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对秦德君说:你把孩子打掉,四年后我娶你,结果他一去再未返

烟寒若雨话秋风 2024-12-07 11:49:15

1928年,中国正处在国共合作的大革命时期。

为了学习先进思想,中共决定派遣年轻有为的党员赴日深造。

茅盾和秦德君就是其中的佼佼者,肩负着重任踏上了异国求学之路。

爱恨纠葛

在前往日本的轮渡上,茅盾第一次见到了秦德君。秦德君身着一袭素雅的旗袍,乌黑的秀发间点缀着雪白的小花,一双明眸熠熠生辉。她落落大方,谈吐不凡,完全不似当时保守传统的中国女性。茅盾不禁被这位女学生吸引,想要更多地了解她。

原来,他们此行还有一个特殊任务——要假扮成一对夫妻,以躲避敌人的追查和日本的严格盘查。茅盾有些忐忑,毕竟自己已经有了妻室,这样假戏真做难免有些尴尬。而秦德君却泰然自若,她巧妙化解着茅盾的局促,就像真正的夫妻一般自然。

随着轮船驶离了国内的港口,两人开始频繁接触,秦德君的独特魅力让茅盾倾倒。她学识渊博,见多识广,谈起西方哲学头头是道。秦德君还是位女权主义者,她笑谈自己曾参与的剪辫运动、办女子杂志的经历,让茅盾不禁肃然起敬。

最令茅盾惊讶的是秦德君竟在1923年就加入了中共,那时党才刚刚建立不久,能吸引到秦德君这样的女学生实属不易。秦德君无疑是个勇敢、独立而又有理想的新女性。相比之下,自己的妻子孔德沚就显得太过传统和软弱了。

茅盾的心渐渐悸动起来。每当秦德君谈起她的理想,眼中闪烁的光芒让他心驰神往。不知从何时起,茅盾开始期待着与秦德君独处的时光。他们谈文学、聊理想,志同道合的心灵让两人的距离日益贴近。

然而,理智尚存的茅盾并不敢轻易表露自己的情愫。一是因为内心深知自己已为人夫,不该对秦德君存有非分之想。二是他隐隐觉得秦德君太过耀眼,自己难以与之比肩。茅盾只能压抑着内心的躁动,在秦德君面前故作镇定。

就这样,在长达一个月的海上航行中,一种苦涩而甜蜜的暗流在茅盾与秦德君之间悄然滋长。当轮船靠岸,他们即将踏上日本的国土时,谁也没有想到这趟旅程竟是一切爱恨情仇的开端。往后波澜壮阔的故事,就从这艘摇曳的渡轮缓缓展开......

假戏真情

踏上日本国土后,茅盾与秦德君很快投入到紧张的学习生活中。作为特派学生,他们肩负着学成归国报效祖国的重任。两人常常聚在一起讨论功课,畅谈理想,不知不觉中感情日益深厚。

秦德君是个热情洋溢的女子,她从不掩饰对茅盾的好感。在异国他乡这个特殊环境下,秦德君更需要一个可以倾诉和依靠的人。茅盾温文尔雅的谈吐和渊博的学识深深吸引着她,让她不自觉地向他敞开心扉。

茅盾也被秦德君的热情和真诚打动。在日常相处中,他发现秦德君不仅美丽泼辣,而且还有着女性少有的家国情怀。秦德君常对他讲述自己的人生经历——她曾是五四运动的积极参与者,也是妇女解放的先锋倡导者。茅盾听得如痴如醉,秦德君洒脱不羁的人生态度令他心生向往。

两个志同道合的灵魂,在孤独异乡渐渐靠近。茅盾渐渐放下了有妇之夫的顾虑,开始享受与秦德君相处的每一天。他们或在樱花树下漫步,或在咖啡馆里畅谈,恍惚间已从假夫妻变成了真爱人。

然而,现实的残酷很快打破了两人的甜蜜。茅盾在日本的写作并不顺利,他的作品常遭国内文坛的诟病和攻击。面对接二连三的打击,茅盾一度陷入低谷,创作源源不断的秦德君成了他最大的精神支柱。

"你的作品很有深度,他们不懂欣赏而已。"秦德君握着茅盾的手,眼神坚定,"不要被眼前的挫折吓倒,要勇敢地写下去,总有一天他们会看到你的才华。"

在秦德君的鼓励下,茅盾重新振作。他开始尝试新的题材和写作手法,秦德君就是他最忠实的读者和评论者。秦德君常常与他讨论作品情节,为他出谋划策,茅盾的许多灵感都源于两人的深夜长谈。《虹》就是在这一时期构思成型的,尽管当时尚未付诸笔端,但秦德君温暖鼓励的话语已然成为茅盾创作的源动力。

爱情和事业,双重压力让秦德君的身体每况愈下。先是一次难产,在医院昏迷了数日才转危为安。康复后没多久,秦德君又再度怀孕。面对残酷的现实,茅盾犹豫了,他还没做好夫妻同游的准备。秦德君看出了他的顾虑,主动提出打掉孩子。她宁愿牺牲自己的骨肉,也不想给心爱的人造成困扰。

就这样,带着对爱情的憧憬和对未来的期许,秦德君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归国的路。茅盾依依不舍地目送她离开,内心既愧疚又难过。他暗暗发誓,等安顿好国内的事情,一定要迎娶秦德君,给她一个名正言顺的身份。

谁曾想,造化弄人,等待秦德君的不是鲜花和婚礼,而是爱情的泯灭,是梦想的破灭。一段跌宕起伏的情感纠葛,就此在两人的生命中刻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山盟海誓,终成残缺

秦德君回国后,立即投入到紧张的革命斗争中。她白天在工厂做工,晚上秘密传递情报,冒着生命危险为党的事业奔波。然而,这位坚强勇敢的女性,内心深处却有一个难以愈合的伤口。

远在日本的茅盾,并不知晓秦德君所面临的艰难处境。他满心欢喜地等待着再次与挚爱重逢,却不曾料到归国后等待他的是母亲的严厉斥责。原来,茅盾在日本与秦德君的事早已传到了孔家。作为传统家庭出身的孔德沚,无法容忍丈夫在外有了别的女人。

面对母亲的愤怒和妻子的眼泪,茅盾犹豫了。他深知自己对秦德君许下的承诺,却又不忍伤害多年来默默付出的妻子。茅盾试图用书信安抚秦德君,告诉她自己需要一些时间处理家庭关系,等一切就绪便会迎娶她。

然而,秦德君并不知晓茅盾面临的两难境地。在连续数月的期盼后,秦德君的心再也无法承受失望的重负。她开始怀疑茅盾的承诺,怀疑自己为这段感情付出的一切。绝望中的秦德君甚至在友人面前诋毁起茅盾妻子的为人,言语间充满了嫉妒和怨恨。

茅盾得知此事后大为恼火,他匆忙写信斥责秦德君的幼稚和任性,要求她立即收回那些不负责任的言论。秦德君读着茅盾冰冷的文字,泪水模糊了双眼。她感到自己的爱情和尊严都被无情地践踏,心中最后一丝希望也随之破灭。

就在秦德君思绪万千之际,茅盾的一封信再次将她拉回残酷的现实。信中,茅盾提出了一个匪夷所思的要求——让秦德君打掉腹中的孩子,四年后他就会与妻子离婚,迎娶秦德君。

"你疯了吗?让我亲手杀死自己的骨肉,就为了等你的一纸婚书?"秦德君握着信纸,声嘶力竭地呐喊。她想不明白,一向正直善良的茅盾怎会提出如此荒谬的要求。难道他的承诺和爱意,都只是虚情假意的敷衍?

最终,秦德君还是听从了茅盾的建议,做了手术。她宁愿牺牲自己的孩子,也不愿断送心爱之人的前程。秦德君天真地以为,只要自己够爱够包容,总有一天茅盾会兑现诺言,给她一个完整的家。

四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秦德君忍着手术的伤痛,一边工作一边默默等待。她不再像从前那样热情洋溢,脸上时常笼罩着一层忧郁。朋友们都说秦德君变了,变得沉默寡言,仿佛心中埋藏着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终于,四年期限到了。秦德君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匆匆赶往茅盾的住处,却扑了个空。她找遍了所有茅盾可能出现的地方,都不见他的身影。邻居告诉秦德君,茅盾一家早已搬离,没留下任何信息。

"原来,一切都是骗局,一切都是假的......"秦德君颓然坐在茅盾家门前的台阶上,泪水决堤般涌出。她想起与茅盾相识相恋的点点滴滴,想起自己为这段感情付出的青春和真心,不禁悲从中来。

秦德君用颤抖的手拿出茅盾的所有信件,一封封撕得粉碎。信纸在火光中化为灰烬,那些甜蜜的誓言和承诺也随之付之一炬。秦德君目睹爱情的残骸在眼前幻灭,心似焦土,再也挽回不了了。

破镜难圆,愧疚难消

茅盾失约的真相,远比秦德君想象的残酷。原来,就在约定期限将至时,茅盾的母亲突发重病。这位传统的苏州女性,无法接受儿子抛妻弃子的事实。她以死相逼,要求茅盾为家庭着想,不要再与秦德君有任何瓜葛。

面对母亲的泪水和哀求,茅盾心软了。他是个重情重义的人,不忍伤害至亲至爱。更何况,妻子孔德沚多年来对他不离不弃,他又怎能说抛弃就抛弃?茅盾最终选择了家庭,选择了妥协。他带着全家连夜搬离了住处,从此与过去决裂。

茅盾心里清楚,自己对不起秦德君。他食言在先,让这个为他付出一切的女子伤心欲绝。茅盾不止一次想要去找秦德君解释,告诉她事情的原委,乞求她的原谅。但每当他提笔,都不知该如何开口。他害怕见到秦德君受伤的眼神,害怕直面自己的懦弱和无情。

数年后,一个偶然的机会,茅盾从友人口中得知了秦德君的近况。原来,失恋的打击让秦德君一蹶不振,她辞去了工作,终日以泪洗面。秦德君的家人也对茅盾恨之入骨,他们认为是这个薄情寡义的男人毁了秦德君的一生。

茅盾听后心如刀割,他这才真切地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给秦德君带来了多大的伤害。他无数次想要去见秦德君,哪怕是乞求她的原谅,但都终究没有勇气迈出那一步。茅盾知道,自己亏欠秦德君的,是一生都还不清的。

岁月流逝,茅盾事业有成,成为了文坛的泰斗级人物。他的作品《虹》广受好评,被誉为现实主义文学的扛鼎之作。然而,谁也不知道,这部作品竟是茅盾以自己和秦德君的爱情故事为原型创作的。

小说中,男主角方达民与恋人高秀琴因战乱和理想的差异而分离。多年后重逢,方达民已是国民党高官,高秀琴则成了共产党的地下工作者。两人的身份立场对立,再难续前缘。最终,高秀琴在一次任务中牺牲,把秘密永远埋藏在心底。

茅盾借着小说,表达了他对秦德君深深的愧疚和思念。他将心中的苦楚倾注于字里行间,字字泣血。然而,茅盾心里明白,无论他再怎么忏悔,也弥补不了当年的过错。他只能以笔为媒,将这段刻骨铭心的爱恋永远封存在文学的殿堂里。

0 阅读:32
烟寒若雨话秋风

烟寒若雨话秋风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