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5日,德国第21届联邦议院召开首次会议,标志着新一届议会四年任期的开始。根据《基本法》第六十九条规定,联邦总理任期至新议会召开时终止。德国总统施泰因迈尔据此向总理朔尔茨及其内阁移交解职证明,但朔尔茨政府将继续履行过渡职责,直至新政府组建完成。
新一届联邦议院共630名议员,主要来自六个政党:基民盟/基社盟(联盟党)、社民党、绿党、左翼党、德国选择党(AfD),以及丹麦少数民族党派南石勒苏益格竞选联盟(SSW,依法豁免5%门槛保留1席)。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新议会格局与政治博弈在2025年2月23日的联邦议院选举中,联盟党(基民盟/基社盟)以28.6%得票率领先(注1),成为议会第一大党团。基民盟资深议员尤利娅·克勒克纳当选联邦议院议长,成为德国历史上第四位女性议长。根据德国宪法,议长地位仅次于联邦总统,负责主持议会事务并协调党派间磋商。
此次选举中,自民党因得票率不足5%未能进入议会;而莎拉·瓦根克内希特联盟(BSW)虽在2024年州选举中取得15.8%的支持率(注2),但在此次联邦选举中仅获4.3%选票,未达议会门槛。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德国经济困境:数据与民调根据德国联邦统计局2025年3月发布的报告(注3),2024年德国GDP经价格调整后同比下降0.2%,为2003年以来首次连续两年负增长。能源危机对经济冲击显著:普通家庭年度能源支出从2021年的4121欧元增至2024年的5407欧元,涨幅达31%。
盖洛普2025年1月民调显示(注4),仅27%德国民众认为生活水平有所改善,较2023年下降15个百分点,悲观情绪达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峰值。朔尔茨政府在过渡期报告中承认,当前德国面临300万失业人口与70万岗位空缺并存的结构性矛盾。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新政府的政策挑战新政府需应对多重压力:
经济复苏:缓解能源价格传导的高通胀(2024年平均通胀率6.8%),提振出口导向型制造业;
社会维稳:平衡财政紧缩与民生保障,当前约12%家庭处于能源贫困线以下(注5);
国际协调:在欧盟财政规则改革、对美贸易摩擦等议题上需重塑话语权。
分析人士指出,此次政府更迭正值德国经济模式转型关键期,政策走向将影响欧洲整体竞争力。
注释
注1:联邦选举委员会2025年2月24日初步计票结果
注2:图林根州统计局2024年10月州选举报告
注3:德国联邦统计局报告编号WI-2025-0325
注4:盖洛普《德国社会情绪年度报告(2025)》
注5:德国经济研究所(DIW)2024年12月调查报告