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加拿大总理马克·卡尼在渥太华国会山宣布“加美传统盟友关系终结”,这一声明犹如重磅炸弹,将特朗普政府苦心经营的“美国优先”政策炸出巨大裂痕。随着加拿大对美国商品开征298亿加元报复性关税,并切断对美电力供应,这场北美自贸体系的坍塌已引发全球供应链地震。
特朗普政府对加拿大钢铝加征50%关税、汽车关税提至25%的举措,直接摧毁了《美墨加协定》(USMCA)框架。更令加拿大愤怒的是,白宫地图将加拿大领土划入美国版图的“乌龙事件”,以及特朗普多次公开宣称“加拿大应并入美国”的言论。
据加拿大统计局数据,关税战导致加对美出口额同比下降23%,安大略省汽车产业损失超2.8万个岗位。卡尼政府的反击雷霆万钧:限制镍矿出口冲击美国电池产业链;切断魁北克省对纽约州的电力输送,致美东海岸电价单日飙升42%;组建北极快速反应部队,将国防开支提升至GDP的2.3%。
德国与法国联合推出“跨大西洋供应链安全倡议”,计划在2026年前将关键工业品对美依赖度降至15%以下;澳大利亚暂停与美核潜艇合作,转而采购法国常规动力潜艇;新西兰退出“印太经济框架”,与东盟签署自贸协定。
北约前秘书长拉斯穆森指出:“当盟友关税税率高达19.8%,远超WTO的2.4%红线时,军事同盟已名存实亡。”英国工党要求重新审查《大西洋宪章》,拟终止与美国的情报自动共享机制;加拿大更与华为达成6G联合研发协议,其西北航道基建项目已向中资开放投标。
这些动向被《经济学人》视为“全球化重构的里程碑”。加拿大对华伸出橄榄枝:加铝业巨头力拓集团与中国蔚来汽车签署50万吨低碳铝供应协议;加央行发行200亿元人民币债券,创北美国家首例。
但特鲁多时代遗留的电动车关税争端仍未解决,华为5G禁令虽松动却未撤销。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分析显示,若加拿大全面调整对华政策,中加贸易额有望在三年内突破1500亿美元,尤其在航空航天领域,庞巴迪C系列客机生产线或迁至中国以规避美国制裁。
正如卡尼在演讲中所言:“当保护伞变成绞索,任何国家都有权挣脱。”全球格局的重塑浪潮,正从渥太华的国会山奔涌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