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史上的汉昭帝刘弗陵是个怎样的人?天资聪慧,却一生被人控制

雁芙说历史 2024-04-28 06:34:44

汉武帝死后,由于他追着匈奴打了44年,虽然打垮了匈奴人,但汉帝国也元气大伤,他给继任者留下的是一个濒临崩溃、满目疮痍的烂摊子。

难得的是,他的继任者们不负所望,经过汉昭帝、汉宣帝两朝近40年的治理,西汉帝国不仅恢复了元气,而且抵达最强巅峰,实现中兴,史称“昭宣中兴”。

然而,作为实现“昭宣中兴”的第一任皇帝,像帝国中兴这样巨大的功绩,虽然冠以“汉昭帝”之名,实际却和他没有太大的关系,他的一生,也是悲剧的一生。

他8岁登基,12岁被迫娶年仅6岁的权贵之女为妻,14岁识破权臣作乱的阴谋,却在21岁英年早逝。

他在位的13年,都活在权臣的手掌之中,死时无任何子嗣,以绝后的结局走完一生。

而造成这一切悲剧的,全是因为一个人,此人便是汉朝著名的权臣霍光。

悲剧的起点

刘弗陵的悲剧其实从公元前88年就开始了,那一年他才7岁,而他的老父亲汉武帝刘彻已经接近生命的终点,可汉帝国却还没有确定继承人。

汉武帝一共有6个儿子,分别是太子刘据、齐怀王刘闳、燕王刘旦、广陵王刘胥、昌邑哀王刘髆、幼子刘弗陵。

其中,太子刘据死于著名的巫蛊之祸,齐怀王刘闳很早以前就已经英年早逝。

自从刘据死后,太子之位就空了出来,储君的人选就在汉武帝剩下的4个儿子中选择。

但是巫蛊之祸才刚结束,昌邑哀王刘髆的舅舅李广利就伙同丞相刘屈氂暗中谋划扶持刘髆为太子。

不久后,刘屈氂被人告发在家中搞巫蛊诅咒汉武帝,还曾经与李广利祷告祭祀,希望刘髆成为皇帝。

此事被查实后,刘屈氂被杀,李广利在前线作战失利,投降匈奴,李家也被汉武帝灭族。

而刘髆从此与皇位无缘,他本人后来又死在了汉武帝前面。

至此,刘彻的几个儿子中,还活在世上的只有三个,分别是广陵王刘胥、燕王刘旦,以及年幼的刘弗陵。

刘胥四肢发达、头脑简单,脾气还暴躁,不适合做储君,刘旦则过早地暴露了争夺太子之位的野心,因而被汉武帝排除在外。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汉武帝已经没得选了,太子之位只能传给小儿子刘弗陵。

可刘弗陵当时年仅7岁,他的母亲钩弋夫人正值壮年,若刘弗陵继位,那么钩弋夫人必然以太后的身份干预朝政,安插娘家人(外戚)掌控朝政,到时候势必重演吕后之乱。

汉武帝为了避免外戚专权,干脆下旨赐死了钩弋夫人,并安排刘弗陵的姐姐鄂邑公主负责抚养他,然后为他选定了四名辅政大臣,分别是霍光、上官桀、金日磾、桑弘羊。

就这样,年仅7岁的刘弗陵就失去了母亲。

一年后,汉武帝病逝,刘弗陵顺理成章地登基为帝,史称汉昭帝。

这一年,他8岁。

这样一个年仅8岁,对这世界还没有充分认知的小孩做了皇帝,结果可想而知。

小皇帝登基后,大权自然是落入了以霍光为首的几名辅政大臣手中。

年幼的刘弗陵就这样稀里糊涂地开启了傀儡帝王生涯,他怎么都想不到,自己悲剧的人生才刚刚开始。

傀儡生涯

在最开始的几年里,几名辅政大臣也算尽心尽力,大家相安无事。

谁知,就在刘弗陵登基的第四年,辅政大臣之间爆发了第一次冲突,连鄂邑公主也卷入进来,由此引发了一轮权力争夺战。

事情是这样的,霍光与另一位辅政大臣上官桀有姻亲关系,他的长女嫁给了上官桀的儿子上官安,这对夫妻又生下一女儿上官氏。

公元前83年,刘弗陵年满12岁,鄂邑公主看皇帝的年纪也差不多该娶媳妇儿了,于是开始给刘弗陵物色皇后人选。

上官桀父子得知消息后,立马就认为这是加强自己家族权势的大好机会。

上官安由此打算将年仅6岁的女儿嫁给皇帝刘弗陵,这样的话,他们上官家族就成了皇亲国戚,权势必然大涨。

但这事儿被霍光给否决了。

一方面,霍光认为自己这个外孙女的年纪太小,才6岁,怎么能嫁人呢?

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虽然这个6岁的小女孩是霍光的外孙女,但她更是上官桀的亲孙女。

一旦这个女孩成了皇后,那么上官安就是皇帝的老丈人,上官家族就会成为外戚,有了皇后这个身份撑腰,到那个时候,霍光还能不能做老大可就不一定了。

所以,这会威胁到霍光现有的权势,他当然不会答应。

上官桀父子几次劝说,均被霍光给拒绝了,但上官安还是绕过霍光,找到了新的门路。

他想办法联系上了鄂邑公主的情夫丁外人。

原本,鄂邑公主已经给刘弗陵选好了皇后,而且这个被选中的人并非上官安的女儿。

但上官安通过和丁外人建立联系,并且许诺事成之后帮丁外人谋求一个侯爵当当。

按照汉朝的制度,公主只能嫁给列侯,丁外人要想合法地与鄂邑公主成为夫妻,首先就得先被封侯才行,可他既不是有功之臣,也不是汉朝官员,根本不可能封侯的。

所以上官桀父子开出的条件,瞬间就打动了丁外人,于是在丁外人的枕头风下,鄂邑公主改变了主意,将上官安6岁的女儿选为皇后。

此事一出,霍光也没有办法反对鄂邑公主的决定,只好同意。

就这样,年仅12岁的刘弗陵,被迫娶了一个6岁的小女孩为皇后。

试想一下,一个12岁的男孩和一个6岁的女孩,连情窦初开的年纪都没有达到,都还是小屁孩,皇帝的婚姻大事却成了权臣贵戚交易的筹码。

然而,事成之后,上官安被升职为车骑将军,显赫一时,但他们父子当初答应给丁外人封侯的事情却遇到了麻烦。

因为霍光反对,作为首席辅政大臣,封侯这种事情,只要霍光一票否决,谁也封不了。

霍光为什么反对呢?

一方面,丁外人原本只是鄂邑公主儿子的一个门客而已,连朝廷官员都算不上,而且汉朝的制度,除非有功,否则是不可能封侯的。

另一方面,一旦给丁外人封了侯,那无疑是加强了上官家的羽翼,最后威胁自己,霍光自然是不愿意的。

但是,霍光的反对却引发了鄂邑公主的严重不满。

于是,鄂邑公主与上官桀父子结为同盟,意图整垮霍光。

不巧的是,这期间,霍光又得罪了另一个辅政大臣桑弘羊。

原因是桑弘羊希望给自己家里人谋个一官半职,结果被霍光给拒绝了,桑弘羊碰了一鼻子灰后,也对霍光独断专行十分不满,于是加入到反对霍光的阵营中。

紧接着,反或三人组又和觊觎皇位的燕王刘旦联系,并结成反霍同盟,双方由此围绕着权力展开了斗争。

公元前81年,刘弗陵14岁,却经历了帝王生涯中第一个危险时刻。

上官桀、鄂邑公主、桑弘羊三人组为了搞垮霍光,趁霍光休假那天,找了个人以燕王刘旦的名义上书,诬陷霍光意图谋反篡位。

这份奏章是在霍光没在场的情况下,被上官桀递交到了刘弗陵手中。

里面大概说了霍光的三大罪行:

其一,霍光将郎官和羽林军都集结起来操练,期间道路戒严,他的派头甚至比肩皇帝。

其二,苏武被困匈奴20年不投降,回来也才做到典属国的职务,可霍光在将军府的长史杨敝没有什么功劳,却被霍光提拔为搜粟都尉。

其三,霍光还暗中私自选拔校尉,充入到将军府中。

综合以上异常行为,所以断定霍光有政变篡权的想法,应该将其革职查问。

上官桀以刘旦的名义在奏章中说的这三大罪状有何玄机呢?

如果将三件事串联在一起来看,就很像政变的前兆,按照奏章所说,霍光近期的行为就是一边操练军队,一边提拔心腹,还突然增加将军府的校尉,看起来就像是在为异常军事政变做准备。

所以,上官桀三人组这是想借机一举将霍光彻底打垮。

可没想到的是,他们低估了眼前的小皇帝。

刘弗陵看到这份诬陷霍光的奏章后,一眼就看出背后有猫腻,而且断定霍光没有问题,因此并未加以理睬。

但霍光着实是惊出一身冷汗。

当霍光得知上官桀等人趁自己不在,给自己安上了谋反的罪名后,内心十分惊慌。

第二天上朝的时候,百官都进了大殿,唯独霍光害怕不敢进去,只是待在进入朝堂之前的一间名为“画室”的房间里。

而接下来,就发生了神奇的一幕。

朝会开始后,汉昭帝刘弗陵放眼一看,大将军霍光竟然不在朝堂上,于是询问道:大将军为何没来?

一旁的上官桀听完,以为小皇帝要开始整治霍光了,当场站出来回复道:因为燕王揭发了大将军的罪行,他畏罪不敢进来。

汉昭帝于是宣召要求霍光进殿。

霍光战战兢兢地进来后,自知上官桀等人准备充分,欲置自己于死地,何况对方所控告的事情,自己根本找不到证据辩驳,所以只好脱掉官帽,跪地请罪。

谁知,刘弗陵看到这一幕后,当场就说:大将军无罪。

此话一出,在场的大臣们几乎清一色的满脸疑惑,霍光更是一脸懵。

但好歹有了一线生机,于是,霍光立马就询问:陛下怎知微臣无罪?

看着众臣不解的表情,汉昭帝这才解释道:

大将军去广明操练军队是近几日的事情,选拔校尉充入将军府这事儿也距离现在不超过10天,燕王的封地距离长安这么远,消息传过去,他再写奏章送到朝廷,一来一回,远远不止10天。

所以,燕王是不可能这么短时间就知道这些事情的,肯定是有人冒充他,故意陷害大将军。

至此,真相大白,霍光不仅保住了权位,也获得了汉昭帝的信任。

一年后,上官桀等人眼见无法扳倒霍光,于是铤而走险,试图设下鸿门宴,邀请霍光,然后再宴会上将其诛杀,再迎接燕王刘旦为帝。

结果事情不慎泄密,被霍光提前知道,于是在奏明汉昭帝,获得皇帝的支持后,霍光将上官桀等人一网打尽。

自此以后,霍光一家独大,权倾天下,成为汉帝国一手遮天的最大权臣。

在汉昭帝的帝王生涯中,识破上官桀诬陷霍光谋反这件事,应该是他一生中最高光的时刻了。

但也仅此而已,汉昭帝再怎么聪慧,再怎么明断是非,也没有办法做一个真正的帝王,依然还是一个傀儡。

按照正常的逻辑,上官桀等人倒台后,汉昭帝年满15岁,也立了皇后,而且在此前还能洞察是非,识破上官桀的阴谋,按理说已经达到亲政的标准了。

然而,霍光并不打算将权力归还给皇帝,而是想继续把持着大权不放。

在此后的6年时间里,霍光没了上官桀、桑弘羊等人的制衡,权势抵达巅峰,汉昭帝完全变成了傀儡,所有朝政大事完全是霍光一个人说了算。

上官桀家族覆灭以后,当初嫁给汉昭帝的那个上官家的小女孩,也9岁了,由于她年纪尚小,没有参与上官桀的密谋,何况又是霍光的外孙女,因此没有受到牵连。

原本,上官皇后嫁给刘弗陵,最大的受益人是上官家族,其次才是霍光。

现在上官桀家族覆灭了,那么唯一的受益人就只有霍光一个。

因此,只要上官皇后将来能生下一个儿子,那就是太子,是将来的皇帝,那么霍家也就成了皇亲国戚,将来霍光死后,霍家不仅能保住既有的权势,而且还能更进一步。

所以,为了满足自己的私心,霍光干了一件十分奇葩的事情。

他为了防止皇帝刘弗陵宠幸身边的宫女,进而生下儿子,干脆动用自己的权势,给刘弗陵身边的宫女统统穿上特制的“贞操带”。

让刘弗陵没有办法宠幸身边的女人,只能宠幸上官皇后。

但是,上官皇后年纪太小,没有办法怀孕,更不可能生下孩子,所以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刘弗陵和上官皇后之间一个孩子都没有生下。

而刘弗陵本人,在上官桀等人倒台后,仅仅活了6年,于公元前74年病逝,年仅21岁。

刘弗陵短命,其实有问题

早在刘弗陵小的时候,汉武帝就认为自己这个小儿子“壮大多知”,还常说这个孩子很像自己小的时候。

这意思就是说,刘弗陵小的时候,体格健壮,而且十分聪慧。

一个从小体格健壮,身体健康的人,为什么年仅21岁就死掉了?

从霍光掌权后的情形来看,刘弗陵已经年满15岁,而且通过识破上官桀阴谋这件事能看出,他对朝廷中的各种事情已经有了清醒的认知,对很多事情有了自己的看法。

此时的刘弗陵已经有了充足的独立意识和掌权意识,作为一个有清醒头脑的皇帝,他当然朝思暮想地希望能亲政,将皇权拿在手里。

但是上官桀倒台后,霍光并未将权力交还给他,而是大权独揽,以前的多个辅政大臣互相制衡的局面变成了霍光一家独大,而且牢牢地掌控着帝国最高权力。

而这个权力本来应该是属于刘弗陵的。

当看到霍光大权独揽以后,一个头脑清醒的皇帝刘弗陵,却只能充当霍光的傀儡,他的内心估计是无比煎熬。

想收回皇权,却又没有能力扳倒霍光,只能任由霍光发号施令,自己被迫成为提线木偶。

如果是像刘禅这种皇帝的话,让他做个甩手掌柜,那估计开心的不得了。

可刘弗陵不一样,他头脑清醒,对朝政事务有自己的看法和认知,有自己强大的独立意识,他并不是一个甘心沦为“甩手掌柜”的人。

但他没有任何办法去扭转局面,这是很悲剧的。

因此,在上官桀倒台后的6年时间里,刘弗陵的日子估计是郁郁寡欢,心中郁结的。

在这种长期的消极心情下,刘弗陵的身体也渐渐垮掉了,以至于年仅21岁便英年早逝。

虽然史书上没有明确这么说过,但我认为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

而刘弗陵死后,没有任何子嗣,属于绝后了,造成这种悲剧结果的,就是霍光,他为了满足自己的私心,迫使刘弗陵无法宠幸其他女人,只能宠幸上官皇后,导致最后一个子嗣都没有。

可以说,刘弗陵这短暂的一生,从儿童时代开始,就是悲剧的。

在他小的时候,他的母亲就被赐死,等长大了一些,又被迫娶了一个年仅6岁的小女孩为妻,好不容易熬到具备亲政能力了,又被迫成为傀儡,最后身为皇帝,连宠幸其他女人的权利也被霍光剥夺。

这样的人生,既悲剧又憋屈,刘弗陵要是长寿还就奇怪了。

至于“昭宣中兴”这场丰功伟绩的背后,其实汉昭帝时代对帝国的治理,都是霍光和其他几个辅政大臣在实际决策,作为傀儡,这一切跟刘弗陵个人是没有太大关联的。

不过,从他识破上官桀的阴谋这件事来看,如果刘弗陵能够亲政的话,想必也能做得很好。

但跟后来的汉宣帝刘病已比起来,估计还是要逊一筹,毕竟刘病已在民间长大,经历过苦难人生,深知民间疾苦,对治理天下有更深刻的理解。

参考文献:《汉书》、《资治通鉴》

注: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搜索,侵删。

0 阅读:12
雁芙说历史

雁芙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