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艺梅林:种桃种李种春风

发现城市之美 2023-11-20 17:33:19

关注我们,发现更多城市之美

用一生精益求精

将手上功夫钻研到极致

在荒芜中耕耘,于劲风中成长

无数次练习

用热爱写下最生动的韵脚

回望来时路

亦是为人生种下桃李春风

巧织,一“带”风情

上梅林的凉帽带编织手艺发轫于南宋

起初人们以草绳、绳索为带固定凉帽

后来变成了棉线条和布条

心细手巧的农妇还会在其上绣花镶边

小乌龟、橄榄、黄花、三角梅……

自然风物与日常生活跃然于带上

以农为生的年代

凉帽带不仅是日常用品

更是维系邻里关系的纽带

谁家中有喜

邻居便会以精美的凉帽带相送

作为农耕文化的重要遗存,凉帽带编织技艺在梅林流传了三百多年,2007年被列为深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已传承五代人。如今农田改作高楼,凉帽带不再是人们劳动的帮手,但它们始终代表着普通百姓对艺术和美的追求。这份宝贵的情怀,则在织带手艺的传承中得以永生。

自制糕点,人间清味

《宝安县志》记载:深圳本地“有做清明茶果的习俗,用艾叶或鸡屎藤捣碎与米粉搓匀,芝麻、花生、糖作馅或无馅,款式多种。”在广府、客家民系混居的梅林,制作“清明仔”和茶果的习俗延续至今。

立春时节,草叶新绿

登上梅林山,采集最新鲜的鸡屎藤

将其与糯米、粳米碾碎成粉

加红糖水或葱油搅拌

形成带着浓浓青绿色的面团

放在芭蕉叶上蒸熟

便是翠绿通透的“清明仔”

软糯之中伴有药草清香

人间清味

茶果的做法类似于糍粑,以花生碎、眉豆蓉、萝卜干等为馅,入口香浓,佐以春茶更有滋味。清明当日,“清明仔”和茶果会被拿去“拜山”,“拜山”结束后分给亲友和邻居。小小的糕点就这样连接着过去和现在、此处和远方。

针尖生花

旗袍流韵

旗袍,不仅是蔽体之物

更是一个人灵魂的容器

做旗袍大多用丝

它是蚕羽化成蛾前留给世界的全部

在某种程度上

旗袍意味着生命的本质

如今做旗袍

有人做的是买卖

而梅林有一群人

以旗袍为媒

意在传递一份从容自得的人生姿态

旗袍店“凤韵堂”大隐于市

并不常开门揽客

只等有缘人来,喝茶聊天

遇上投缘的才愿意为其制一身旗袍

手工定制一身旗袍至少需要三个月

量体、制版、绣片、剪裁……

有时忙上一年半载也不是怪事

岁月不败优雅

化为一分难得的韵味

摇曳在旗袍的衣襟上

也摇曳在梅林的街头巷尾

以上内容节选自《自在梅林》

新书即将发布,敬请期待!

发现城市之美

“发现城市之美”项目组织专业采编团队,实地走读中国各地,系统收集和发掘每个地方已经消失或即将消失的原生态文化,以原创图文书籍、主题纪录片、自媒体、文创产品等为载体,打造中国最大的原生态文化素材库。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