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代大同煤矿的一次特大事故
小西水历史
2025-04-07 11:22:42
1960年5月9 日13时45分,大同矿务局老白洞矿井底车场14号井翻笼附近发生特大煤尘爆炸事故,矿井全部毁坏,死亡684人,受伤228人。
老白洞矿1955年恢复生产,可采煤层6层,设计年生产能力90万吨,属低沼气矿井。煤层均为烟煤,有自燃倾向,爆炸指数34.34%。通风系统为中央对角混合式。开采7号、8号、11号层煤。全矿井有5个井筒,10个生产盘区,11个采煤队,14个工掘队。采用长壁、仓房和刀柱3种方法采煤。运输由漏煤眼至大巷装车,大巷采用架线式电机车将全井各盘区生产的煤运到井底车场,通过翻笼煤仓装入箕斗,提升到地面。
14号井翻笼连续翻煤时,煤尘飞扬,3米内对面不见人。翻笼左右巷道尘埃弥漫,附近棚架上煤尘积存厚达3~4厘米。5月9日13时10分至30分,15号井筒因清理煤碴,翻笼暂时停止工作,将约60~80个重煤车集中于14号井翻笼附近。
因煤质干燥,翻笼洒水设备整天未使用,煤尘飞扬严重。13点45分6号架线式电机车通过14号井翻笼时,天线接触不良产生强烈电弧光。同时,14号井1344型防爆开关未盖盖子,消弧罩被取下,启动时亦产生弧光火花j这两种机电明火导致重大煤尘爆炸事故,并引起火灾。顿时,一声巨响,15号井筒的部分碹头和井口房被震塌,井口喷出火焰,井底车场多处着火,浓烟弥漫,主要巷道棚子大部分被震垮,顶板塌落,井下电源切断,电话中断,整个矿井遭到严重破坏。当时正值交接班,井下共有职工912人。
事故发生后,局、地、市、省、中央有关部门采取紧急措施组织救护队伍抢险救护。经过6昼夜的奋力抢救,228人脱险,684人遇难。全国15个矿务局(矿)的414名救护队员,驻北京、太原、张家口、大同等10支部队的1096名指战员;卫生部、省市各医疗系统、各兄弟矿厂31个医疗单位的376名医护人员参加了抢险救护。空军部队和民航派出飞机60多架次,铁道部多次调出专列运送救护人员和物资。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