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主要分布在广东、福建、江西等地的汉族民系。
客家先民原是中原汉民族,姓氏寄托了乡愁,代表每个人及其家族。
客家姓氏有几百个之多,但行走粤、闽、赣三地,不经意间会发现:陈、钟、赖、邬四大姓氏非常多。
现实中也是这样,我们仅仅以从陈姓为例:
广东第一大姓:陈姓,约有970万;
福建第一大姓:陈姓,约有428万人;
江西陈姓排名第三:约有204万人;
更有意思的是,陈、钟、赖、邬这四大姓,虽然各自均有数量不等的堂号,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的堂号:颍川堂。
譬如:
钟氏颍川堂堂联:颍川世泽,太傅家声;
陈氏颍川堂堂联:颍川世泽,世胃家声;
赖氏颍川堂堂联:松阳世德,颍水家声。等等。
潮汕古街古巷中,更有很多宅子门楣上镌刻“颍川旧家”或“颍川世泽”,说明其望出颍川。
从历史上来看,堂号的产生分为两种:一种是以得姓始祖家乡为堂号,称地望堂号;一种是以先祖功绩为堂号,称掌故堂号。
颍川堂,就是属于第一种,以得姓始祖家乡颍川郡为堂号。
秦灭六国后,以郡制封天下,设立颍川郡,治所今河南省禹州一带。
颍川郡管辖范围很广,大致包括今天的登封、汝州、许昌、新郑、宝丰、新密等地。
这个区域,是当年夏王朝首都所在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行政中心。
产生堂号,除了为得姓始祖老家外,还要有一个必要条件:为当地望族。
但是,根据目前我们掌握的资料,并不能支撑陈、钟、赖、邬四大望族独立存在。
那么,为什么四大姓会有同一个堂号呢?
关于这个问题,史学界多有争论,各执一词,今天,我们参考其中资料之一,管中窥豹:
清光绪十三年(1887)《锺氏族谱源流总序》中记载:
公元前286年,宋国被齐、楚、魏三国联军灭国之后,宋国君偃的三弟公子烈逃到今河南许昌,不久后“娶姒氏生四子:长复、次优、三宋、四项,遂分钟、陈、赖、邬四姓。”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钟、陈、赖、邬四拥有一个共同的先祖,他们的得姓始祖为公子烈。拥有共同堂号就解释过去了。
关于这个结论,虽然历史上并没有太多史料佐证,但现实是,在今天客家人之间,流传着”钟、陈、邬、赖是一家,以兄弟相称“这一习俗。
河南息县有一处古赖国遗址,位于包信镇,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数年前,全球赖氏后裔自筹资金,经国家批准,在古赖国遗址上建造赖氏总祠,现为AAA级景区。所以,我更相信分封国一说。
我们这边还有一个流传版本,陈,钟,邬,赖,田本为一家,为躲避战乱,朝廷追杀而分家改姓,约定以颖川堂为证据
难民系
我去过别人家,但凡有挂堂号的无一不是名门望号,连李世民朱元璋都能乱认祖宗,谁又能肯定这些堂号有几个不是攀认的[呲牙笑]
狗屁有点不通
钟陈无二姓!
客家人是最接近古汉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