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股的浪潮中,寒武纪的股价走势宛如一场惊心动魄的过山车之旅。此前,寒武纪经历了一段漫长而惨痛的下跌期,股价从高位一路暴跌,市值大幅缩水,让众多投资者深陷亏损的泥沼。然而,今年人工智能领域的爆火成为了寒武纪股价逆袭的转折点,其股价一度暴涨近 100%,上演了一场绝地反击的好戏。

据相关数据显示,在股价上涨之前,寒武纪的业绩表现不容乐观。例如,在过去的几个财年中,公司的净利润持续处于亏损状态,亏损金额高达数亿元。其主营业务收入虽有一定增长,但相较于高昂的研发投入和运营成本,显得杯水车薪。研发费用占比居高不下,过去三年平均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超过了 150%,这表明公司在技术研发方面投入巨大,但短期内尚未实现有效的盈利转化,自身造血能力严重不足,一直依赖创投资金的持续注入才得以维持运营与发展。

随着股价的大幅回升,寒武纪的创投股东们开始了减持行动。南京招银电信新趋势凌霄成长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及湖北长江招银成长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的减持进展已过半。
从市场规律来看,寒武纪此次股价的大幅上涨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 AI 概念的风口。当市场热点聚焦于人工智能时,投资者对相关企业的未来预期大幅提升,资金纷纷涌入,推动股价快速攀升。但一旦风口过去,若寒武纪未能在这段时间内有效提升自身的盈利能力、改善财务状况,股价大概率将面临回调压力。毕竟,从基本面来看,其缺乏稳定且可持续的盈利来源,过度依赖外部资金输血的模式难以支撑长期的高股价。在历史上,类似因概念炒作而股价暴涨暴跌的案例屡见不鲜。例如,某些科技企业在热门概念的带动下股价短期内大幅上涨,但当概念热度消退,由于自身业务缺乏坚实基础,股价迅速回落,甚至跌回原点或更低水平。寒武纪若不能在 AI 热潮中抓住机遇实现蜕变,或许也难以逃脱这样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