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知否》的社会环境中,一个家族的繁盛必须要靠内部人员团结一心,一个人的优秀虽然能给家族带来荣光,但一颗老鼠屎照样能坏了一锅好汤,何况那时候还有株连的说法。
盛纮虽然没有亲兄妹,但他的成功也少不了堂兄在财力上的支持和嫡母盛老太太的引导。
所以他教导孩子的准则是要相互帮扶,为女儿选婿是为了帮助家中男人的仕途,男人刻苦读书入仕,也是为了给外嫁的女子撑腰。
可盛家偏偏有几个人违背了盛纮的这个规划,而且睿智的盛老太太,精明的盛纮,爱子女胜过一切的大娘子,都没有发现并且制止,只有“外人”孔嬷嬷刚到盛家不久,就发现了这个“奇怪的现象”,并且还提了出来。
1,
孔嬷嬷应了盛老太太的邀请,退休之际到盛家给几个女孩教规矩礼仪。
培训班还没有开一个月,女孩们就闹了一场,盛纮气得要动家法。他生气的主要原因是女孩们在孔嬷嬷面前出了丑,丢了盛家的脸面,而不是女孩们做错了什么事。
孔嬷嬷本是盛老太太请来为高嫁伯爵府的华兰教规矩的,墨兰如兰和明兰都只是陪读生,可墨兰偏缠着孔嬷嬷不放,拖慢了华兰的进度不说,华兰心里有怨气,如兰为亲姐姐打抱不平。
这事儿搁到哪儿都是墨兰的错处占大半,可她却一句话让自己变成了受害者。
“我原想着孔嬷嬷难得来,想要多学些东西,给爹爹争光,给家人长脸,没想到竟惹得姐姐妹妹不快,都是我的错。”墨兰双眼含满泪水,一副可怜样。
盛纮听了这话,又想起王氏往日总抱怨墨兰强出头,一颗心偏到了墨兰身上,责怪华兰身为长姐不懂得照拂妹妹,墨兰没一点儿错。
华兰恨得忍不住要扑上去把这个巧舌如簧的妹妹暴揍一顿,王氏也气得直咬牙,可没办法,盛纮很受用。
他觉得墨兰勤奋上进,又想给家人争光,哪里错了!
可孔嬷嬷却一语挑破被墨兰粉饰后掩埋在深处的小心思。
“四姑娘你为人聪明伶俐,说话处事周全,但莫要仗着几分聪明,就把别人当傻子。”
孔嬷嬷指出墨兰三个错处。
第一, 张口闭口怪自己是庶出,一言不合就撒泼打滚要死要活,完全不顾及盛纮的宠爱和大家小姐的形象。
第二, 心里的念头不好,总想着自己学东西为家人争光,却不念及姐妹之情,搞得好像只有她长本事才能为盛家长脸一样。
第三, 孔嬷嬷本就是为华兰请的老师,何况她婚期在即,急需学习这些礼仪规矩,就算不论长幼嫡庶,也要分个轻重缓急,墨兰处处缠着孔嬷嬷不放,拖慢华兰的进度,是不是太狭隘自私了!
盛纮听完孔嬷嬷的话,在想想往日里自己的偏宠,不由得后背冒出冷汗,女儿家还好,若是儿子之间因为嫡庶不分,长幼不顾闹出嫌隙来,那盛家就不长久了。
2,
那么问题来了,孔嬷嬷一语道破后,一味宠爱林小娘和墨兰的盛纮都幡然醒悟,为何前面的十几年时间里,盛纮并没有发现林小娘母女的行为有不妥之处呢?哪怕都闹出了人命也没引起重视?
首先是林噙霜善于伪装,从不直接暴露自己的真实目的。
她想跟盛纮要钱财铺面,找的理由是怕孩子跟着自己受苦;她想找大娘子的茬,也只会让盛纮亲眼看到王若弗欺负她,自己毫无还手之力,只能寻求盛纮的保护。
墨兰也有样学样,看上了王家舅舅送给如兰的玉,就哭诉自己没有亲舅舅没人疼,结果盛纮直接把如兰的玉要了过来送给墨兰。
跟华兰抢教师资源,就是想拔尖把嫡女比下去,却被她说成想多学点东西给爹爹长脸。
这些表面上给出的理由就让盛纮很受用了,他根本不去想这些女人的真实意图。
其次,盛纮并不真的关心子女,而是享受那种高高在上的父亲威严。
林小娘和墨兰的所以算计为什么都能成功,就是因为她们把盛纮捧得足够高,看作天神一样,盛纮享受这种吹捧的同时也乐意帮他们解决些“小问题”,而且他不认为这些“小问题”会伤害到别人。
王若弗没什么文化,也没什么心眼儿算计,又是个好强的主儿,哪能学会林噙霜的这些伎俩,注定会吃亏。
她养的孩子自然也不会学这些妾室手段,华兰虽然聪明却也高傲,如兰虽然莽撞也有股傲气,墨兰的手段她们瞧不上,更不屑于去学。
这就是她们为什么在盛纮面前不讨喜的原因。
王氏虽然看着林小娘就来气,可嘴里却说不出人家一点儿错处,一个劲儿的怪盛纮宠妾灭妻。
盛老太太虽然看在眼里,心里明镜儿似得,却懒得管。
盛纮不是她的亲儿子,王若弗有不可人疼,她没必要为了个不待见自己的儿媳妇去跟一个身份低微的妾室去斗,她也盛府后院闹成啥样,她也懒得管。
只要她不想听,伤心头疼的都是别人。
3,
孔嬷嬷这次能当面挑破林小娘和墨兰的假面,让盛纮看到她们的真实目的,一来是看不惯墨兰惺惺作态的样子,二来也是想给盛老太太出口气,给盛纮敲敲警钟:为人父要一碗水端平,为人子也要孝顺恭敬嫡母。
盛纮以后慢慢远离林小娘,盛家步入正轨,后来繁荣昌盛,也少不了孔嬷嬷的这份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