罪名属实,却没有任何处罚,而受害者已经查明是被人诬陷,不仅不还人清白,还将其贬官,主动交代事实的证人还被流放。
这是什么道理?武则天如此偏袒二张这俩男宠,任由他们兴风作浪,如此不公的处理方式直接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
而且魏元忠在朝廷中的影响力很大,也是属于忠于李唐的大臣,他遭到如此不公的处罚,也让很多忠于李唐的大臣对二张恨之入骨。
最关键的是,这次事件暴露出了二张想要整垮太子的图谋。
眼下好不容易等到了武则天要将皇位归还李唐的局面,如果太子被二张整垮,那光复大唐的大业就会因此破产。
李唐宗室以及忠于李唐的大臣们自然是不愿意看到这一幕发生的。
此外,武则天自从魏元忠事件后,竟然又带着文武百官从长安返回了洛阳,这是唱的哪出啊?
难不成女皇又反悔了,不想还政于李唐了?武则天这种态度上的变化也令忠于李唐的大臣们十分担忧,生怕女皇接着就废了太子。
种种迹象表明,光复大唐的大业正面临着不确定因素以及未知的风险,随时都有可能让李唐宗室万劫不复。
因此,忠于李唐的大臣们开始发起反击,试图铲除二张,彻底除掉这个威胁。
可他们实在是低估了武则天维护这俩人的决心和手段。
在此后的日子里,忠于李唐的大臣们开始四处搜集二张贪赃枉法的证据,并找到了大量的实证。
然而,在证据确凿的情况下,武则天却一如既往地偏袒这哥俩。
本来应该罢官免职的罪名,最后在武则天的偏袒下,只是不痛不痒地象征性处罚了一下,案子也就此了解。
此后,忠于李唐的大臣们还是不灰心,他们继续寻找二张的其他不法行为的证据,发起了一波接一波的攻势。
没想到全被武则天给挡了回来,在铁证如山的情况下,二张根本毫发无伤。
而那些上书指控二张以及要求公正处置二张的大臣们,要么被武则天找借口调出京城,要么被贬官外放。
到头来,大臣们不仅没整垮二张,自己却损兵折将。
导致这一切发生的根源,只因二张背后有武则天撑腰。
可二张要是不除掉的话,李唐光复就有随时被二张破坏的可能,风险极高,大臣们为此忧心忡忡。
谁知,在这关键时刻,又发生一件不起眼的小事,却让忠于李唐的大臣们寝食难安。
704年的冬天,武则天病了,还病得很重,只能卧床静养。
在这期间,武则天都在宫里静养,也不上朝,连宰相们都见不到她的面,唯独只有张易之、张昌宗这哥俩陪在她身边。
这令大臣们十分担忧,毕竟女皇年纪这么大了,万一不幸离世的话,外面的人都不知道,而张易之哥俩完全可以趁机伪造诏书,废黜李显的太子之位,甚至将其赐死。
到时候,李唐光复大业可就彻底玩儿完。
所以,宰相崔玄暐出面,上奏武皇说:
陛下身体不适,太子与相王作为您的儿子,仁厚孝顺,足以在陛下身边侍奉汤药,宫廷禁地,不宜异姓外人随意出入。
及疾少间,玄暐奏言:“皇太子、相王仁明孝友,足可亲侍汤药。宫禁事重,伏愿不令异姓出入。”则天曰:“深领卿厚意。”——《旧唐书》
崔玄暐这明显是话里有话,言外之意很简单,武则天这把年纪了,随时都可能离世,这属于权力交接的敏感时刻,不应该让张易之、张昌宗哥俩随身侍奉,而应该把自己的儿子留在身边才是上策。
可武则天根本听不进去,只是回了一句:卿之好意,朕心领了。
接下来照样我行我素,还是让张易之哥俩侍奉在身边,却把自己的儿子晾在一边。
后来,武则天病好一些后,忠于李唐的大臣们又对张易之哥俩发起了一波弹劾,证据确凿,可还是无济于事,有武皇罩着,这哥俩根本扳不倒。
璟执奏“昌宗法当斩”。后不答,左拾遗李邕进曰:“璟之言,社稷计也,愿可之。”后终不许。——《新唐书》
自此以后,忠于李唐的大臣们意识到了一个问题:只要武则天还在,就不可能以和平的方式扳倒二张。
可还是那句话,二张不倒,那光复大唐的大业随时都可能被他们破坏掉。
为此,大臣们也是焦虑万分。
几个月后,进入705年正月,武皇再次病倒。
卧床静养的武则天还和上次一样,只让张易之、张昌宗哥俩侍奉,其他人一律不见。
眼看着女皇随时都有离世的可能,但又无法了解宫里的情况,为此十分焦急。
因为他们非常担心张易之哥俩会趁机搞事情。
在这种敏感时刻,作为帝国的储君,连太子也见不到武则天的情况下,张易之哥俩为了避免将来被清算,一直竭力整垮太子。
万一女皇有个意外,他们再伪造诏书,趁机废黜李显,拥立对他们没有威胁的其他武家人做皇帝怎么办?
大臣们思来想去,最终只有一条方案可行。
那就是趁女皇病重,二张哥俩忙于侍奉女皇,对朝廷的掌控力薄弱之时,发动一场政变,直接逼迫女皇退位,拥立太子登基,方可一劳永逸。
确定好大方向之后,80岁的宰相张柬之亲自出面策划总方案,并策反了禁军统领李多祚,同时联合李唐宗室的太子李显、相王李旦、太平公主参与政变。
神龙元年正月二十二日(705年2月20日)五大臣联合李唐宗室正式发动政变,一举诛杀了张易之、张昌宗哥俩,并成功逼迫女皇退位。
至此,李唐正式光复,太子李显登基为帝,是为唐中宗。
再回到最开始的那个问题,武则天明明已经立李显为太子,将权力交还给李唐,为什么李显还要和五大臣一起发动政变,抢班夺权?
事实上,李显并不是政变的主导者,真正主导这场政变的是以张柬之为首的五大臣,当然了,李唐宗室中的相王李旦、太平公主也深度参与其中。
他们之所以急于发动政变,是因为来自张易之、张昌宗哥俩的威胁,随时都有可能让李唐覆灭的风险。
张易之、张昌宗哥俩自从和李唐宗室结下血仇之后,就一直不遗余力地要整垮太子。
加上武则天病重的时候根本不搭理自己的儿子,反倒让两个外人侍奉左右,进一步加剧了这种风险。
在五大臣和李唐宗室看来,如果他们不采取武力行动的话,张易之哥俩随时有可能颠覆他们光复李唐的大业,到时候被反攻倒算的就会变成李唐宗室。
只有通过政变这种方式,才能一次性解决所有的威胁。
参考文献:《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
注: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搜索,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