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王朝系列:一道做了二十年的证明题

车迷甲乙丙叮 2024-09-07 02:01:09

二十年的证明题有了答案。

2013年12月17日,一款白色插电式混动轿车在北京上市。百公里加速时间5.9秒,最高时速可达每小时185公里,综合油耗却只有1.6升。在那个时代,这是对海外同种类竞品的全方位碾压。比亚迪用一句自信的口号宣告了自己王朝系列的开启:“我是趋势,我是秦。”

图片来源:比亚迪

这句口号是对十年前国内外所有质疑的回应。十年前,当已经登顶国内充电电池行业的比亚迪斥资2.69亿元收购西安秦川汽车宣布进军汽车行业时,比亚迪股票两天之内蒸发了27亿港元。在外界看来,一个给手机做电池的企业想做电动汽车,无异于痴人说梦。“有钱只是拿到了赌场的门票,没准还没搞清汽车行业的游戏规则,手中所握的巨资就已经输光了。”海外有媒体这样评论。

但比亚迪有自己对趋势判断的理由。彼时的中国汽车产业是进口车与合资车的天下,外界嘲笑与唱衰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声音比比皆是。为保障能源安全,解决城市雾霾问题,发展生态文明等等,国内发展新能源汽车既是大势所趋,更亟需有本土车企能够站出来打破外界质疑。

因此,比亚迪的思路很简单:既然国外嘲笑中国汽车工业,那就证明给他们看。去证明比亚迪可以,新能源可以,中国汽车可以,去回答这道关于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难题。比亚迪总裁王传福当时也留下一句话:“我造车是因为看好国内电动车在未来的发展,而我所掌握的磷酸铁锂电池将会在十二年后独霸江湖。”

图片来源:酌见

而比亚迪王朝系列便是这道历史难题的证明过程。而这证明过程,写了整整二十年。

“秦”的出现写下了这篇证明过程的开头。但开启序章之后,便是接连的合奏,就像比亚迪在07年许下的目标,他们想要一个完整的中国王朝系列。

但王朝的伊始与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这其中有当时汽车市场的大环境问题,新能源基础设施在“秦”推出之后仍然面临较大缺口,还有比亚迪自身内部的各种问题。但无论如何,王朝的发展在一直向前。

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家的政策推动,利好新能源汽车的基建不断完善,新能源汽车市场利好频频。从2014年开始,王朝系列的唐,宋,元,汉相继上市,这个系列不断得到了新鲜血液的注入。王传福在采访中自信地说:“比亚迪的技术力已经形成了一种“鱼池效应”,很多创意不断迸发并储存在池子中,就像养了很多条鱼,当市场需要的时候,就捞一条鱼出来。”

时至今日,“王朝”系列已是一个十分成熟的车系网络。而那道二十年前待解的证明题也在时间的推移中得到了完整的证明。对于“王朝”系列是否还会延续这一问题,也许能在下一道证明题中得到答案:何为新能源汽车的未来。就像王传福说的那样,未来定是技术为王的时代。也许未来在这个系列中会有更多技术和IP出现,继续书写它新的过程。此是终点,亦是开端。

下一轮汽车产业升级,中国车依然需要抢占先机。

从权威数据可以看出,“王朝”系列可谓作为代表性之作书写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逆风翻盘”的过程。2020年我国进口了价值440亿美元的国外汽车,但与此同时我国汽车出口却不到100亿美元,是德国的1/12,整车贸易逆差超过340亿美元。汽车和汽车零部件仅次于集成电路,是彼时我国进口金额第二大的工业品。

当时中国汽车厂商干着最累的活却拿着最少的利润,原因就在于汽车的核心技术,发动机,底盘等,长期被西方国家接近垄断。我们尝试建立合资品牌,以市场换技术,但这条路已经被证明失败。自1984年以来,合资汽车在中国市场称霸三十多年,却始终没有交出核心技术。这更让我们明白将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重要性。如今,可谓攻守之势异也。

乘联会的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占全球新能源市场份额的62%,中国车企们已经卷起了一场风暴,凸显出国外品牌与合资品牌最薄弱的新能源侧翼。

图片来源:乘联会

比亚迪的崛起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热血坚持的励志故事,它的高光背后承载着的是各种质疑与挑战,而且相当一部分非常有道理。这就需要其在保持定力的同时承认情况的复杂性,然后用心思考,直面复杂,一次次消化意见,一次次解决问题,一次次确定方向,再一次次坚定信心。这些一次次是企业,国家产业向上攀登的阶梯。

当然,面对像特斯拉这样的新能源标杆企业,随着自动驾驶、固态电池、飞行汽车等技术的发展应用,比亚迪也不一定会笑到最后,它的产品力还有进步空间。《周易•系辞》有言:“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汽车工业是一个极其庞大,技术创新为王的领域。这就需要各大车企努力发展核心技术,并大胆改革,保持基本盘不动摇的情况下,不断突破,藏器于身,适时而动。

图片来源:乘联会

来源:杭州网 作者:实习生 朱子宸
1 阅读:67

车迷甲乙丙叮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